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比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一篇意識流的文章。滿文喃喃自語。其實我只是想記錄我的思緒。

今天在一篇文章看見一位臉友提到他從小透過比較感覺到自己的價值,一旦比較是輸的那一方,就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存在感,沒有價值的一方。終其一生,他的人生就是在對抗自己的自我價值感。縱使在女兒面前,也是會覺得媽媽比較好,還是爸爸比較好?

看完心裡很問號,但看了覺得很感慨,雖然比較是從小就會產生的一種行為,但對於透過比較產生自身的價值或者透過某件事情證明自己的能力還是覺得這是不夠自信的行為。

但是透過別人的獨白,我才可以理解原來另一個人受限在這樣的情境裡。同理對方進行比較,源自於內心的不安。

我一直認為我的價值不是因為我賺了多少錢,我擁有什麼樣的頭銜,我無論成功或者失敗,我都還是我自己。無論過得好與不好,都是我的人生,成功讓我學習平視別人,失敗讓我學習如何平視自己。但當多數的人都樂於與他人比較的時候,其實也會讓我心裡的信念動搖。

最後就是,如果人格是種量表,我覺得心細的人跟粗心的人就是在對應的兩個端點,高敏感度的人跟低敏感度的人也是。就像有的人可能連怎麼得罪人都不知道,而另一種人因高敏感度總是天天飽受他人干擾的痛苦。(事實上或許大多數人的存在也許對他就是種困擾)。我想就像人類圖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構造,高敏感度的人是一種構造,他可能在執行許多細節上可以比別人容易上手,但是在判斷事情的時候,因為過多的因素的考量,導致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思考。

我提到量表議題,是因為我認為人沒有所謂哪個比較好,取決於你面對的狀況,面對的人,你的心態。你不擅長A但或許你擅長B,但你並不會因為你不擅長A,你就輸給擅長A的人。

就像良性比較,或許因此不斷進步。但是過度的比較,可能會導致痛苦不堪。

誰又真的能夠完全贏得了誰呢?

那天在火車上,看見綠悠悠的稻田,我突然想起我大學的好朋友L,L說只要對方有一點她不擅長的事情上,贏過她,她就會崇拜他,但我大學的時候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如果對方只有在贏過我擅長的事情上,同樣又擅長我不擅長的事情,我才會崇拜他。如果對方只是在我不擅長的地方贏過我,但是在我擅長的地方輸過我,那就是我們之間擅長的事情不同而已。

