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所學習「教科書」時,徒勞無功的碩博士生都有這3個特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 收集過多相關書籍卻無法專心讀完一本:

- 這類學生常常分心,喜歡收集各種講同一主題的書籍,並花費大量時間去比較這些書之間的異同。但這樣做反而使他們無法專心深入地閱讀完一本書,導致知識的掌握變得片面和零散。

- 解決方法:專注於選擇一本優質的教科書,並深入閱讀和理解其內容,將精力集中在這本書上,以確保知識的完整性和連貫性。


2. 無法判斷教科書的品質:

- 很多學生在選擇教科書時,無法區分好壞書,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好的教科書應該是整本書寫得很薄但段落寫得很厚,段落中的每句話都緊密相關,整個段落滿足一致性和連貫性。壞的書則相反,書很厚但段落寫得很薄,內容零散缺乏連貫性。

- 解決方法:學生需要培養閱讀能力,學會從段落的一致性和連貫性來判斷教科書的好壞,選擇那些能夠提供深入和連貫知識的書籍。


3. 缺乏對中文教科書的辨別能力:

- 台灣的理工科教科書如果不是美國教科書的翻譯版,常常內容單薄,不是整本書都在解題,就是整本書都在講故事。這導致很多學生依賴這些質量不高的教科書,學習效果不佳。

- 解決方法:學生應該具備辨別哪些中文教科書品質夠好、哪些值得學習的能力。好的中文教科書應該能夠把段落寫得很厚,書寫得很薄。學生應該學會避開那些只能寫薄段落、內容淺薄的教科書。


你在研究所學習過程中還見過什麼其他錯誤?

