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U023|索引如何成為高效率知識工作的關鍵?

「用一本沒有索引的書會很痛苦。」


「第一個網頁,其實就是內容索引。」


「當你用Google 搜尋,你並不是在搜尋網路,你是在搜尋Google對網路的索引。」


「索引是一個關於時間與知識之間關係的故事。


一方面你想快速查到你想要的資訊,


另一方面你想要知識能像是一塊一塊隨時能從書取出來。」


「索引,是資訊科學的基石。」


這段討論,節錄於 Dennis Duncan[1]於2022年2月15日出版的,


"Index, A History of the: A Bookish Adventure from Medieval Manuscripts to the Digital Age"[2],


啟發了我對「索引 Index」的思考。


由於台灣的書幾乎都沒有索引,我在台灣受教育的21的年頭,


對索引怎麼使用完全沒有概念。


而2017年到美國讀博士後,就有感覺到英文的書每一本都有索引,


但我也一直不知道該怎麼使用索引。


而後來研究「盧曼卡片盒筆記法 Luhmann Zettelkasten」,


發現台灣網路上各種教學都沒有強調「索引 Index」的概念,


但如果看英文原文對Zettelkasten的討論,


很大比重都是在討論盧曼的「索引 Index」的神奇之處。


這樣讓我累積了對「索引 Index」濃濃的好奇心。


Index 在牛津字典[3]的定義是:「書籍有提到的話題列表」,


或者「一盒有資訊的卡片」,


又或者是「包含每個電腦文件所在位置的列表」。


而我自己的定義,「索引 Index」是「索取資訊的引子」,


索引的功能是「讓你快速找到資訊的工具」。


根據這個定義,其實不管是 Obsidian,還是 ChatGPT,


甚至是朋友,同事或老闆,都可以是一種「資訊的索引」。


而當我們在做日常的紀錄,會生產一大堆的文件,


那就自然需要某個系統,來幫助我們要找這些文件時可以很快再找回來。


例如日記,就是一種索引系統,用日期串起每天發生的事情。


但用日期找回資訊,可能是最沒意思的方式了。


在Obsidian中還有很多方式可以找回資訊,


而建立好自己找回資訊的習慣,


是建築高效率知識工作環境的必備技術。


這樣一想,其實每日更新自己的思考在社交軟體,


也是一種很好的資訊儲存方式,


因為社交平台有很多方式幫自己找回資訊。


這個需要再進一步思考研究!


Reference

[1] https://www.ucl.ac.uk/english/people/academic-staff/dr-dennis-duncan

[2] https://www.amazon.com/Index-History-Adventure-Medieval-Manuscripts/dp/1324002549/ref=sr_1_1

[3] https://www.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index_1?q=index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