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年二三事:冰糖燉水梨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鄰居阿媽送我兩顆大大水梨。

我欣賞這樣的老人家,平淡詳和且友善。水梨是她拜土地公的其中貢品。阿媽生活簡樸,一個包子就能是她的一餐;但對於神明的信仰,是要奉獻上心中最尊貴的虔敬。

平日,我很少買水梨,只要我挑的,不甜、不脆、口感極差,總結就是難吃,更是未曾買過大號的水梨。


上個月中旬,我的喉嚨有如火在燒,在家做了快篩,一條線,沒事!看了耳鼻喉科,醫生說:症狀像是covid19,我之所以沒篩到,可能是病毒量還不夠,叮嚀我回家後可以繼續做快篩。

隔天快篩,兩條線,腦海也冒出兩條線,真的中獎,醫師鐵囗直斷,真是封神了!吃了一星期的藥,人是好了,就是有些虛,喉嚨敏感,容易咳嗽及鼻水倒流。

我想買個B群吃吃,增強抵抗力,此刻阿媽的水梨,來的正是時候,我閃過冰糖燉水梨這道食補,印象中有治咳嗽、潤肺的功效。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依照教學指示,橫切開水梨頭部,挖掉中間梨核,放入冰糖,蓋上水梨頭部,隔水加熱三十分鐘。

四十分鐘後打開鍋蓋,哇!水梨部分脱皮,不錯喝!水梨果肉也吃了,才發現,我沒有燉透,下一顆要燉久一點、冰糖多放些、果肉要挖開多一些,口感會更好,凡事都要經驗的積累!





吃著補著,想著冰糖燉水梨的滋味,就是鄰居阿媽本味-溫潤滋補。稍微介紹鄰居阿媽,就我有印象以來,就是一對母子,常常遇見阿媽和她的兒子一起散步,他們不太交談、總是安安靜靜。

我們家附近的土地公廟,就在馬路邊而且沒有腹地,經過時看得一目了然。

所以我推論,她和兒子應該是初一、十五都去土地公廟上香,是對依照農民曆過日子的母子,他們生活詳和寧靜,彷彿有道無形的結界,隔絶了世間的喧囂與匆忙,他們是如此的歲月靜好。

日子不是就該歲月靜好的繼續下去?


今年六月,有一鄰居告訴我:阿媽的兒子猝死。年初時,兒子心臟不舒服,入院做了心導管檢查,醫師表示狀況尚好,那知有天在家,突然倒地不起……人就走了!