avatar-img
532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4年7月21日,早上跟朱騏聊到許多創作者偷文章的現象, 引發了我們對小偷的深入思考,在此記錄一下。 「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 我想這句話你一定耳熟能詳,說明了創作或多或少都是在講就偷東西的藝術。 與朱騏的討論中,我們發現有一些「怪盜創作者」還是蠻不錯,
在現代學術研究中,閱讀大量文獻是一個必要且繁重的任務。然而,通過將學術閱讀流程標準化,能顯著提升效率,使閱讀變得更加有條理。最近,我實踐了兩個已經標準化的動作,每個動作都進行了50次以上的測試,效果顯著。 ▋動作一:將文獻內容轉為資訊塊 這個動作的目的是將閱讀材料中的重要內容轉換為小而具
1) 使用反思來推動行動: - 「思考,不是為了找到‘我是誰’,而是為了促進行動,並歸納反饋的經驗。」這句話摘錄自陳海賢老師的自我轉變50講課程,強調思考應該用來促進行動,並從中歸納出有價值的經驗。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可以定期進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行為和結果,從中找出哪些是有效的,哪些需要改
我在博士一二年級的時候,寫論文, 一直到投稿的那一週甚至是截止日期前幾個小時, 才把完整的論文寫出來。 這樣其實就缺乏收到指導教授意見的機會。 而隨著寫論文的經驗多, 開始學術合作的經驗也多, 我逐漸學會怎樣快速完成70分的工作, 然後收集Feedback後再進行迭代的工作方式。
1) 充分利用日本綜藝節目: - 鍛鍊日文聽力的其中一個最佳方式是觀看日本綜藝節目。我特別推薦《閒聊007》(しゃべくり007),這些節目不僅有趣,還能讓你在娛樂中提升聽力。當你不需要字幕就能聽懂搞笑藝人的梗時,你會發現N1聽力測驗變得簡單很多。這些綜藝節目通常涉及大量的口語對話,並且語速較
2012年,我21歲。 當時我是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沉迷於代數拓撲、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的學習。每天,我都在齊震宇教授的指導下探索代數拓撲,在王金龍教授的課堂上學習微分幾何,並在林惠雯教授的教導下鑽研李群與李代數。這些課程讓我沉浸在對宇宙物理的無限想像與探索中。 ▋台大
2024年7月21日,早上跟朱騏聊到許多創作者偷文章的現象, 引發了我們對小偷的深入思考,在此記錄一下。 「傑出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盜竊。」, 我想這句話你一定耳熟能詳,說明了創作或多或少都是在講就偷東西的藝術。 與朱騏的討論中,我們發現有一些「怪盜創作者」還是蠻不錯,
在現代學術研究中,閱讀大量文獻是一個必要且繁重的任務。然而,通過將學術閱讀流程標準化,能顯著提升效率,使閱讀變得更加有條理。最近,我實踐了兩個已經標準化的動作,每個動作都進行了50次以上的測試,效果顯著。 ▋動作一:將文獻內容轉為資訊塊 這個動作的目的是將閱讀材料中的重要內容轉換為小而具
1) 使用反思來推動行動: - 「思考,不是為了找到‘我是誰’,而是為了促進行動,並歸納反饋的經驗。」這句話摘錄自陳海賢老師的自我轉變50講課程,強調思考應該用來促進行動,並從中歸納出有價值的經驗。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可以定期進行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行為和結果,從中找出哪些是有效的,哪些需要改
我在博士一二年級的時候,寫論文, 一直到投稿的那一週甚至是截止日期前幾個小時, 才把完整的論文寫出來。 這樣其實就缺乏收到指導教授意見的機會。 而隨著寫論文的經驗多, 開始學術合作的經驗也多, 我逐漸學會怎樣快速完成70分的工作, 然後收集Feedback後再進行迭代的工作方式。
1) 充分利用日本綜藝節目: - 鍛鍊日文聽力的其中一個最佳方式是觀看日本綜藝節目。我特別推薦《閒聊007》(しゃべくり007),這些節目不僅有趣,還能讓你在娛樂中提升聽力。當你不需要字幕就能聽懂搞笑藝人的梗時,你會發現N1聽力測驗變得簡單很多。這些綜藝節目通常涉及大量的口語對話,並且語速較
2012年,我21歲。 當時我是一個普通的台灣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沉迷於代數拓撲、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的學習。每天,我都在齊震宇教授的指導下探索代數拓撲,在王金龍教授的課堂上學習微分幾何,並在林惠雯教授的教導下鑽研李群與李代數。這些課程讓我沉浸在對宇宙物理的無限想像與探索中。 ▋台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一次能理解的資訊是有限的,如果一次嘗試把所有內容都讀進去,很可能因為資訊太多或找不到重點很快就忘記了,導致花了時間卻真正吸收到任何東西。不如一開始先略讀,只要讀到能理解這個概念的必要內容就好,接著就去實踐書中提到的內容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有的人上課與學習是為了尋找同類並相互支持、增進彼此。 有的人上課則為了在課堂上與同類較勁以彰顯自己的優越。 參與共修學習是為了接觸自己眼界之外的人生百態、看見更多世間萬物風貌,以培養我們內在的謙遜與和善之心,而非增長桀驁不馴、不可一世的狂妄之心。 「我感覺上那些程度的課都在浪費時間跟錢...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Huang Jyun-Lin 發問: 󠀠 "" 󠀠 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選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 󠀠 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 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 以及,沒看完整本書
Thumbnail
你是否擔心自己讀得不夠? 擔心自己準備的書寫的不夠完整? 常常上網刷心得文,看有沒有還沒買的書? 這些都是資訊焦慮的典型症狀。 人擁有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如果時間都花在資訊的收集上,不但使我們更加焦慮,還會讓自己的認知負擔加重,進而降低專注力。 「專注力」是考生最
Thumbnail
常有人問我的書櫃何以長期爆滿,待讀清單總是有增無減? 回想過來,我自小學開始,還真從沒出現過閱讀空檔。(頂多是我拖延症發作,擱著不讀👀)有時聽到旁人說最近都找不到合意的書籍,我簡直無法想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一次能理解的資訊是有限的,如果一次嘗試把所有內容都讀進去,很可能因為資訊太多或找不到重點很快就忘記了,導致花了時間卻真正吸收到任何東西。不如一開始先略讀,只要讀到能理解這個概念的必要內容就好,接著就去實踐書中提到的內容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有的人上課與學習是為了尋找同類並相互支持、增進彼此。 有的人上課則為了在課堂上與同類較勁以彰顯自己的優越。 參與共修學習是為了接觸自己眼界之外的人生百態、看見更多世間萬物風貌,以培養我們內在的謙遜與和善之心,而非增長桀驁不馴、不可一世的狂妄之心。 「我感覺上那些程度的課都在浪費時間跟錢...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Huang Jyun-Lin 發問: 󠀠 "" 󠀠 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選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 󠀠 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 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 以及,沒看完整本書
Thumbnail
你是否擔心自己讀得不夠? 擔心自己準備的書寫的不夠完整? 常常上網刷心得文,看有沒有還沒買的書? 這些都是資訊焦慮的典型症狀。 人擁有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如果時間都花在資訊的收集上,不但使我們更加焦慮,還會讓自己的認知負擔加重,進而降低專注力。 「專注力」是考生最
Thumbnail
常有人問我的書櫃何以長期爆滿,待讀清單總是有增無減? 回想過來,我自小學開始,還真從沒出現過閱讀空檔。(頂多是我拖延症發作,擱著不讀👀)有時聽到旁人說最近都找不到合意的書籍,我簡直無法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