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家",多少都會抱有幻想或"期待",
當幻想破滅、期待不如預期中的樣子,
這個家就會像是牢籠一樣,是種束縛,
被所謂"家的責任"綑綁了一輩子。
出生的順序決定了在這個家"擔任的職責?"
年紀小就什麼都不懂?
"被自動化認為"他最小,知道的最少,因此不了解,
年紀最小的孩子,無論幾歲永遠都因為排行最小而"被冠上"什麼都不會...
長子、長女被迫承擔一些"原本就不屬於"他們的責任,
老么卻"被迫遵從"這個家的一切"而不得發表"自己的意見,
所有年幼子女的單純童年,背負了許多"源自於父母親該承擔的義務責任",
孩子成長過程裡的委屈,自然而然被視為"理所當然?"
理所當然..要為這個家付出全部,而失去自我。
然後用簡單的一句:
"我為了這個家賺錢很辛苦,就不能體諒一下嗎?"
這一句"體諒",成為了孩子腦中的"自動裝置",
不知不覺讓孩子認為"自己的犧牲是應該的"。
父母幫孩子二十年,孩子卻承擔父母一輩子?
父母親會說:我為了這個家付出這麼多,就不能幫忙一下嗎?
這些話感覺起來有許多情緒存在..
也無意間形成一種"情緒勒索"。
然而這個幫忙是無窮無盡的,小至家裡瑣事,大至"人生決定權",
甚至還會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能力越來越卓越,
然後不停地向孩子伸手討要,
討要孩子的孝親費、討要孩子的關心、
討要生活一切事物都應該要由孩子來幫忙,
甚至開始要求孩子要按照父母的期望活出人生,
"彷彿沒有做到讓父母親滿意,就是不孝子",
父母親幾乎成為了一位毫無行為能力的人,
但卻"不斷伸手控制著"這個家的操作,
然後讓孩子背負著沉重的責任,直至父母這一生結束,才有可能停止。
父母親的忙碌有很多時候是為自己開脫的一種說法,
"我每天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沒空顧慮到孩子是很正常的事,要孩子習慣。"
其實父母親很多時候是無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甚至害怕承擔過多的責任,
也許他們還在人生摸索的階段就成為了父母親,
也許他們都還沒準備好承擔生命的責任,就成為了一個家的"方向盤",
開始主導這個家的一切大小事,
然後需要一些自己的時間、喘息的空間,
於是為了讓這個家得以生存,而開始"失去自我",
甚至覺得自己總是為這個家"犧牲一切、委屈、付出",
但...
並沒有人要求父母用"委屈自己"的方式為這個家付出,
只是為家庭而犧牲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被傳承下來,
卻忘了"自己"其實是有能力改變、可以做選擇的。
需要人照顧、體諒、關心,需要感受到"愛與被愛"的感覺,
當父母親的人生失衡的時候,
他們會容易忘記自己的職責,而容易沉浸在"自我的情緒裡",
逐漸逃避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物,開始抗拒學習。
害怕失去"自我價值",
害怕讓孩子看見自己懦弱無能的狀態,
也會無法承認自己的脆弱,
更沒有勇氣承受"不如預期中的家",
但卻忘了...自己其實"可以向孩子坦誠相待",
也可以誠實的面對自己、面對家人,
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讓人知道,就一定能有"被理解的機會"。
父母親"以自己的角度"為子女著想,不見得就是最適合子女的,
子女以個人角度去體諒父母,也不一定能符合父母的期望,
各自抱有幻想、有期待,但事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就會感到氣餒、委屈、有情緒,便想將其控制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
一個家,何苦為難彼此、折磨自己?
最初一個"家的核心",就是由父母開始的,
父母親應該要"成為這個家的"方向盤,
"而不是"把方向盤丟給子女,
子女也應該給父母機會,"歸還"屬於父母親的職責,
一個家,各自的角色都有存在的意義,
但最重要的角色意義,在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