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減重的重要與困難之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台灣的孩子亞洲第一胖」這是數年前就有的「舊」聞,歐醫師在門診中也越來越常看見突破我腦中資料庫紀錄的數字:
  • 4歲 ➞ 32公斤的男孩
  • 9歲 ➞ 55公斤的男孩
  • 16歲 ➞ 79公斤的女生
  • 17歲 ➞ 110公斤的男生

(以上都是用身高去算過BMI之後,落在95百分位再120%以上的極端值個案)最近一次讓我蠻震撼的數字是, 2歲5個月➞ 23.4公斤的小男童 !(可惜的是家長不以為意...)


為什麼兒童減重是重要的?

在談減重前,先認知「健康體重」的定義。每個孩子都有該性別+年齡段+身高換算後得出的「正常BMI值」,可以參考衛福部國健署的「兒童與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這個量表。
簡單來說,「健康體重」是根據「性別」、「年紀」,相對於自己的身高、BMI合理值去算出來的。它不是一個絕對數字,而是有一個範圍。
BMI=體重(公斤)/身高 ^2(公尺^ 2)
透過國健署這個表,例如4歲的男孩如果身高是110公分,可以推算:

  • 健康體重是16.2~20.1公斤(正常BMI值是13.4~16.7)
  • 過重體重是 20.2~21.2公斤(BMI超過該年齡的85百分位值)
  • 肥胖體重是 ≧ 21.3公斤(BMI超過該年齡的95百分位值)

過重的兒童有一半長大後成為過重的青少年;過重的青少年8成在長大後還是個過重的人,甚至是肥胖的。有肥胖問題的成人先不說職場歧視/自信問題、衣服不好買/穿搭不好看什麼的,光是健康議題就不少:

  • 長痘
  • 脂肪肝
  • 腰酸背痛
  • 免疫力不好
  • 氣喘控制不佳
  • 膝蓋不好走路會喘
  • 月經不順(PCOS)、不孕
  • 睡眠呼吸中止症(打鼾)
  • 痛風(高尿酸)
  • 高血壓
  • 高血脂糖
  • 尿病癌症(之前提過跟肥胖相關的10+種癌症)

小時候胖,就是胖!人體的脂肪細胞在成年以前會不斷隨著生長而增加,因此兒童期的肥胖=身上有較多的脂肪細胞。若是有過重、肥胖問題,等於這些多餘的脂肪細胞會跟著孩子一輩子,成年時的減重也會因此更辛苦呢!
而這一切都是可以有機會在兒童期介入、青春期快速長高前就介入處理的!
「預防重於治療」一直是歐醫師在各種疾病衛教時會提到的觀念,在肥胖症亦然。如果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有專業人士(醫師、營養師等)的協助,給予正確的營養支持生長(為的是正常長高)、適量的運動幫助體能建立(為的還是正常長高)& 增加熱量消耗,其實就算不用花大錢,也能順利「減重」。