但如今,我認為當時的我的說法過於好勝。

如果別人擁有的長處是我沒有的,我應該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unge
69會員
404內容數
小小樹洞,我的生活。
Lounge的其他內容
2024/03/04
前言 訂閱的最後一天,最終在netflix發現了一部我喜歡的片《#靈魂候選人》,這部片是一位日裔巴西新銳導演所拍攝的,劇情難免聯想起兩部片,一部是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國》,另一部則是《靈魂急轉彎》,劇情講述一位面試官威爾Will,終日在一間房子裡記錄電視裡的靈魂的人生,而每一天都有五位面試者前來
Thumbnail
2024/03/04
前言 訂閱的最後一天,最終在netflix發現了一部我喜歡的片《#靈魂候選人》,這部片是一位日裔巴西新銳導演所拍攝的,劇情難免聯想起兩部片,一部是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國》,另一部則是《靈魂急轉彎》,劇情講述一位面試官威爾Will,終日在一間房子裡記錄電視裡的靈魂的人生,而每一天都有五位面試者前來
Thumbnail
2024/02/14
「只要有一個人,一個人就好,磁場就會完全不同。」
Thumbnail
2024/02/14
「只要有一個人,一個人就好,磁場就會完全不同。」
Thumbnail
2024/02/05
一早睡醒,突然腦袋多出了幾句話。
Thumbnail
2024/02/05
一早睡醒,突然腦袋多出了幾句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活在《比較》裡,跟兄弟姐妹們比誰優秀、誰受寵、誰有機會分到最多的遺產; 跟同學比誰優秀、誰受歡迎、誰家裡最有錢; 跟朋友比、比誰的另一半優秀、比誰混得好、比誰有機會提早財富自由; 跟同事比誰優秀、誰薪資比較高、誰有機會往上升職加薪; 跟同業比誰賺得多、誰的市場占比高……
Thumbnail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活在《比較》裡,跟兄弟姐妹們比誰優秀、誰受寵、誰有機會分到最多的遺產; 跟同學比誰優秀、誰受歡迎、誰家裡最有錢; 跟朋友比、比誰的另一半優秀、比誰混得好、比誰有機會提早財富自由; 跟同事比誰優秀、誰薪資比較高、誰有機會往上升職加薪; 跟同業比誰賺得多、誰的市場占比高……
Thumbnail
「被比下去的話很丟臉呀!而且我們家族人口數又多,逢年過節根本就像展示會。」帶點怒氣的是若曦。「我們這個家族,不只是兄弟姊妹互相比評,還有比小孩。小孩除了要跟手足比較,還要跟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比。」 永遠都有比較對象,我總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爸媽才會這樣嫌我。」簡單地說,我就是在『比較中』長大。
Thumbnail
「被比下去的話很丟臉呀!而且我們家族人口數又多,逢年過節根本就像展示會。」帶點怒氣的是若曦。「我們這個家族,不只是兄弟姊妹互相比評,還有比小孩。小孩除了要跟手足比較,還要跟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比。」 永遠都有比較對象,我總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爸媽才會這樣嫌我。」簡單地說,我就是在『比較中』長大。
Thumbnail
「比較」是為了做出分析與方便管理,但人其實不喜歡被比較。問題不是比較本身,而是比較後帶給人貶低指責的感受。比較或許在「事的層次」方便管理,但在「人的層次」卻是負面傷害。 明明我們自己從小也不喜歡被父母、師長、親友拿來跟兄弟姊妹、親戚、同學、同事比較,長大後卻沒有覺察自己養成了「比較」的習性,開
Thumbnail
「比較」是為了做出分析與方便管理,但人其實不喜歡被比較。問題不是比較本身,而是比較後帶給人貶低指責的感受。比較或許在「事的層次」方便管理,但在「人的層次」卻是負面傷害。 明明我們自己從小也不喜歡被父母、師長、親友拿來跟兄弟姊妹、親戚、同學、同事比較,長大後卻沒有覺察自己養成了「比較」的習性,開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無止境的比較之中。從個人成就到社會地位,我們不斷地用他人的生活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個人成就:自我評價的陷阱 我們常問自己:我是否有特殊的才能?我是否做得比別人好?這些問題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質疑。
Thumbnail
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無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被某種無形的壓力所驅使,去追求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更多的讚賞和認可。這種比較有時會帶來動力,但更多時候,卻會讓我們感到自卑和不安。 學會接受自己
Thumbnail
競爭激烈的世界裡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我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相比。無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被某種無形的壓力所驅使,去追求更高的成就、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是更多的讚賞和認可。這種比較有時會帶來動力,但更多時候,卻會讓我們感到自卑和不安。 學會接受自己
Thumbnail
不安全感的人從小可能經歷大量被比較,不論比贏比輸,不斷地遭遇比較的經歷。如果比較中,又經常被視為較差的、較不好的、較弱的,無論是自身的容貌、外表、智力表現,又或是家庭環境的優渥、富裕或是社經地位,當個體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無論主動或被動的比較),常覺得矮人一等、不如人、輸人了…以致有自己被瞧不起...
Thumbnail
不安全感的人從小可能經歷大量被比較,不論比贏比輸,不斷地遭遇比較的經歷。如果比較中,又經常被視為較差的、較不好的、較弱的,無論是自身的容貌、外表、智力表現,又或是家庭環境的優渥、富裕或是社經地位,當個體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無論主動或被動的比較),常覺得矮人一等、不如人、輸人了…以致有自己被瞧不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