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在上哲學課,否則我們不會對「世界」產生懷疑,我們對現實的認知是在於利用現實,所以常常聽到——「能吃嗎?」這樣的質疑。不過即使是關於「吃」確實還有談哲學的空間。你吃過「神秘果」嗎?
這是一種原生於西非的小型灌木,這種植物最引人注目的特性是吃下它的紅果實後,會暫時改變對「酸」的味覺感受,使味道變甜。為什麼特別提神秘果?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懷疑現實的經驗。大約是小學三年級時,我從長輩那偶然嘗到神秘果,我當時怕自己舔的不是一顆「真正的檸檬」!
那時的對話細節記不得了,可是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那種「驚奇」。這個事件鬆動了我對「事物」的固有看法。而這種再次體驗世界的驚奇,正是本書開篇重點提到的。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1991年出版的一本西方哲學史小說。這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西方哲學與重要思想,並透過一個可愛故事將這些哲學概念串聯起來,使哲學與我們更加親近。
這本漫畫繼承了故事。講述一個14歲的女孩蘇菲(Sophie Amundsen)在某一天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裡只有一句話:「你是誰?」接著,她開始收到一連串的哲思課程,從古希臘哲學家到現代哲學家,內容涵蓋整個西方哲學史。
「蘇菲是誰?」—— 這樣的自我問題,不僅故事裡的蘇菲想弄清楚,故事外的讀者也想知道。希臘語中 "Sophie" 意為智慧,而哲學是"philo-sophy",這本書是蘇菲從發現自我到發展自我的過程,也是各位「愛智者」的故事。
這可愛故事一開始展示蘇菲與好友人生第一場抗議遊行。公民參與的背景襯著往後要開始的古希臘哲學活動,是相當棒的展開。人總是活在結構(社會環境)裡,此段讀者除了期待後續女孩的人格發展,還思考著女孩遊行的本意是向外展示,或往內找尋自我?
我們無法知道外部世界的一切所能、所感。只能知道自己的意見,猶如在玻璃後去觀念和經驗。「我的好吃感受」與「真正的美味」究竟怎麼符合融貫?思考這些時,我們親密的世界突然生疏了,日常行為仍支撐日常生活,但一切慢了下來。
「外部世界不如預期」使我們往內反思——是不是「我」故障了?
反思,這是把有名的雙刃劍。無論思想、經驗都無法企及這種生活暫時「變鈍」的空洞。丹麥哲學家齊克果以激情錘煉自我;幾位德國哲學家以意志磨利;俄羅斯小說家費奧多爾·杜斯妥也夫斯基則用匱乏使他筆下的無常之人開鋒見血;柏拉圖以來許多哲學家則以理性作為刀鞘。
隨故事進展,蘇菲學習到許多哲學知識,還逐漸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可能並不如她所想像的那麼真實,最終故事發展成一場哲學與現實的思辨之旅。《蘇菲的世界知識漫畫》把內容留給孩子,而後設框架給大人。
這本書不僅是青少年讀物,也是許多成人喜愛的哲學入門經典,因為它生動有趣的形式結合經典的「大問題」:如存在的意義、自由意志與宿命、知識的本質等。我特別喜歡德默克利特以樂高形象出現的視覺橋段。仔細想,樂高是孩子熟悉的事物,他們不在意每個T形積木是否真的是同一塊,卻能以有限的元素排列千變萬化的「同分異構物」。
人類是否千萬「A-C-G-T」( 四核苷酸化學縮寫 )排列的積木整體?從希伯來的魔像文化至波赫士《巴別塔圖書館》到這幾格的濃縮意味,都很深,很遠。
談起趣味與孩子的驚奇,作者賈德曾是老師,這經歷讓他想將思想史介紹給年輕讀者。而漫畫的形式,無疑更活潑趣味,更貼近賈德寫作《蘇菲的世界》的初衷。他寫作這本小說的時候,當時社會還充斥——「小孩子讀哲學太早了」的社會風氣,因此他將此書獻給所有「未習慣」世界的小哲學家們。
漫畫與小說不同之處在於利用漫畫特有的視線引導與分鏡形式,更能做到主角動作與所處圖景的拼貼。如字句拆解與再排版應用,做到形式與內容的密切相關(這與編輯、譯者的用心密不可分)
「驚奇感是最重要的哲學特質。」
雅里士多德與柏拉圖都提過這樣的看法,因此孩子就與哲學有天然的聯繫。大多數的成人已經在日常中理所應當的存在了,而孩童卻還未習慣於世界及自我。哲學家從不過份習慣世界與自己。
直到今日,我們還是懷疑……有些人告訴我們只有科學配得上「真」這榮耀字眼。可同時也有人告訴我們唯有私有體驗才是最後的「真」。美感藝術、社會政治也共同詮釋世界,當我們自詡要「只以科學」研究所有問題時,是否正在用頭撞釘子?釘子確實釘入木板了,但這成功的代價也太大了。猶昧感或認知失調常常是反思帶來的負面狀態,但這種負面狀態的不適應,恰恰顯示我們「就在這裡」。
啊哈!εὕρηκα !(我發現了!)
——實在論者的一呼。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一個「找到了」時刻。我想連柏拉圖也是如此。巴門尼德與赫拉克利特的世界觀在那時那麼不同,他試圖統整「感性之域」與「理性之域」,集成巴門尼德學派與赫拉克利特學派:他將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Logos)安放在「形式」中;又融合巴門尼德的經驗事物不實在 ;還有畢達哥拉斯的萬物皆數,最後用老師的方法與世界聊聊。那時他應該認為自己找到了一條對的路徑,即便那不是唯一的路,更不是最後的路……
柏拉圖是怎麼做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提取了這些世界觀中他贊成的「部分」,並把它們結合成為一種有活力,具說服力的「整體」。他有表達自己世界的欲望,他想表達自己的世界,也以創作、服務、詮釋,來發展他的存在模式。
我們不見得要與某哲學家看到同樣的世界,但我們要學會成為能選擇世界觀之人。
寫這篇文章時,我再次網購了一些神秘果。即便我知道那驚奇不是同樣的感覺,我也想記得重新體驗世界的方法。也許現實酸楚的因,與甜美「錯覺」,就是哲學最驚奇而神秘的實在感——存在。
我們為了調適哲學思考帶來的「反舒服」感受,會慢慢學著在選擇超載的焦慮狀態中調節與他人的邊際、建立價值、蒐集外部的關係資訊,從而能愛我所選。
願大家保持驚奇與陌生,用智慧重新愛。
「有些書不屬於作者,而屬於經歷者。」
——馬奎斯,《活著為了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