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市抓斗機看啟蒙:如何避免陷入「知識燒腦」的陷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是否曾在超市裡見過那種抓娃娃機?投幣後,機器爪子會隨機下降,試圖抓住玩具。大多數時候,爪子都會空手而歸,但偶爾也會有幸運兒成功。這種遊戲其實很像我們接受知識啟蒙的過程。


我有個朋友小陳,最近迷上了各種網上課程和知識付費。從心理學到經濟學,從哲學到人工智能,他每天都在「抓取」新知識。起初他興致勃勃,覺得自己在快速成長。但漸漸地,他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種奇怪的狀態:腦子裡塞滿了零碎資訊,卻無法真正理解和運用。


這讓我想起了和菜頭在《啟蒙:從自省和思辨出發》一文中提到的三種啟蒙類型。小陳的行為,其實就像第一類啟蒙:急於否定過去,全盤接受新事物。他把腦袋當成了超市抓斗機,不斷地往裡面塞入新知識,卻忽視了消化和思考的過程。


和菜頭指出,這種方式看似能讓人快速「升級」,但實際上可能導致思考能力的退化。就像抓斗機裡堆滿了玩具,卻無法真正玩到任何一個。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知識燒腦」的陷阱呢?和菜頭推崇的第三類啟蒙給了我們啟示:


1. 保持謙遜和批判思考

不要把任何知識視為絕對真理。就像超市抓斗機裡的玩具,每個知識點都有其價值,但也有局限性。我們需要不斷反思:這個觀點是否適用於我的處境?它的前提是什麼?


2. 注重漸進式學習

不要急於「抓取」大量知識,而是要細細品味每個概念。就像玩抓斗機,與其狂按按鈕,不如專注於理解機器的運作邏輯。慢慢累積,才能形成穩固的知識體系。


3. 重視實踐和應用

知識不應該只停留在腦中。嘗試將所學應用到生活中,才能真正內化。就像成功抓到玩具後,要學會如何玩轉它。


4. 保持開放心態

不要固執己見,也不要輕易否定他人。理解不同觀點背後的邏輯,這樣才能擴展思維邊界。就像欣賞別人玩抓斗機的技巧,而不是嘲笑他們的失敗。


5. 培養自省能力

定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問問自己:我真的理解了嗎?這些知識如何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就像分析自己玩抓斗機的策略,哪裡做得好,哪裡需要改進。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小陳逐漸改變了學習方式。他不再追求「抓取」大量知識,而是專注於深入理解少數幾個領域。他開始在工作中嘗試應用所學,並經常與朋友討論交流。漸漸地,他發現自己不僅學得更扎實,思考也變得更加靈活。


和菜頭說得好:「在覺悟這件事情上,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他人思考,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人行動。」真正的啟蒙,不是被動接受灌輸,而是主動思考和實踐。就像玩抓斗機,重要的不是抓到多少玩具,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洞察力和策略思維。


下次當你面對海量信息時,不妨想想超市裡的抓斗機。記住,知識啟蒙不是比賽誰「抓得」多,而是要學會如何有效地選擇、消化和運用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從蒙昧中走向光明,實現自我成長。


