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比較

2023/09/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一篇意識流的文章。滿文喃喃自語。其實我只是想記錄我的思緒。

今天在一篇文章看見一位臉友提到他從小透過比較感覺到自己的價值,一旦比較是輸的那一方,就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存在感,沒有價值的一方。終其一生,他的人生就是在對抗自己的自我價值感。縱使在女兒面前,也是會覺得媽媽比較好,還是爸爸比較好?

看完心裡很問號,但看了覺得很感慨,雖然比較是從小就會產生的一種行為,但對於透過比較產生自身的價值或者透過某件事情證明自己的能力還是覺得這是不夠自信的行為。

但是透過別人的獨白,我才可以理解原來另一個人受限在這樣的情境裡。同理對方進行比較,源自於內心的不安。

我一直認為我的價值不是因為我賺了多少錢,我擁有什麼樣的頭銜,我無論成功或者失敗,我都還是我自己。無論過得好與不好,都是我的人生,成功讓我學習平視別人,失敗讓我學習如何平視自己。但當多數的人都樂於與他人比較的時候,其實也會讓我心裡的信念動搖。

最後就是,如果人格是種量表,我覺得心細的人跟粗心的人就是在對應的兩個端點,高敏感度的人跟低敏感度的人也是。就像有的人可能連怎麼得罪人都不知道,而另一種人因高敏感度總是天天飽受他人干擾的痛苦。(事實上或許大多數人的存在也許對他就是種困擾)。我想就像人類圖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構造,高敏感度的人是一種構造,他可能在執行許多細節上可以比別人容易上手,但是在判斷事情的時候,因為過多的因素的考量,導致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思考。

我提到量表議題,是因為我認為人沒有所謂哪個比較好,取決於你面對的狀況,面對的人,你的心態。你不擅長A但或許你擅長B,但你並不會因為你不擅長A,你就輸給擅長A的人。

就像良性比較,或許因此不斷進步。但是過度的比較,可能會導致痛苦不堪。

誰又真的能夠完全贏得了誰呢?

那天在火車上,看見綠悠悠的稻田,我突然想起我大學的好朋友L,L說只要對方有一點她不擅長的事情上,贏過她,她就會崇拜他,但我大學的時候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如果對方只有在贏過我擅長的事情上,同樣又擅長我不擅長的事情,我才會崇拜他。如果對方只是在我不擅長的地方贏過我,但是在我擅長的地方輸過我,那就是我們之間擅長的事情不同而已。

但如今,我認為當時的我的說法過於好勝。

如果別人擁有的長處是我沒有的,我應該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


65會員
318內容數
小小樹洞,我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