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袋地通行權:法律基礎與具體案例分析

在台灣,土地所有人若發現自己的土地周圍被其他土地包圍,無法直接通往公共道路,便會面臨無法有效使用土地的困境。這種被周圍土地包圍、與公路無適宜聯絡的土地,法律上稱為「袋地」。在這種情況下,土地所有人可以依法請求「鄰地通行權」。本文將深入探討袋地通行權的基本原則及其適用情況,並以一個具體的案例來解說相關的法律知識。

什麼是袋地通行權?

袋地通行權是指當某塊土地無法直接通往公共道路時,該土地的所有人有權依法請求鄰近土地的所有人提供通行權利,從而使袋地所有人能夠順利通行到公共道路。根據民法第787條的規定,袋地的所有人可以在「通行必要」的範圍內,請求通行鄰地,但必須選擇「對周圍地損害最少的通行路線」。

袋地通行權的要件/法律基礎

依照民法第787條,袋地的所有人若與公路無適宜聯絡,得以最小侵害鄰地的方式通行該土地。然而,袋地通行權的行使,必須符合下列要件:

  1. 袋地必須無法直接通往公共道路:這是申請鄰地通行權的基本條件。如果袋地已有適宜的通行路線,則無法再請求鄰地通行權。
  2. 選擇損害最小的通行路線:土地所有人可以在最不影響鄰地使用的前提下,請求通行路線。
  3. 袋地的「通常使用」:法院在認定是否可以行使通行權時,會考慮土地的實際使用情況,特別是有無必要為建築使用申請通行。

具體案例解析:袋地通行權的具體運用

原告擁有一塊位於台南市的土地(編號454地號),該土地四周被其他土地包圍,無法直接連接至公共道路,因此原告依民法第787條向鄰地土地的所有人請求通行權。

原告的主張

原告主張,由於其擁有的454地號土地為袋地,必須通行被告擁有的鄰地381地號土地,才能到達公路。原告表示,其所有的454地號土地無法透過南側的457地號土地連接至公路,因為457地號土地是「綠地」,根據台南市政府的規定,無法作為建築線使用。

被告的抗辯

被告反駁指出,原告可以直接經由457地號土地通行至公路,而不需要通過381地號土地。根據財政稅務局的回覆,457地號土地現已鋪設柏油並供公眾通行,顯示原告其實有適宜的聯絡道路,並不構成袋地。因此,原告無權依據民法第787條請求通行381地號土地。

法院的判決

法院經審理後,認定原告的土地確實是袋地,因與公路無適宜的聯絡,依法有權請求鄰地通行權。然而,法院認為原告仍可透過申請南側457地號的土地使用權同意書,解決其建築線申請問題,因此不必通行被告的381地號土地。最終,法院駁回了原告的訴請。

|法律要點總結|

  1. 袋地通行權的基礎:土地必須與公路無適宜聯絡,才能依據《民法》第787條請求通行鄰地。
  2. 通常使用的概念:法院會根據土地的實際用途來判斷是否需要通行權,包括建築需求是否合理。
  3. 通行的路線選擇:土地所有人在請求通行時,必須選擇對鄰地造成最小損害的路線。

如何保障您的袋地權益?

如果您的土地被周圍土地包圍,無法有效使用,可以考慮根據民法第787條,向鄰地所有人請求通行權。但在實際操作中,應審慎評估是否已有其他合適的通行路線,並盡量避免與鄰地主發生不必要的法律糾紛。如果您有任何疑問,建議及早尋求專業法律諮詢,以保障您的權益。

黃鈺如律師資訊

| 預約法律諮詢 |

| 追蹤黃鈺如律師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