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0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照顧者自救手冊:身心體力省力的關鍵

她因為是媳婦,似乎責無旁貸成了高齡婆婆的照顧者,但要上班、要顧家,還要顧失能的老人,二三年下來真的已力不從心,婆婆和家人又不願意送去安養院,經過她多次抗議,先生竟然要從穩定的工作離職,自己接下照顧的重擔。

先生是孝子想要全力以赴,但還沒有到退休年齡,所以無法領到退休金,全家只能靠她的薪水支撐家計,她身體的疲憊稍微緩解了,心理的壓力更大,不免在心裡嘀咕:「不是還有其他兄弟姊妹嗎?為什麼是我家要負責?」

真正留下來擔任照顧者的,通常未必有金錢、有能力,而是心軟的人,因為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於是只好自己承擔了。但是不是能夠撐得住?跟其他家人有沒有共識?現實生活的挑戰可以靠孝心支撐嗎?


心甘情願的報恩

「盡孝道是為人子女的責任」、「照顧奉養會得到福報」、「還有老父母可以孝順,很幸福」、「你媽媽以前也是這樣幫你把屎把尿,這一點辛苦不算什麼啊!」⋯⋯聽在獨自照顧者耳裏,其實心中百味雜陳,不是身「陷」其中的人,真的不要輕易說這些冷言冷語。

如果是照顧者身邊的親朋好友,不要只出一張嘴、說三道四,有誠意就直接付出行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非主要照顧者更不要下指導棋,甚至 #質疑 照顧者的方式和決定,例如:「為什麼你會這樣?」、「為什麼你不那樣做呢?」

身為主要照顧者,真的有很多的無奈和無力,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就會多一些同理和體諒。看不到未來和希望,有時疲憊了不免會吶喊:「上輩子到底欠他(指被照顧者)多少?」只能換個角度,因為彼此的善緣,所以是來報恩的,我能給就表示我的富足,這是人生的功課。


建立省力的照顧SOP

要做「功課」其實有訣竅,因為我們不會上「照顧」的先修班,也不會像新手爸媽一樣充滿期待,所以得先借助他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心法。

前一篇文 提到,我獨立(力)照顧高齡媽媽十多年,她的失能狀況越來越嚴重,要上班又要照料自己家庭的狀況下,她不願意住安養機構,也因故無法請外籍看護,又沒有其他後援,面對有身心症的不識字及失聰老媽,一路走來真是篳路藍縷。

有朋友好奇,在這麼艱困的情境下,如何兼顧個人的生活品質,還能二、三個月就獨自帶媽媽出遠門旅行,假日又能陪他到處吃喝玩樂呢?其實真的很難,但只要用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容易一些了。

■將每天的例行工作標準化

例如監測身體的狀況,量血壓、血氧和體溫是基本,固定睡醒和睡前量一次,不容易忘記,也比較準確。又如配藥,通常慢性處方簽是一個月的藥量,我一次配了至少三周的藥在藥盒,這樣比每天拿取省時間,也比較不容易出錯,有一周的備容量也可以提醒自己要記得去拿藥。

做一件事的時候,可以先想好下一步,每日的流程順暢就可以減少腦力和心力的負荷,要準備交給日照中心的物品和每日待辦事項也做好檢核表,或是運用手機的備忘錄,這樣就不用再傷腦筋。

■善用可以「多工」的時間

照顧者也要照顧自己的身體,運動是要項之一,只能運用零碎時間,帶媽媽購物時,儘量步行推輪椅,這樣就可以趁機到外頭透氣和動動手腳;有時我會勸說老媽在平坦處站起來推輪椅,訓練她的平衡感也不怕摔倒,我也有雙手可以空出來伸展肢體;陪她看電視或看診時,長長的時間剛好可以用來活動筋骨,或是做做超慢跑。

「學習」是強化照顧者 #心理韌性 的好方式,在幫媽媽做例行工作時,我就會聽 podcast的訪談或聽「說書」,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用心製作的〈#照顧者〉podcast, 有很多活生生的案例和好用資訊,是照顧者的 #心靈加油站。

■善用「小幫手」

寵物及植物對長輩而言是很有效的療癒夥伴,也有助於穩定情緒,感受到愛和陪伴,除非老人家很排拒或是有特殊狀況,可以善用這些小寶貝,對於照顧者也能舒心和定心,家庭空間不大的話也可以用魚缸或盆栽。老媽原本很不能接受,後來用「幫忙」照顧流浪貓的理由,她現在很愛玩逗貓棒,藉此動一動雙臂也訓練手眼協調,更可減少昏沉的時間。

需要出外而必須將被照顧者單獨留在家中,真的會忐忑不安、七上八下,這時候監視器就是好幫手,如果長輩聽力OK還可以跟他對話。或是平日就與左鄰右舍做好敦親睦鄰,請他們幫忙看顧一下,這樣讓自己可以多一點自由時間。


照顧不孤單

長照2.0推動後,雖仍有一些改善空間,但大致已能照顧多數的家庭,提供好用的資源。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都要有心理準備,很多事情不是「孝道」可以解決,也無法要求下一代一定要奉養,否則很容易造成「相愛相殺」。許多照顧者們因長期疲憊而鬱鬱寡歡,建議從「心」出發,認清自己適合扮演出錢或出力的角色,接受所面臨的現況,並專注一一化解,心情就能比較清爽俐落。

如果不懂或懶得了解有那些好康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撥電話到各縣市的 長期照顧管理中心(1966),個管員也會到府幫忙評估,擬定合適的照顧服務計畫,以我老媽為例,她使用過居家服務、職能治療師到府服務,因為居服時數較少,其他時間還是處於昏睡、沒人互動,半夜仍不願意入睡的狀況。

後來循循善誘她到 日間照顧中心,將老媽的狀況先做詳細溝通,並請工作人員配合她的特質因勢誘導,終於讓她放下「心防」,在半推半就下願意每天「上學」,再運用交通接送,舒緩了上班日白天照顧的問題,也因為日照中心正常的作息,媽媽終於不再日夜顛倒,假日如果有事需要外出一整天,也運用 #喘息服務,就不容易心力交瘁。

「新孝道是團隊合作,運用外界資源」,要懂得適時求救,找幫手及找資源,如果一切都要親力親為,或是要求自己凡事達到一百分,最先倒下的可能是自己,所以 適度放手 能讓照顧者得以喘息,心理空間變大了,照顧品質才能更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