太意外!前幾日才看見他們一起散步,他們還和我打招呼,母子揮手微笑,竟成絕響。

現在,很少看見阿媽,她出門多帶了拐杖,比較有安全感吧!看上去她依然平和,没有痛失兒子的衰慟。

有次聽到阿媽對鄰居的回答,她表示:「我很老了,他也有年紀,他走得快,不痛苦、不拖磨,很好走,我覺得很好,我希望自己的那一天,也是這樣走的。」

她平靜地講述她對兒子死亡的見解,說這話的當下,她依然溫潤平和,有如冰糖燉水梨的滋味。 ~全文完~






avatar-img
121會員
62內容數
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聆聽,我以這樣的方式生活著。 有時,他們願意說, 我就傾聽, 期許自己成為耹聽者。我期許自己把所理解的,寫成故事。如果你們在當中有所感動,我會很開心。 如果沒有,就算了!因為,在那麼多的文章中,偶然的相見,就是有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目睹一名嬰兒因頸椎缺陷接受矯正治療,想起過往自己因走路外八被同學取笑的經驗。父親以「缼陷美」的理論給予作者信心,讓她不再在意別人的指指點點。同時也強調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天使投資人系列共四篇,講述一對堂姊妹美慧、曉月彼此扶持的創業故事。第四篇主要講述美慧的心路歷程以及她的人生抉擇,同時講述曉月對經濟發展、企業經營者的想法。
天使投資人系列共四篇,講述一對堂姊妹美慧、曉月彼此扶持的創業故事。第三篇主要講述了美慧、曉月關係的轉變,以及公司內股份轉讓和遷址等議題。
天使投資人系列共四篇,講述一對堂姊妹美慧、曉月彼此扶持的創業故事。第二篇主要講述“美日”團膳的創建歷程、經營困境、成長和家庭糾紛等方面的故事。
天使投資人系列共四篇,講述一對堂姊妹美慧、曉月彼此扶持的創業故事。第一篇主要講述美慧的創業動機,以及曉月與美慧的成長背景,也提及了2000年初台灣的經濟樣貌。
故事發生於2008年至2024年。作者對於鄰居的觀察與對話,描述了鄰居與狗狗恭喜以及貓貓 Lydia的互動,是關於愛與失去的故事,也描述現代人鄰里關係的淡漠。
作者目睹一名嬰兒因頸椎缺陷接受矯正治療,想起過往自己因走路外八被同學取笑的經驗。父親以「缼陷美」的理論給予作者信心,讓她不再在意別人的指指點點。同時也強調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天使投資人系列共四篇,講述一對堂姊妹美慧、曉月彼此扶持的創業故事。第四篇主要講述美慧的心路歷程以及她的人生抉擇,同時講述曉月對經濟發展、企業經營者的想法。
天使投資人系列共四篇,講述一對堂姊妹美慧、曉月彼此扶持的創業故事。第三篇主要講述了美慧、曉月關係的轉變,以及公司內股份轉讓和遷址等議題。
天使投資人系列共四篇,講述一對堂姊妹美慧、曉月彼此扶持的創業故事。第二篇主要講述“美日”團膳的創建歷程、經營困境、成長和家庭糾紛等方面的故事。
天使投資人系列共四篇,講述一對堂姊妹美慧、曉月彼此扶持的創業故事。第一篇主要講述美慧的創業動機,以及曉月與美慧的成長背景,也提及了2000年初台灣的經濟樣貌。
故事發生於2008年至2024年。作者對於鄰居的觀察與對話,描述了鄰居與狗狗恭喜以及貓貓 Lydia的互動,是關於愛與失去的故事,也描述現代人鄰里關係的淡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種植水果 我的故鄉位於東西橫貫公路的西邊,那裡的人們常常會爬到梨山的山頂去種植各式各樣的水果。無論是水蜜桃、蘋果還是梨子,每一樣都充滿了自然的甘甜與新鮮。每年到了豐收的季節,我們的家裡就會堆滿各種水果,而其中,蘋果的釀酒過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只能待在家裡 我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年紀小
Thumbnail
外婆一直喝不慣用奶油炒麵粉做基底的西式玉米濃湯,她習慣用小康寧鍋裝上六分滿的水,先加入一罐玉米粒與一罐玉米醬罐頭,讓水漲到八分滿,然後再開火咕嘟嘟的煮沸它,等玉米粒們在鍋裡隨著滾水泡泡上下彈跳時,倒入已經調好的太白粉水勾芡,讓玉米粒們在有點稠稠的湯汁裡飄搖時,再徐徐加入蛋液.........
Thumbnail
因緣際會之下,這幾天收到善心人士贊助的水果—酪梨2顆,感謝善心人士慷慨分享,讓本桑有機會一睹酪梨的神秘面紗。老實說,從來沒有買過和吃過酪梨,這初體驗。早有耳聞身邊的親朋好友,說酪梨有多好吃多好喝,但就是沒有想接近它的念頭,可能也是很少見的關係。
Thumbnail
