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11|你是否也受到市面上卡片盒筆記法的誤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與今日所謂“知識管理專家”說提倡的大相逕挺。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是“中心化 Centralized”而非“去中心化 Decentralized”,你作為創作者做出所有決定。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是“封閉 Closed”而非“開放 Openness”,


每張卡有唯一的位置且寫下後不得再變更,你能做的就是讓其在卡片盒內部生長。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是“分子 Molecular”而非“原子 Atomic",


每一張筆記都可以在另一張筆記的旁邊,


一張筆記只記一個想法的原子筆記根本是以訛傳訛。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也不是“動態 Dynamic"的,


你不能重寫,更新,刪除你的想法,


你只能在持續思考持續做筆記的路上,


看一些不再被想起的想法在卡片盒內“凋零 Marcescent”。」


這段論證,節錄於美國作家Scott Scheper[1]於2022年12月9日出版的,


《Antinet Zettelkasten: A Knowledge System That Will Turn You Into a Prolific Reader, Researcher and Writer》[2] 的第251頁。


當初讀Scott這本書很有意思,因為他裡面講的內容,


都跟我在中文世界看到的卡片盒筆記法的內容,


幾乎完全不一樣。


Scott 說網路上在寫卡片盒筆記法的人,


都被寫了那本被叫做《卡片盒筆記法》的申克博士(Sönke Ahrens)[3]給誤導了。


的確,申克博士寫的那本書,


原名是《How to Take Smart Notes: 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 Learning and Thinking》,


其實標題也沒有說卡片盒筆記法,但裡面的內容,


就變成現在市面上的那些教卡片盒筆記法的人用的術語。


我以前也是那些資料的受害者。


你如果試試看也會知道,市面上那些教卡片盒筆記法的人,


幾乎沒有幾個是真的寫過經得起檢驗的文章的。


由這次經驗,我也體會到為什麼說台灣的市場很小。


美國的市場很大,充滿各種民族的精英人才,


他們對出版物的挑剔程度,我自己也是最近文化底蘊上來了,


才慢慢看得懂他們為什麼是人類知識的源頭。


人有分三六九等,而最尷尬的是,


亞洲的狀況是瞎一隻眼睛的笑全瞎的,


而歐美的狀況則是不斷開天眼,


不斷增加自己認知的維度。


要有文化,還是得踏踏實實的閱讀。


Reference

[1] https://www.scottscheper.com/

[2] https://www.amazon.com/Antinet-Zettelkasten-Knowledge-Prolific-Researcher/dp/B0BPVTBYG7

