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現代醫學,藥物的「療效」與心靈的缺席?

走進醫院看診的時候,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醫生問你「哪裡不舒服?」然後對症下藥,開了藥或建議手術。這樣的醫療過程在現代醫學中非常常見,而且效果顯著。但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醫生總是專注於消滅症狀,卻不問我們「怎麼會生病」?病痛的源頭是否只來自我們的身體?這背後反映了現代醫學的「功」與「過」。

現代醫學自19世紀興起,最初是由解剖學的突破開始的。醫學家們終於能夠清晰地看到人體內部的結構,發現疾病的病灶,進而研究治療。隨著顯微鏡與藥物的發明,醫學家得以進入更精細的層次,研究病原體、細菌、病毒,進一步推動了抗生素和疫苗的發展。這些技術的進步讓醫生能夠迅速解決感染、搶救生命,並大幅降低了手術風險。這是現代醫學的巨大成就,也是它為何在全世界取得主導地位的原因之一。

忽略了「人」的複雜性

但是,這樣的醫學模式也帶來了一個問題。當我們習慣把身體看作一台精密機器,將疾病視為機器故障時,醫學的焦點自然集中在「修理」這台機器上。我們用藥物來調整化學平衡,用手術來修補組織損傷。然而,病人的心理狀態、情感感受,及他們與周圍社會的關係,往往被忽視。醫生關注的是疾病,而不是「人」。

台灣醫學界的前輩謝博生教授在《台灣醫療百年史》中指出,現代醫學在台灣的發展過程中,病人經常被視為「疾病的寄附體」。醫療系統著重於治療病灶,而非理解整體的健康狀態。內科醫師根據需求開藥,外科醫師依據需要動刀,但病人的心理調適、情感壓力和社會因素,常常無法進入討論範疇。這種「科技導向」的醫學,幾乎排除了一切與人體器官無關的因素,造成了一種「片面性」的醫療模式。

「看不到的」健康因子

我們生病的原因真的只在看得見的地方嗎?答案可能並不這麼簡單。

現代醫學的模式,基於「看得見、測得出」的證據,例如X光片上的陰影、血液檢查的數據,或顯微鏡下的細菌。但這些可量化的指標,無法涵蓋所有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在慢性病和心理健康方面,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簡單地指出單一可控制的「病灶」。這讓醫學界在面對高血壓、糖尿病、焦慮症、抑鬱症等慢性病時,面臨挑戰。醫生只能用藥物控制症狀,卻無法找到根本的解決之道。

事實上,當代的神經免疫學已經揭露,身體的健康不僅限於生理層面。我們的心理、情感、甚至社會關係,都會影響免疫系統的運作。一個人若經常處於壓力中,他的免疫系統會變得脆弱,更容易生病。相反,良好的心理狀態、穩定的情緒、和諧的人際關係,則有助於促進免疫功能。因此,真正的健康,不是僅僅擺脫身體上的病痛,而是讓身心靈在各個層面都保持平衡與和諧。

全人健康:超越疾病的治療

在我30年的臨床經驗中,我見證了許多病人的康復過程。例如,在高雄長庚工作期間,我曾多次透過心理諮商,幫助多位藥物無法抑制的高血壓、高血糖及疼痛等身體症狀也能有效獲得改善。我從傳統的精神醫學出發,運用過精神分析、動力學派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後來把各類身心療癒技術,如音樂療癒、舞蹈療癒、催眠潛意識探索、禪修正念療癒、量子觸療、顱薦骨平衡法、意識清理等不同的專業融入心理治療的過程。這些方法在某些層面上補充了現代醫學的不足,特別是在心理和情感層面的療癒上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我們可以想像,醫療不應該只是單純「解決問題」的過程,它還應該幫助我們了解「為何問題會出現」。這是全人健康理念的核心思想。除了關注病灶和症狀之外,我們應該看到病人的心理狀態、社會環境,以及更深層的精神需求。這樣的醫療模式,才是真正有助於達到全面健康的方式。

重新思考醫學的使命

在謝博生教授的觀點中,現代醫學的優點無庸置疑,但它的局限也愈發明顯。隨著科技進步,醫學正朝著生物-心理-社會-精神的全方位模式發展。我們應該問自己:醫療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單純治癒疾病,還是促進人類的整體幸福與健康?我們是否有可能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找到一條更全面、更和諧的醫療之路?

無論是醫療人員還是一般民眾,我們都應該重新思考這個問題。當我們只依賴藥物和手術時,是否忽略了促進健康的其他重要面向?或許,醫療的使命不僅僅是「治療」,更應該是幫助每一個人找到內在與外在的平衡,實現真正的身心靈健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