讓我們一起努力,在知識的海洋中學會游泳,而不是被信息的浪潮淹沒。因為真正的智慧,來自於深思熟慮後的覺醒,而非單純的知識堆積。

avatar-img
0會員
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ocus vocu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王今年剛滿30歲,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經理。表面上看,他事業有成、收入不菲,但內心卻充滿了焦慮和迷茫。他覺得自己似乎陷入了一種「中年危機」——既想要在職場上更進一步,又渴望擁有美滿的愛情和家庭;既想要追求物質享受,又希望能夠找到人生的意義。種種慾望和幻想交織在一起,讓他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
新冠疫情以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九零後產品經理,我也不例外。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常常面臨著各種選擇和挑戰。最近,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獨立思考」的價值。 那是一個平常的工作日,我正在為公司的一個新產品做規劃。老闆突然走過來,拍
小李是一名剛入職的新人,對公司的每一項工作都充滿熱情。某天,他收到了一封來自部門主管的郵件,內容涉及一個重要項目的細節安排。興奮之餘,小李快速掃了一眼郵件,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重點。 第二天的晨會上,主管問道:「小李,你對昨天郵件中提到的新客戶有什麼看法?」 小李一愣,支支吾吾道:「呃..
李明是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在行業內有著十年的豐富經驗。然而,儘管事業有成,他卻總覺得內心空虛,無法真正享受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偶然讀到了一篇關於「心猿意馬」的文章,才恍然大悟,原來問題的根源一直在自己的內心。 回想起來,李明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一直不高。開會時,他的思緒常常飄到即將到來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適者生存」似乎成了許多人奉為圭臬的信條。然而,當我們仔細審視這種思維模式時,會發現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最堅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往往是那些自認為弱小、渴望成為強者的人。 讓我們來看一個生動的例子。小王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屢屢碰壁。他開始相信,社會就是一個
小王今年剛滿30歲,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經理。表面上看,他事業有成、收入不菲,但內心卻充滿了焦慮和迷茫。他覺得自己似乎陷入了一種「中年危機」——既想要在職場上更進一步,又渴望擁有美滿的愛情和家庭;既想要追求物質享受,又希望能夠找到人生的意義。種種慾望和幻想交織在一起,讓他感到無所適從。 有一
新冠疫情以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九零後產品經理,我也不例外。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常常面臨著各種選擇和挑戰。最近,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獨立思考」的價值。 那是一個平常的工作日,我正在為公司的一個新產品做規劃。老闆突然走過來,拍
小李是一名剛入職的新人,對公司的每一項工作都充滿熱情。某天,他收到了一封來自部門主管的郵件,內容涉及一個重要項目的細節安排。興奮之餘,小李快速掃了一眼郵件,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重點。 第二天的晨會上,主管問道:「小李,你對昨天郵件中提到的新客戶有什麼看法?」 小李一愣,支支吾吾道:「呃..