兒童期的減重就像打地基一樣,幫助孩子正常發育、減少疾病的威脅,也避免了數年後青春期的尷尬(綽號、長痘痘),以及成年期的肥胖困擾。


兒童減重的困難之處

  1. 華人社會的傳統觀念「能吃就是福」、「白胖胖的孩子可愛又代表著健康」幾乎是我們上一輩心目中不可動搖的普世價值,到現在門診我還是會聽到長輩反問:『胖胖的不是比較健康嗎?』
  2. 在成人減重的鐵律「熱量赤字」在兒童身上行不通,孩子就該吃飽、睡飽、動足了,才會健康成長。因為成長中的孩子身體需要「足夠的熱量」以及「均衡營養素」的支持,才能長高長肌肉、臟器成熟、應付學校課業/體育課、課後活動等腦力體力消耗。
  3. 此外,外食是許多肥胖兒童的共通點。外食的選擇健康與否先不說,孩子的判斷能力有多高呢?(通常孩子會優先選擇「喜歡吃的零食」而不是「健康的食物」)就連我自己(外食族)都不得不承認,外食環境中的邪惡誘惑實在是壓倒性的大多數。
兒科女醫艾蜜莉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除了規律用藥,氣喘的非藥物治療也有不少值得做的事。 門診當中患者、家長蠻常問:『氣喘可以不要吃藥/使用類固醇嗎?』這個問題背後,我相信也包含了『有沒有其他替代療法可以選?』的期待吧!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除了用藥,還有什麼是對於病情有益的?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不要天天用藥,病就自己會好;其實歐醫師也希望無需天天刷牙、使用牙線,牙齒就會健康一輩子不蛀牙(大誤)。在氣喘病患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停藥?」進修課程中,講師用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歐醫師來跟大家分享。
天氣轉變時,孩子、敏感族群容易生病,本篇簡要說明過敏氣喘的預防要點。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目前已知「趴睡」容易導致窒...
兒科的診間一年四季都有尿布疹的病人,因為寶寶的屁屁肌膚很嬌嫩,容易因為外在刺激產生各種疹子。 最常見問題之是黴菌感染、悶熱潮濕的尿布區讓念珠菌有滋生的溫床。 兒科的診間一年四季都有尿布疹的病人,因為寶寶的屁屁肌膚很嬌嫩,容易因為外在刺激產生各種疹子。最常見問題ㄧ之是黴菌感染,悶熱潮濕的尿布區讓念珠
除了規律用藥,氣喘的非藥物治療也有不少值得做的事。 門診當中患者、家長蠻常問:『氣喘可以不要吃藥/使用類固醇嗎?』這個問題背後,我相信也包含了『有沒有其他替代療法可以選?』的期待吧!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除了用藥,還有什麼是對於病情有益的?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不要天天用藥,病就自己會好;其實歐醫師也希望無需天天刷牙、使用牙線,牙齒就會健康一輩子不蛀牙(大誤)。在氣喘病患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停藥?」進修課程中,講師用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歐醫師來跟大家分享。
天氣轉變時,孩子、敏感族群容易生病,本篇簡要說明過敏氣喘的預防要點。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目前已知「趴睡」容易導致窒...
兒科的診間一年四季都有尿布疹的病人,因為寶寶的屁屁肌膚很嬌嫩,容易因為外在刺激產生各種疹子。 最常見問題之是黴菌感染、悶熱潮濕的尿布區讓念珠菌有滋生的溫床。 兒科的診間一年四季都有尿布疹的病人,因為寶寶的屁屁肌膚很嬌嫩,容易因為外在刺激產生各種疹子。最常見問題ㄧ之是黴菌感染,悶熱潮濕的尿布區讓念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妊娠期間,作者面臨了胎兒體重偏輕、腳底奇癢、等健康的健康挑戰。
Thumbnail
自2017以來,體位適中比例大致維持,過重和肥胖的比例減少,但看起來不是很顯著。 反倒是體重過輕的比例,從106年的全國8.2%增加到9.2%,而且男女都有此趨勢。 如果這些都是校園禁止含糖油鹽飲食的成效,我認真覺得,應該調整校園飲食的熱量,畢竟成長期的孩子體重過輕也很不好。
Thumbnail
\超級吃貨的身材管理好夥伴/ 專屬諮詢師提供日常飲食建議,了解回到目標體重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減重日常遇到問題可以找到人詢問獲得解答。🥰 中醫師把脈調整每週配置的中醫減重藥粉,搭配接近無痛感的中醫埋線減脂輔助,夏天之前找回更好看的曲線。💪
Thumbnail
瞭解小孩飲食選擇對健康和成長的影響,含糖飲料的過度攝取可能導致肥胖和影響生長,而跳繩運動則有助於身高和身體發育的促進。
Thumbnail