每當酪梨上市季節,我總是笑咪咪地提著菜籃穿梭在市場內尋覓它的芳蹤。跟我一樣的同好不少,不信上網問問,立刻引來一堆酪梨吃法及保存的貼文。 愛怎麼吃都行 這也難怪,除了熱量高一些以外,酪梨真是健康營養、吃法百搭、甜鹹皆宜,而且還具國際名模之姿,各國料理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真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Thumbnail
這首關於榴槤的新詩描述了外婆的愛與榴槤的味道,以及作者對水果的情感和回憶。詩中通過外婆和榴槤的情形,詳細描述了作者的情感和回憶。
#阿嬤的手路菜 每次去看阿嬤,都會帶東西給她吃,除了疫情期間。通常都是水果餅乾,或她愛吃的糕點甜湯,如果擔心糕點或餅乾太乾,通常會再買一杯飲料給她配,因為她喝飲料很快,我們常戲稱阿嬤是 #飲料殺手😂 其實失智前還沒有這個症狀,她不是太愛飲料的人,甚至有時候簡單的白飯菜餔配熱水阿嬤就可
Thumbnail
  我家的日常吃食總是一陣流行過一陣的,這幾乎取決於我媽的喜好,她是個用情不專的婦女,對食物總抱有心血來潮的狂熱,淘汰外食餐廳的速度比發現「這家不錯」的速度還來得迅猛;她更能欽點某道食材或料理,榮登當季度的常駐嘉賓,例如泰式鮮蝦冬粉煲(整個冬季)、桶裝冰淇淋(半年),以及花生芽(久遠不可考)。 
Thumbnail
天冷的時候,我喜歡煮酒釀湯圓,一鍋水燒開下芝麻與花生湯圓,另一鍋挖幾杓酒釀,加些水,緩緩攪拌,擺點冰糖,差不多時,加蛋花輕輕拌勻,然後關火放置一下。煮好的芝麻、花生湯圓撈起放置碗中,淋上酒釀蛋花,小口小口品嘗酸甜酒釀入口的香氣,融合流出的芝麻餡、花生餡,母女三人一起吃,是幸福的味道。 最近讀了一本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回到高坑的家鄉,懷念阿嬤並分享家鄉美好回憶的文章。
Thumbnail
種植水果 我的故鄉位於東西橫貫公路的西邊,那裡的人們常常會爬到梨山的山頂去種植各式各樣的水果。無論是水蜜桃、蘋果還是梨子,每一樣都充滿了自然的甘甜與新鮮。每年到了豐收的季節,我們的家裡就會堆滿各種水果,而其中,蘋果的釀酒過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只能待在家裡 我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年紀小
Thumbnail
外婆一直喝不慣用奶油炒麵粉做基底的西式玉米濃湯,她習慣用小康寧鍋裝上六分滿的水,先加入一罐玉米粒與一罐玉米醬罐頭,讓水漲到八分滿,然後再開火咕嘟嘟的煮沸它,等玉米粒們在鍋裡隨著滾水泡泡上下彈跳時,倒入已經調好的太白粉水勾芡,讓玉米粒們在有點稠稠的湯汁裡飄搖時,再徐徐加入蛋液.........
Thumbnail
因緣際會之下,這幾天收到善心人士贊助的水果—酪梨2顆,感謝善心人士慷慨分享,讓本桑有機會一睹酪梨的神秘面紗。老實說,從來沒有買過和吃過酪梨,這初體驗。早有耳聞身邊的親朋好友,說酪梨有多好吃多好喝,但就是沒有想接近它的念頭,可能也是很少見的關係。
Thumbnail
每當酪梨上市季節,我總是笑咪咪地提著菜籃穿梭在市場內尋覓它的芳蹤。跟我一樣的同好不少,不信上網問問,立刻引來一堆酪梨吃法及保存的貼文。 愛怎麼吃都行 這也難怪,除了熱量高一些以外,酪梨真是健康營養、吃法百搭、甜鹹皆宜,而且還具國際名模之姿,各國料理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真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Thumbnail
這首關於榴槤的新詩描述了外婆的愛與榴槤的味道,以及作者對水果的情感和回憶。詩中通過外婆和榴槤的情形,詳細描述了作者的情感和回憶。
#阿嬤的手路菜 每次去看阿嬤,都會帶東西給她吃,除了疫情期間。通常都是水果餅乾,或她愛吃的糕點甜湯,如果擔心糕點或餅乾太乾,通常會再買一杯飲料給她配,因為她喝飲料很快,我們常戲稱阿嬤是 #飲料殺手😂 其實失智前還沒有這個症狀,她不是太愛飲料的人,甚至有時候簡單的白飯菜餔配熱水阿嬤就可
Thumbnail
  我家的日常吃食總是一陣流行過一陣的,這幾乎取決於我媽的喜好,她是個用情不專的婦女,對食物總抱有心血來潮的狂熱,淘汰外食餐廳的速度比發現「這家不錯」的速度還來得迅猛;她更能欽點某道食材或料理,榮登當季度的常駐嘉賓,例如泰式鮮蝦冬粉煲(整個冬季)、桶裝冰淇淋(半年),以及花生芽(久遠不可考)。 
Thumbnail
天冷的時候,我喜歡煮酒釀湯圓,一鍋水燒開下芝麻與花生湯圓,另一鍋挖幾杓酒釀,加些水,緩緩攪拌,擺點冰糖,差不多時,加蛋花輕輕拌勻,然後關火放置一下。煮好的芝麻、花生湯圓撈起放置碗中,淋上酒釀蛋花,小口小口品嘗酸甜酒釀入口的香氣,融合流出的芝麻餡、花生餡,母女三人一起吃,是幸福的味道。 最近讀了一本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回到高坑的家鄉,懷念阿嬤並分享家鄉美好回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