李明是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在行業內有著十年的豐富經驗。然而,儘管事業有成,他卻總覺得內心空虛,無法真正享受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偶然讀到了一篇關於「心猿意馬」的文章,才恍然大悟,原來問題的根源一直在自己的內心。 回想起來,李明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一直不高。開會時,他的思緒常常飄到即將到來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適者生存」似乎成了許多人奉為圭臬的信條。然而,當我們仔細審視這種思維模式時,會發現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最堅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往往是那些自認為弱小、渴望成為強者的人。 讓我們來看一個生動的例子。小王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屢屢碰壁。他開始相信,社會就是一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L2OgNQDzTc 之前看了啾啾鞋這部影片,裡面說退坑一款手遊,也說到一些觀念,就如下圖這樣
Thumbnail
今天到某個機構帶孩子玩桌遊 玩了:1.妙語說書人,2.誰是牛頭王,3.亡者神抽 第一款遊戲時,問:「有玩過妙語說書人嗎?」意外地居然都沒玩過。 . 沒玩過,好啊。 桌遊新生,會看到「樂在遊戲」的神情:好奇、專注、融入、樂此不疲、欲罷不能 最後總在~~「蝦米?下課了?」意猶未足之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玩過或聽過「密室逃脫」的遊戲吧?您可能也知道,這類遊戲其實是「玩假的」(至少在台灣,我聽說的是這樣),總有內部人員在玩家遇到困難時適時出面提示或解決難題,以便玩家順利進入下一個關卡。(畢竟下一批玩家馬上就要進來了吧?) . 如果「密室逃脫」是真的,你會想參加嗎?即使這遊戲攸關玩家
台灣普遍的夾娃娃文化本來就是採集遊戲啊 只是為了難度與樂趣,多了很多特殊技巧 #故事取用前請簡單告知
Thumbnail
每個課題背後都有一份禮物,就像遊戲的迷宮盡頭總會有一個寶箱等著我們。
Thumbnail
覺得是需要來記錄一下,輸出才是好的整理學習的方式! 也能檢視一下整個過程! 這是個透過各式主題,讓大家,尤其是很少接觸的人,知道桌遊原來有這麼多面向,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老早就討論好了很多桌遊主題,但這次還是有了基本的遊戲問題,以前都是曝光度的問題XD。 那到底是怎樣的問題,差點讓活動變得2
Thumbnail
本文記述一次凌晨夾公仔的體驗,道出夾公仔的樂趣和成癮性,自此喜歡了玩夾公仔。還有,分享夾到的難看毛絨玩偶。最後,淺談兩地稱呼公仔/娃娃的性別意涵。
Thumbnail
一、了解思維 二、大量體驗 三、拆解架構 四、找出樂趣
Thumbnail
2019年五月,我邀請了知名桌遊粉絲團「桌遊菜鳥」的團長 Peter Liao 試玩我設計的《UX in the Jungle》。沒想到幾個禮拜之後,我就在他的粉絲頁裡看到這篇貼文 — 《教育與桌遊的距離,是什麼?》,意外發現他給了我們這套教育遊戲及設計團隊相當不錯的評價...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L2OgNQDzTc 之前看了啾啾鞋這部影片,裡面說退坑一款手遊,也說到一些觀念,就如下圖這樣
Thumbnail
今天到某個機構帶孩子玩桌遊 玩了:1.妙語說書人,2.誰是牛頭王,3.亡者神抽 第一款遊戲時,問:「有玩過妙語說書人嗎?」意外地居然都沒玩過。 . 沒玩過,好啊。 桌遊新生,會看到「樂在遊戲」的神情:好奇、專注、融入、樂此不疲、欲罷不能 最後總在~~「蝦米?下課了?」意猶未足之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玩過或聽過「密室逃脫」的遊戲吧?您可能也知道,這類遊戲其實是「玩假的」(至少在台灣,我聽說的是這樣),總有內部人員在玩家遇到困難時適時出面提示或解決難題,以便玩家順利進入下一個關卡。(畢竟下一批玩家馬上就要進來了吧?) . 如果「密室逃脫」是真的,你會想參加嗎?即使這遊戲攸關玩家
台灣普遍的夾娃娃文化本來就是採集遊戲啊 只是為了難度與樂趣,多了很多特殊技巧 #故事取用前請簡單告知
Thumbnail
每個課題背後都有一份禮物,就像遊戲的迷宮盡頭總會有一個寶箱等著我們。
Thumbnail
覺得是需要來記錄一下,輸出才是好的整理學習的方式! 也能檢視一下整個過程! 這是個透過各式主題,讓大家,尤其是很少接觸的人,知道桌遊原來有這麼多面向,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老早就討論好了很多桌遊主題,但這次還是有了基本的遊戲問題,以前都是曝光度的問題XD。 那到底是怎樣的問題,差點讓活動變得2
Thumbnail
本文記述一次凌晨夾公仔的體驗,道出夾公仔的樂趣和成癮性,自此喜歡了玩夾公仔。還有,分享夾到的難看毛絨玩偶。最後,淺談兩地稱呼公仔/娃娃的性別意涵。
Thumbnail
一、了解思維 二、大量體驗 三、拆解架構 四、找出樂趣
Thumbnail
2019年五月,我邀請了知名桌遊粉絲團「桌遊菜鳥」的團長 Peter Liao 試玩我設計的《UX in the Jungle》。沒想到幾個禮拜之後,我就在他的粉絲頁裡看到這篇貼文 — 《教育與桌遊的距離,是什麼?》,意外發現他給了我們這套教育遊戲及設計團隊相當不錯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