[3] https://www.soenkeahrens.de/


avatar-img
53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學術工人的夢想: - 學術界每年都需要大量新工人來參與研究工作。年輕的專業工人們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翻身,期望幾年後能通過大量掛名論文獲得豐厚的回報。他們堅守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擴展,努力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2. 將軍的策略: - 真正能成為學術領袖的,都是那些能夠巧妙運用工人們願景的人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一直對利用OKR來管理績效非常感興趣。OKR中的"O"代表目標(Objective),而"KR"則代表關鍵結果(Key Results)。然而,如何具體定義目標和關鍵結果一直困擾著我。直到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我在得到APP的閱讀中找到了答案:關鍵成果需要與任務(Task)搭
無論是職場專業人士還是學生, 這篇文章都能給你新的啟示。 我們常常搜尋別人的解法, 但最適合自己的, 往往是經過實踐和調整後的方法。 累積自己的數據, 能讓你在實踐中找到最佳解法, 提升自我效能。 ▋理由1 - 自己的數據更具實踐性和精確性 依賴
更新專案的指令有: 01 `git fetch` 來對專案做「更新 Update」。 02 `git push` 來分享你對專案的「變更 Change」[3]。 03 `git remote` 來管理遠端的儲存庫。 有趣的是,fetch 這個字源於古英語的"fetan", 表示拿來,取回來的意思。
2024年6月25日, 來自Boston我指導的學生Thomas拜訪UCLA, 在MeloMelo的店內,問了我關於選擇論文題目, 有沒有什麼心態是需要注意的。 我當時的答案是:「選擇你所處的時代才有條件能探索的問題」。 當你開始有研究的經驗, 你就會發現,研究能
我透過閱讀學術論文,技術文章,產業新聞等,一篇一篇紀錄我透過閱讀得到的新知,並且連結回我自己過去做事的經驗,總結歸納成啟發。這其實就是創作,也符合古希臘文的「詩」的意思。生活中的啟發,我則透過閱讀華人作者的作品,日韓作者的作品,歐美作者的作品,摘錄其作品中引發思考的段落
1. 學術工人的夢想: - 學術界每年都需要大量新工人來參與研究工作。年輕的專業工人們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翻身,期望幾年後能通過大量掛名論文獲得豐厚的回報。他們堅守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擴展,努力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2. 將軍的策略: - 真正能成為學術領袖的,都是那些能夠巧妙運用工人們願景的人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一直對利用OKR來管理績效非常感興趣。OKR中的"O"代表目標(Objective),而"KR"則代表關鍵結果(Key Results)。然而,如何具體定義目標和關鍵結果一直困擾著我。直到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我在得到APP的閱讀中找到了答案:關鍵成果需要與任務(Task)搭
無論是職場專業人士還是學生, 這篇文章都能給你新的啟示。 我們常常搜尋別人的解法, 但最適合自己的, 往往是經過實踐和調整後的方法。 累積自己的數據, 能讓你在實踐中找到最佳解法, 提升自我效能。 ▋理由1 - 自己的數據更具實踐性和精確性 依賴
更新專案的指令有: 01 `git fetch` 來對專案做「更新 Update」。 02 `git push` 來分享你對專案的「變更 Change」[3]。 03 `git remote` 來管理遠端的儲存庫。 有趣的是,fetch 這個字源於古英語的"fetan", 表示拿來,取回來的意思。
2024年6月25日, 來自Boston我指導的學生Thomas拜訪UCLA, 在MeloMelo的店內,問了我關於選擇論文題目, 有沒有什麼心態是需要注意的。 我當時的答案是:「選擇你所處的時代才有條件能探索的問題」。 當你開始有研究的經驗, 你就會發現,研究能
我透過閱讀學術論文,技術文章,產業新聞等,一篇一篇紀錄我透過閱讀得到的新知,並且連結回我自己過去做事的經驗,總結歸納成啟發。這其實就是創作,也符合古希臘文的「詩」的意思。生活中的啟發,我則透過閱讀華人作者的作品,日韓作者的作品,歐美作者的作品,摘錄其作品中引發思考的段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如何用自己的想法卡片,快速組合、輸出成為作品。從『筆記、與想法的不同』到『運用《卡片盒筆記法》直接輸出,寫成短文、長文』都是實用的技巧,尤其對小說創作者相當有幫助。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近年許多火紅的筆記軟體,都被設計有「雙向鏈接」(backlinks)的功能,而這個功能讓不少使用者感覺到,寫筆記的壓力變小許多。或許是因Roam Research的開發者將「雙向鏈接」與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關聯起來,因而使得許多人也很自然地將具有「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
近幾年來,帶有「雙向鏈接」的數位筆記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於寫筆記的壓力,而其所標榜的如神經網絡般的網絡形態,也使不少人相信這些軟體能夠承載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雖然這可能是許多人的想法,但我想提供一點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反省,以表達我個人的不同想
經過大約兩年使用筆記軟體的過程,赫然發現,不少筆記軟體都將「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記法」掛鉤,但若仔細看盧曼的操作方法,「雙向鏈接」與盧曼對於卡片筆記的連結方式無法直接地等同起來。 觀察盧曼為筆記編號的方法,雖然其核心也是連結,但其連結筆記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邏輯。 其實筆記的「編碼」關注的就是邏輯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如何用自己的想法卡片,快速組合、輸出成為作品。從『筆記、與想法的不同』到『運用《卡片盒筆記法》直接輸出,寫成短文、長文』都是實用的技巧,尤其對小說創作者相當有幫助。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近年許多火紅的筆記軟體,都被設計有「雙向鏈接」(backlinks)的功能,而這個功能讓不少使用者感覺到,寫筆記的壓力變小許多。或許是因Roam Research的開發者將「雙向鏈接」與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關聯起來,因而使得許多人也很自然地將具有「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
近幾年來,帶有「雙向鏈接」的數位筆記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於寫筆記的壓力,而其所標榜的如神經網絡般的網絡形態,也使不少人相信這些軟體能夠承載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雖然這可能是許多人的想法,但我想提供一點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反省,以表達我個人的不同想
經過大約兩年使用筆記軟體的過程,赫然發現,不少筆記軟體都將「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記法」掛鉤,但若仔細看盧曼的操作方法,「雙向鏈接」與盧曼對於卡片筆記的連結方式無法直接地等同起來。 觀察盧曼為筆記編號的方法,雖然其核心也是連結,但其連結筆記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邏輯。 其實筆記的「編碼」關注的就是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