A. 青少年肥胖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JAMA) 的研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青少年的 2.5 倍。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的 BMI 在 25 到 29.9 之間,他們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是 15%。
世界衞生組織認為.「肥胖,是一種流行疾病、Obesity Epidemic 」 目前全球,每8位人士,就會有一個人是肥胖! 2022的全球WHO統計數據,全球成人有43%是屬於肥胖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臺灣肥胖人口從不到五成增至2020年突破八成。本文揭露減肥幹話口號及錯誤理論,強調少吃多動減肥方式近九成機率失敗。取而代之,營養幹預替代熱量赤字,成功機率提高50%。不同人需因應基因、生活狀況調整飲食方式。統計證實變成健美選手死亡率高,健康目標需個別針對。結論要切合個人需求,瞭解減肥原理後再執行。
Thumbnail
兒童內分泌生長門診中很常出現的一個族群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孩子。這些小朋友在長大的過程中,相較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容易出現身材矮小、性早熟、過重、肥胖,甚至到成人時期罹患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明顯較高,兒童健康守護者應特別留意。
Thumbnail
  目錄: 1、不要設定「遙不可及」的目標 2、不要輕易嘗試市面上激烈的減重方式 3、建議採取「均衡減量」的飲食方式 4、規律的「生活作息」也是成功減重的關鍵之一   由於健康意識的抬頭以及對體態更加重視的社會氛圍下,在每日的減重門診中,經常可以遇到兩三位50歲以上,甚至是60歲以上
Thumbnail
妊娠期間,作者面臨了胎兒體重偏輕、腳底奇癢、等健康的健康挑戰。
Thumbnail
自2017以來,體位適中比例大致維持,過重和肥胖的比例減少,但看起來不是很顯著。 反倒是體重過輕的比例,從106年的全國8.2%增加到9.2%,而且男女都有此趨勢。 如果這些都是校園禁止含糖油鹽飲食的成效,我認真覺得,應該調整校園飲食的熱量,畢竟成長期的孩子體重過輕也很不好。
Thumbnail
\超級吃貨的身材管理好夥伴/ 專屬諮詢師提供日常飲食建議,了解回到目標體重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減重日常遇到問題可以找到人詢問獲得解答。🥰 中醫師把脈調整每週配置的中醫減重藥粉,搭配接近無痛感的中醫埋線減脂輔助,夏天之前找回更好看的曲線。💪
Thumbnail
瞭解小孩飲食選擇對健康和成長的影響,含糖飲料的過度攝取可能導致肥胖和影響生長,而跳繩運動則有助於身高和身體發育的促進。
Thumbnail
A. 青少年肥胖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JAMA) 的研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青少年的 2.5 倍。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的 BMI 在 25 到 29.9 之間,他們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是 15%。
世界衞生組織認為.「肥胖,是一種流行疾病、Obesity Epidemic 」 目前全球,每8位人士,就會有一個人是肥胖! 2022的全球WHO統計數據,全球成人有43%是屬於肥胖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臺灣肥胖人口從不到五成增至2020年突破八成。本文揭露減肥幹話口號及錯誤理論,強調少吃多動減肥方式近九成機率失敗。取而代之,營養幹預替代熱量赤字,成功機率提高50%。不同人需因應基因、生活狀況調整飲食方式。統計證實變成健美選手死亡率高,健康目標需個別針對。結論要切合個人需求,瞭解減肥原理後再執行。
Thumbnail
兒童內分泌生長門診中很常出現的一個族群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孩子。這些小朋友在長大的過程中,相較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容易出現身材矮小、性早熟、過重、肥胖,甚至到成人時期罹患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明顯較高,兒童健康守護者應特別留意。
Thumbnail
  目錄: 1、不要設定「遙不可及」的目標 2、不要輕易嘗試市面上激烈的減重方式 3、建議採取「均衡減量」的飲食方式 4、規律的「生活作息」也是成功減重的關鍵之一   由於健康意識的抬頭以及對體態更加重視的社會氛圍下,在每日的減重門診中,經常可以遇到兩三位50歲以上,甚至是60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