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被討厭的勇氣》1 阿德勒vs斯多噶哲學

書籍全名: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日文書名: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作者: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1. 岸見一郎是日本著名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以推廣阿德勒心理學聞名,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可諮商師、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顧問。他專注於個人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著有多部作品,致力於將阿德勒的思想帶入現代生活。
  2. 古賀史健是一位日本的自由作家和編輯,專注於心理學和自我幫助領域的寫作。他與岸見一郎合著了《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並因該書在全球的暢銷而廣受關注。


  本月讀書會選書是阿德勒心理學(哲學)的入門書《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已經很有名氣,幾年前也非常流行,許多人已經對其內容有各種深入探討,網路上也有很多厲害的文章與影片解說,因此,我不再過多介紹書中的內容,而是聊聊讀書時的想法。因為在閱讀時,我發現書中許多觀點與斯多噶哲學有相似之處,所以這篇文章專注於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如何與斯多噶哲學相呼應。斯多噶哲學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古希臘哲學學派,其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主張將事情區分為「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而我們應專注於我們能控制的事物,並接受無法控制的命運,以達到內心的平靜與美德的生活。接下來,我將從幾個面向討論阿德勒哲學與古希臘斯多噶哲學的異同之處。

「有些事物是由我們决定的,有些事物不是由我們决定的。」
愛比克泰德《手冊》開篇詞

控制二分法

  首先,我們講講控制二分法(Dichotomy of Control)。這是我覺得阿德勒與斯多葛兩者核心思想中最相近的部分,他們都認為我們應該關注於可以改變的事情,並且接納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在外在世界給我們的刺激中,無論是別人的話語或者是我們遭遇的事情,在接受到刺激和做出行動之間,我們永遠都有選擇的自由。斯多噶學派認為,傷害我們的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它的看法。我們真正恐懼驚慌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思考它的方式,是我們對其意義的詮釋。

愛比克泰德:
「記住,侮辱你的不是那個辱罵或打擊你的人,而是你認為他們正在侮辱你的這種判斷。」這樣一來,他說道,「除非你希望如此,否則他人不會對你造成傷害;只有你認為自己受到傷害時,你才受到了傷害。」

  阿德勒認為,重要的不是我們被給予什麼,而是如何運用被給予的東西。無論是在面對自身的缺陷(自卑感或者過去經驗),還是在面對人際關係時,都有控制二分法的味道。在面對過去的傷害時,阿德勒覺得,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如何解釋與利用過去的經歷,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範圍。關於自卑感,因為人追求進步的本能,源自於感覺自身的不足,所以自卑感可以是人們進步的動力;但如果用自卑來做為不改變的藉口,就變成了自卑情結,更甚者,會因此有優越情節 (這部分可以用脆弱高自尊來解釋,參考《無行動,不幸福》為什麼自尊心會受傷?)。而阿德勒學說著名的「課題分離」也是如此,我們應該專注於可以控制的「我的課題」,別人的反應、想法,我沒辦法控制,所以是「別人的課題」。在區分我和他人的課題,阿德勒則近一步提出較為實用的判斷方式:結果是誰承擔,就是誰的課題。


活在當下

  有了控制二分法的基礎,斯多噶哲學和阿德勒哲學在面對過去、珍惜以及活在當下的看法上也有相似之處。斯多噶認為我們不應該沉溺於過去,我們可以思考過去以汲取教訓,但我們無法改變外部事件,只能改變對這些事情的反應。斯多噶哲學處於古希臘羅馬時代,有較濃的宿命論觀點,認為所有事情都是命運的一部分,我們無法改變命運,無法改變外部世界。我們要去接受、去喜歡命運的安排,因此,我們應該像渡過最後一天一樣,過好每一天,而在為明天計畫的同時,不要忘記欣賞今天。

愛比克泰德
「如果想要生活過得更好,我們就不應該要求事情來順應我們的欲望,而是應該讓我們的欲望來順應事情;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希望事情“像它們確實發生的那樣"發生。」

  相比之下,較為近代的阿德勒則更為人本主義,他更強調人的創造性和自我意識。阿德勒認為我們隨時可以選擇重新的生活方式,心理創傷並不存在,因為決定我們的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無論過去發生了什麼,都不影響我們今後的人生。我們無法丟棄自身這個容器,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來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對自身容器顧影自憐、沉溺於怪罪過去,則是忽略現實的做法。

  這兩個哲學的相似點在於: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只能接受,但我們需要注意可以改變的部分。因為時代背景不同,斯多噶認為要遵循自然,命運女神給我們什麼,我們就需要去接受它,去喜歡它,不順從只會帶來更多的悲痛、生氣和恐懼,無法達到內心的寧靜。而阿德勒則強調個人的自我意志,更加著眼於我們可以改變的部分,認為我們有能力去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阿德勒哲學
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現在。
無論之前人生發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渡過沒有影響。


何謂幸福?

  最後,我們來講講幸福這個概念。這個部分斯多噶哲學和阿德勒對幸福的看法就有較大的不同。斯多噶認為美德(virtue)是唯一的善,幸福來自於過著美德的生活,而那些外部事物,諸如健康、財富、愉悅等,本身不存在善與惡的區分,是為美德的行動提供材料(美德包含智慧、勇氣、正義、節制)。若一個人感受到不幸,是因為對自然、理智的無知,沒有遵循自然原則,才會無法安寧。我們要如何獲得幸福呢?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學會想要我們已經擁有的事物,這與控制二分法和接受命運的論點一脈相承。如果我們可以接受、甚至喜歡命運安排給我們的一切事物,那我們就會過著幸福的生活。斯多噶甚至提出一個「消極想像」的練習,即想像我們失去所珍視的事物時會是什麼感覺,從而更感謝我們現在所享受的生活環境、珍惜當下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馬可˙奧勒留
「如果拒絕命運的判決,我們就有可能經歷攪亂安寧的悲痛、生氣或恐懼。要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學會改變自己,以適應命運將我們置入的環境,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愛命運安排在我們周圍的人們。無論什麼闖入我們的命運,都必須學會歡迎它;而且勸說自己相信,無論在我們身上發生什麼事情,那都是為了我們有個最好的結果。」

  阿德勒對於幸福的定義則完全不同,他著眼於人際關係,認為幸福來自於貢獻感。每個人對幸福都要有自己的定義(而不是外在他人認可的價值),只要自己覺得對這個社會有價值、有貢獻,就會感到幸福。這種貢獻感不是具體貢獻的大小,而是自己感覺在共同體中有積極參與、有歸屬感。我們要找到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一個比自己更大的目標。當我們在一個共同體遇到困難時,應該想想更大的共同體。我們不只是公司或學校的一員,更是城市、國家、地球甚至宇宙的一部分。只要對任何一個共同體有貢獻感,就會感到幸福。


結語

  阿德勒與斯多噶哲學雖然在許多核心思想上有相似之處,但也因時代背景和重點的不同而有差異。無論是專注於控制二分法的接受命運,還是強調個人意志的主動性,兩者都是提供不同的思維工具,讓我們更好的面對生活中的挑戰。無論選擇哪種哲學或心理學工具,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心態和方法。希望這些哲學觀點能啟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最後,分享我很喜歡的一段禱言:

寧靜禱文(Serenity Prayer)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神啊,請賜與我寧靜,好讓我能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情。
請賜與我勇氣,好讓我能改變,我能去改變的事情。
請賜與我睿智,好讓我能區別,以上這兩者的不同。

──傳聞出自於美國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被討厭的勇氣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