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ep.50 東京的建築課收穫

在東京上建築室內設計課,從最近的課題裡,提出幾個對於複合施設的反思


1. 明確的軸心主題

核心的概念就像設計的靈魂般,讓人覺得不只空有外觀,能深入找到故事、有共鳴。


2. 風格與質感平衡

複合施設,整體踩在同一種頻率,達成視覺與感受的平衡。給人一體的、一個完整空間的感受。


3. 動線流動

動線就是生活路徑,而設計是為了生活。好好把來這裡是怎樣的人放在心上,為他們創造一個美的體驗。



__


在設計中一定要對空間的利用非常清楚,去和周圍連結、深深融入,進來這個空間的人會坐在哪裡、會做些什麼,這些都要歸入考慮。


為什麼留了一個這樣寬度的通道、這些會影響能見度嗎、陽光會怎麼曬進來。想新增一個電梯,它應該放在哪裡。在評圖時總要接住這些問題。


我覺得思考這些,是上建築和空間收獲很多的地方。學習建築的路上,就是一趟思考訓練。


心中帶著「為什麼」

準備自己的簡報和發表內容期間

我發現在設計提案有個很重要的點——要對每個細節抱有「為什麼」,對自己的每一步要非常了解,實際去連結某個概念,這樣的設計落地且有說服力。


此外,讓隊友理解自己、讓人理解自己,這個步驟花時間,卻是很重要的過程。

就像評審老師會很努力說明,評圖中指出遺漏的部分、要去思考的地方,思考怎麼把想法用更好的方式表達,這也是我持續努力的練習。


挖深思考

在釐清設計理念中練習挖深,去找到核心連結,給予設計價值感和附加服務,讓設計更落地。這些是準備設計發表內容和簡報過程的發現,要一直去找脈絡,故事才會連貫。


把設計整理一次完整的連結,團隊合作也很重要,信任彼此,還要把自己的概念表達給隊友。


老師說,在這趟設計的路上也許辛苦,但要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好好打磨它。


例如你發現自己很喜歡做模型、很喜歡畫精美透視圖,就能一直支撐自己。



好好準備每一次

把握每一次的發表練習精準提出自己的理念和設計脈絡包括研究資料的整合。


早一點和老師討論,這點也是加分的方法。


老師會在一些地方點破盲點,讓你得到落地的方式或延展的思維。


例如有一兩組只交出不完整的圖面,老師提到「當時你們太晚來討論了。在前面晚了兩週,後面就不會完整。」


____


終於,經過兩週高壓的準備,順利完成中間發表。

此篇先整理思考與想法,喜歡歡迎按愛心與追蹤,是我寫下去的動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張詠芯 AbbyChang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