我只是 "動"過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注意力不足 - 過動症

(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是神經發展障礙的精神疾患。

它的特性是難以專注、過度活躍、做事不考慮後果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不合年紀的行為,有注意力缺失的個體也可能表現出情緒調節困難或執行功能方面的問題。

對於診斷來說,症狀應在患者12歲之前出現、持續超過六個月、至少發生於兩種情境下(如學校、家中、休閒活動等)。

兒童患者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可能導致學習成績不佳,此外,此病症也跟其他心智障礙或藥物濫用有關。

雖然此病症(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會造成一些「障礙」,但很多過動症者會對他們感興趣或認為有價值的任務保持持續的專注,此狀況被稱為過度專注

儘管此病症在小孩與青年的範圍中被大量的研究以及診斷,多數的例子中,仍然找不到精確的病因,他們認為基因的原因占了75%,在懷孕期間尼古丁的接觸也可能是一個導致病因的外部風險,似乎跟自律以及家庭風格沒有關係。

依照《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的準則,約有5–7%的兒童確診,若依照《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的準則,則有1–2%確診。

2015年估計全球有5110萬人受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影響。

盛行率主要會受到診斷方式及判斷基準不同所影響,男孩確診的比例是女孩的二倍以上,不過因為女孩的症狀和男孩不同,因此常被忽略。

兒童期診斷到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約到30–50%會持續到成年,成年人約有2–5%會有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在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中,過動的情形可能會被「內在的不安寧」所取代。

ADHD的症狀可能不太容易和其他疾病的症狀區分,也不太容易區分正常範圍的活力充沛以及過動的分界點在哪裡。

建議治療的方法依國家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都會以心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以及藥物,這三種中的一種或多種方式來進行治療。

英國的醫學指南建議針對兒童,只有在症狀嚴重時,才建議使用藥物為第一線的療法,若兒童拒絕接受心理治療,或是接受治療後進展不大,需考慮用藥物進行治療,若針對成人,藥物為第一線的治療方式。

加拿大及美國則是建議第一線的治療應該是合併藥物治療及行為治療,只有一些學齡前的兒童例外。

在所有的醫學指南中,都不建議針對學齡前的兒童用興奮劑作為第一線的治療方式

用興奮劑治療,在前十四個月的療效有研究資料可供佐證,不過不確定長期使用的療效。

患有ADHD的成人可能會發展出應對方法,來處理症狀造成的部份或所有影響。

18世紀起的醫學文獻中就有描述過類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狀。

自1970年起,就有出現有關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疾病本身、其診斷及治療方式的爭議,爭議和臨床醫師、教師、政策訂定者、家長及媒體有關。

爭議焦點包括ADHD的病因,以及是否要用興奮劑來治療ADHD。

目前大部份的醫療人員都接受ADHD是兒童及成人的遺傳性疾病,科學界的爭議點則是在其診斷方式及治療方式。

此疾病在1980年至1987年的正式名稱是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簡稱ADD),在更早期的名稱是兒童過度活躍的反應(hyperkinetic reaction of childhood)




腦平衡機

以不改變生活習慣的方式訓練大腦

◎適用於注意力渙散者、睡眠品質不佳、生活壓力大、憂鬱情緒過多

◎12組精選頻道,讓使用者針對不同需求做調整

◎四大訓練頻組:超級聚焦、快速休息、日間放鬆、夜間舒眠

◎不傷耳耐摔抗紐、急速充電、隨身攜帶


AlphaMars前端星技

愛及在乎 您的在乎---見證分享

*台北場次

06/20(四) 14:00-17:00

06/30(日) 10:30-12:00

場地: 台北市南港區玉成街179號2樓

*中壢場次

06/26(三) 19:00-21:00

場地: 桃園市中壢區中山路91號6樓

*新竹場次

06/23(日) 19:00-21:00

場地: 新竹縣竹北市六家五路二段186號

*台中場次

06/25(二) 14:00-17:00

場地: 台中市仁和路183號

諮洽 0975-519978 劉阿根

愛及在乎 您的在乎 創造與開發解決人類痛處純淨有感的產品,竭力創造奇蹟減少悲傷與遺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雖然成人的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三磅 ,但它卻是我們體內功能最重要的器官,而它的質地則與果凍差不多。 腦部大腦由三部份組成: 1. 大腦佔了整個頭顱最大的空間,它的功能包括記憶、解決問題、語言和空間思維、及情感,而大腦也負責控制身體的活動。 2. 小腦位於頭顱的後半部在大腦之下,負責控制身體活動協調
雖然成人的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三磅 ,但它卻是我們體內功能最重要的器官,而它的質地則與果凍差不多。 腦部大腦由三部份組成: 1. 大腦佔了整個頭顱最大的空間,它的功能包括記憶、解決問題、語言和空間思維、及情感,而大腦也負責控制身體的活動。 2. 小腦位於頭顱的後半部在大腦之下,負責控制身體活動協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闡述過動症的障礙與特質、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優勢。長期關注過動議題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李佳燕醫師講座內容分享,她的講座筆記涵蓋ADHD的獨特特質、社會對疾病的負面態度、過動症醫療與生活方法等內容,充滿實用性並以個人故事作為例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母親面對兒子診斷ADHD後的成長故事。從接納到尋求專業協助,與學校合作,家庭支持到媽媽的自我成長,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希望成為其他ADHD家庭的鼓舞和幫助。
Thumbnail
我們ADHD充滿創意又真誠而勇敢,本就不是為了成為別人的工具人而存在。過動者在工作場所的求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本文分享了過動者的工作經驗,並提供了一些在面試時是否該提及過動症的建議。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尤世杰 醫師 “小孩過度活潑,不是難解之疾病,而是要找對方法改善!” ADHD治療及迷思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作者黃隆正是位精神科醫師,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大眾更瞭解成人ADHD,並分享成人ADHD的特質和處理方法。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闡述過動症的障礙與特質、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優勢。長期關注過動議題的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李佳燕醫師講座內容分享,她的講座筆記涵蓋ADHD的獨特特質、社會對疾病的負面態度、過動症醫療與生活方法等內容,充滿實用性並以個人故事作為例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母親面對兒子診斷ADHD後的成長故事。從接納到尋求專業協助,與學校合作,家庭支持到媽媽的自我成長,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希望成為其他ADHD家庭的鼓舞和幫助。
Thumbnail
我們ADHD充滿創意又真誠而勇敢,本就不是為了成為別人的工具人而存在。過動者在工作場所的求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本文分享了過動者的工作經驗,並提供了一些在面試時是否該提及過動症的建議。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尤世杰 醫師 “小孩過度活潑,不是難解之疾病,而是要找對方法改善!” ADHD治療及迷思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作者黃隆正是位精神科醫師,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大眾更瞭解成人ADHD,並分享成人ADHD的特質和處理方法。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一書寫給8至13歲的讀者,用兒童友善的方式解釋這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