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減脂日記#5 飲食控制


原來飲食才是體重控制的最大貢獻來源! Ugh為什麼我的朋友跟我說是運動!


看了好幾篇文章都這麼說,連營養師也是這麼建議。先從飲食開始,避開嚴重的熱量危險食物。


好吧,既然一切也已經回不了頭,現在開始研究飲食如何控制吧。

雖然自己不喝手搖飲、但偶爾還是會吃零食。儘管零食通常也都會避開精緻醣類像蛋糕或是酥餅皮類的,但鹹的點心像是米果、洋芋片還是會隨時準備在房間裡。


還有泡麵! 特別是都在晚上九點之後才吃,這時間點吃東西也真的很母湯!






我還是運用同樣的邏輯,量化一切讓事情成效可以更容易追蹤。


訂購包含有體酯防量測的體重計、3000g以下量測食物重量的小磅秤、使用保鮮盒代替一次性塑膠容器、使用容量固定明確的容器喝水並記錄每天的ml數、自己建立表格追蹤我每天吃了多少東西,每樣食物的熱量與蛋白質又各是多少(這個有專門的app可以提供這個功能,只是我喜歡自己手動紀錄跟繪製圖表看趨勢跟變化,讓過程更有感)。


為什麼紀錄熱量與蛋白質呢? 因為這兩者都可以確保我不會處於飢餓狀態。

很多概念不完全的文章或是短影片會告訴你只要控制熱量,但如果真的這樣執行起來會發現還是很容易餓。飢餓感是這些人不會告訴你的另外一個要注意的重點。而適當的攝取蛋白質會讓你不容易飢餓。

畢竟如果為了強調熱量卻長期都處於肚子餓的狀態,會有幾個問題: 第一這個方式不會長久、第二是這個會造成其他的腸胃問題(例如: 胃酸逆流等)。


顯然這是件必須要長久堅持下去的習慣,如果無法讓自己堅持下很快體重就會反彈,最終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實行運動與飲食控制的過程讓我體會到,這一切都是一種生活習慣。所做的這些努力與改變其實都是為了要有紀律地維持健康的方式。


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態度。


當開始每天都落實執行,變成習慣後,自己會很興奮的想要知道這周有沒有進步。每天都把data紀錄在表格後跳出來的趨勢圖、偶爾會看見熱量高峰也漸漸的可以接受自己有彈性;最重要的是,他變成我日常的一部分,變成我每天都要完成、而且是很期待的事情。






開始秤重食物後,就像是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大陸。


過去從不曾注意過食物的熱量以及營養標示,到現在吃進什麼東西都非常興勤的紀錄確實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改變。

以前從來不知道原來香蕉可以如此有飽足感、也從來不曾想過要如何將早餐吃的健康又不會太早產生飢餓感;

更不會去注意自己每天的飲食中蛋白質是不是足夠。開始記錄之後發現自己蛋白質攝取嚴重不足,這或許可以解開我從大學時期開始掉髮的真正原因;

當開始注意自己熱量與蛋白質攝取的同時,也開始了注意其他的營養成分;例如碳水化合物、鈉含量、膳食纖維含量等等。

發現要在各方面都達到每天成人建議的攝取量真的是個挑戰。特別是現在生活步調快速的環境下,要取得生活上的這些平衡真的是需要學習與時間去調整的。


(註: 我本身居住的地方沒有廚房跟冰箱,所以這兩項限制也大幅的限縮了我的飲食方式與項目。但同時我相信這是很多台灣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單身沒有家庭的規律上班族許多人是這樣的處境。)


就好像你正在玩一個遊戲,其任務是需要達到目的地,而這路上有各種限制讓你不能很直覺的抵達終點。不過同時身邊也有很多其他的資源可以利用,端看你要怎麼靈活的運用這些手邊有的幫助。


畢竟最後的贏家還是自己,因為你的身體、你的健康,都是你的責任。





Moment of truth!


從飲食開始有紀律的調整跟規劃開始,體重下降的速度比只有運動的時期快多了。在只有運動的時期,除了達到規律運動的時間較長之外,成效也真的不如飲食控制雙管齊下的有效。

以平均來看,我的運動使我平均一個月體重下降0.78kg;但在運動加上飲食控制後,一個月體重平均下降1.35kg。


這中間一個月就差了0.57kg,可謂人說的事半功倍啊! (笑)(是嗎) 我的意思是,速度快了兩倍啦!


所以我想,從親身的實驗告訴我,想要控制體重,先從飲食控制開始可以更快看到成效!




To be continue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