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曾經厭惡小孩的我,為何有這樣的舉動?

兒童節、清明連假的最後一天〈星期日〉下午,也是館員最忙碌的時間,人潮像海浪一般,沒約好但卻會同時拍打著櫃檯,又一波波散去。

 

短暫小放空的浪退期,突然聽到啜泣聲,一位應該是國小的男童,臉上掛著淚,還在確認是否有家人在旁時,有位女士發現了他,將他帶來櫃台,叮咚叮咚,嗚……雖然我答對了,但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女同事將小朋友帶進櫃台來,讓他坐在椅子上,適度安撫之下,好在他記得媽媽電話。

看著他擦拭不停的手,想起抽屜裡有包衛生紙,默默的遞過去,在同事撥打電話時,我拿起後方書車上的硬皮童書,放在他面前:「這個給你看」,對小孩與貓既討厭又可愛,不知道該怎麼辦又害怕的我,真的盡力了,後來聽到翻書的聲音,稍微安心了一點,之後爸爸超淡定的來領小孩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對小孩釋出善意,大概是我從沒想過的吧!

會這樣也許是年紀開始增長,也許是身邊的人開始有小孩,自己說話會比較小心,還有讀了一些教育或是心理學的書籍,觀念有一點轉變,雖然不至於到喜歡,但那種仇視小孩吵鬧的心態,變成比較會關注在家長身上。

 

曾經在臉書上偶然滑到緯來日本台,一段關於幼稚園老師讓小朋友瞬間安靜的剪輯短片,圖書館好像很需要〈哈哈哈哈哈〉,就這麼停下來看完,好像有點神奇,但真的那麼順利嗎?查看了底下留言,有人提到「2到7歲小孩秒聽話:日本最強幼兒園老師的神奇溝通術」這本書,實在太好奇,立刻手刀申請調書。

看完後覺得要在下意識做出這些行為、講出這些話,實在非常需要訓練和教育,對,我是指訓練和教育自己,無論是單身或是有伴的人,其實我們都一樣,一樣沒養過小孩,一樣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跟小孩溝通,沒錯,是溝通而不是教養,其實我們都需要學習,不是長成大人了就不需要學習。

這本書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我發現,原來我們覺得很容易的事,對於小孩來說是非常困難的,還在發育的手指頭,動作緩慢是多麼的天經地義;不夠單一明確的指令,對於那小小的腦袋會有多混亂,我們也曾經是小孩,那為何要對曾經的自己那麼不友善?而以前受過的傷,為何要再轉移到下一個人身上呢?

 

雖然我的練習有點緩慢,但確實進行中,而這麼做,也許只是想好好愛自己吧,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

 

感謝女士和同事的善行,世界因你們而更美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