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輕輕的一句話,他卻走入深淵- 他花一輩子時間尋找一句肯定

大人常常用「送我好不好」來試探小孩懂不懂分享,通常小孩只會更抗拒分享,反而會因為大人自以為的分享試探玩笑進而冒出強烈的不安全感,於是想要將手中的東西握得更緊。

那種當問完好不好,實際只希望聽到「好」的問題根本是名為分享實則剝奪所有權的強迫行為。

「我只買給你吃喔,不要跟姊姊說,記得保守秘密,還有呀,你要乖乖的。」父母因為想要安撫其中一個小孩,微笑說著。

小孩無從選擇,常常沒得選,只能被迫接受。

小孩常常因為父母無心的話語而受傷一輩子,不被重視的情感成為埋藏幾十年心底的情緒地雷。


她說:「人生就是無止盡的比較」

她是圓圓,一位想證明自己比別人都好的阿姨。

圓圓自小到大想不斷證明自己,所唸的學校、戀愛對象、結婚排場、工作職位、多早生小孩、接著是小孩成績、就讀哪間學校......請等等,好像開始複製,進入另一次的循環,沒錯,這是一個無止盡的迴圈。

「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地戰鬥,所謂的戰鬥就是比較,你不知道嗎?有比較才能顯現價值,大家才會認同你,被認同才有價值。」


圓圓不假思索說著。她已是耳順之年,依舊在比較的汪洋裏頭載浮載沉。後來明白因為她從小沒被父母疼愛,即使考上第一志願,可是因為不是兒子卻被忽略。

圓圓的傷口到現在仍然沒被填補,他只能從和兄弟姊妹比較找尋些許的自我價值,以及虛無縹緲的認同感。

她很優秀,所以父母不認為需要多花時間照顧她,「你很獨立,都能把生活各方面都照顧好,你比姊姊成熟很多,不用我們操心,當然也不用多花時間關心。」這是他最常得到的回應。「你是姊姊,要讓弟弟,不要跟他爭。」

圓圓說,爸爸顧姊姊,媽媽偏愛弟弟,他被夾在中間,永遠都是被忽略那一個,就連鄰居親戚都這樣認為。

「你媽媽說姊姊比較漂亮、討喜,哎呀,我怎麼跟你說這個,你要當作沒聽到喔。」隔壁蔡媽媽的無心之言。

其實圓圓從來都不想競爭,他只是希望爸爸媽媽多跟他說話,那份獨立是因為不想讓他們擔心,那份成熟是要讓他們覺得自己夠好,好到可以換來一句稱讚。



被愛與不被愛,都一樣難受

或許你我心裡頭都曾有不被父母疼愛的感覺,就像圓圓一樣,後來長大一些後即使明白那應該是無心話語,但偏偏不是可以輕易撫平的痛。

看似平淡無奇的傷口不時泛著細細血絲,心中從未填補的缺口如蜘蛛網似的,一圈又一圈,從未癒合的傷口隱隱作痛,原來它的名字是童年傷口


父母對哪位孩子比較好、明顯偏愛等等主觀性的種子默默種下,無論是被疼愛或不被重視的,都一樣難受。

被說疼愛的人會有些迷惘,思考著是因為某某因素才被喜歡嗎?是身為長子(女)?是因為可愛?還是只是一個安慰性話語?這都是一個打不開的結。



而不被愛的人的心裡滿滿失落,更可能是堆積了層層疊疊的埋怨、委屈、疑惑,縱使時間延展,他想補足缺口,補足從未獲得的情感缺失,於是窮其一生追尋認同感。 


小孩心思既單純又敏感,他們需要父母完整的愛,或者不帶偏心的愛。孩子們的感受心直接又強烈,很多事、許多人看在眼裡,心中都有個輪廓。

不該是被比較的機器,不該是滿足期望的工具,最不該是親子關係平衡的籌碼。


故事的圓圓用盡一輩子的努力想換取一句肯定,驀然回首,這份抱著數十年的認同渴望,卻已然束縛他一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追求人生自由的人生實驗室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