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學了英文一段時間,還是對自己的口說沒自信,不敢開口說英文嗎?很多台灣人在學英文上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能讀會寫,考試沒問題,但遇到要用英文溝通的時候,卻怎麼都講不出來。
這也曾經是我的切身之痛,而要跨越這個障礙,我發現最好的方法就是向英文母語者學習,去了解他們的思維,把自己的中文腦換成英文腦,才會越來越有自信說出道地英文,這是我旅外的深刻心得。
比起跟台灣的英文老師學習,我會認為直接跟美國人學習是最直接有效的,身為美國人才了解道地的美國文化與口說日常用語,也因此《融入美國口說日常!和莫彩曦學英文慣用語》在開設的第一時間我就購買了。
延伸閱讀:莫彩曦口說課程心得
《學一點》獨家折扣!最新 Hahow 8 折優惠券,點此領取(可儲存重複使用)
如果你看過莫彩曦的 YouTube,會知道他和 Adam 一貫的風格就是親切感十足、表達清楚,又帶有一種自然的幽默感,你可以想像他們也把這樣的人設和特色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會想好好把課聽完。
整個課程教學有種娓娓道來、循循誘導的感受,像是在講解每個慣用語時,他們會以故事背景帶出慣用語的涵義,用英文說明中文難以解釋的俚語,再提供多個非常生活化的例子。
舉例來說,在講述 tweak(微調)這個字的時候,講師會舉出這個字作為名詞和動詞分別可以用在什麼日常情境裡,以下是課程中的真實例句:
而這樣的例句看似沒有特別的,很多英文教學都會這樣做,但特別的地方是講師都會再舉他平時的對話情境,並且跟台灣人的常見用法做對比,像是:
多數台灣人用法:
同時也會舉一些彩曦和 Adam 自己在生活上的口語習慣,像是莫彩曦就有提到:「說英文的人,不會照著書寫的句子說」,並沿用前面的例句再舉例:
一堂課程安排的好或不好,在於課程內容是不是能夠容易讓學生吸收和理解、有沒有足夠的實例,以及是否能確實幫助學生做到實戰演練,我認為這堂課在這幾個部分都有做到位。
課程的每個單元只安排 5 到 10 個慣用語,掌握少即是多的原則,確保學生不會資訊爆炸,等到可以駕馭一個單元後,再往下學習,並且在單元結束之前,也都會安排幾個小測驗,讓學生立刻檢視自己熟悉和不熟悉哪些慣用語。
除了口說的部分,課程在每個章節也有穿插聽力測驗,彩曦和 Adam 以日常講英文的速度,把不同的慣用語融入有趣的情境對話,測試並提升學生的聽力理解程度,整個課程融會貫通後,不只是口說能力,連聽力也會有所進步。
《學一點》獨家折扣!最新 Hahow 8 折優惠券,點此領取(可儲存重複使用)
學英文學一段時間以後,你可能會和我一樣,發現有許多常常接觸的單字或片語單獨出現時看似很簡單,組合在一起時卻變得很陌生,比如:on cloud nine(非常開心或欣喜),每個單字你可能都懂,合在一起卻完全是你想像不到的意思。
但透過彩曦與 Adam 的課程,會了解到不同的慣用語背後的寓意,可以真正做到跟美國人學習他們的語言文化與思維,尤其這堂課是以英文解釋英文慣用語來教學,更能夠打通英文腦,做到以英文理解英文,讓自己在跟外國人聊天時,自然而然把這些慣用語融入在口說裡面。
透過這堂課,我以前在國外聽不懂的英文一夕之間得到解答,舉例來說:
我曾在生活對話裡聽到外國人說「Throw someone under the bus.」 ,當時我以為這句話在講把某個人從公車丟包,但其實真正的含義是「責備或讓某個人受苦來讓自己得救」。
雖然這段記憶已經非常久遠,但當講師提到這一句慣用語時,一下勾起許多回憶。
如果拿中文的諺語來比喻,像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意涵就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然而這通常只有中文母語者會比較能理解,外國人可能會想說蛇跟草繩有什麼關係。
美國俚語也是一樣,受到文化和歷史典故等因素影響,有很多俚語不是一看就能理解,這也是為什麼跟正統在美國長大的美國人學習,能更有效率理解並學會道地俚語。
台灣英文教育普遍的問題,在於在學校學到的英文,經常和道地美式英文有很大的差異。
以我個人為例,雖然我學英文有二十幾年的時間,也是外文系畢業,但我從來沒有在英語系國家留學過,直到我實際去了英國、愛爾蘭、紐西蘭等英文作為母語的國家,我才發現很多用字與慣用語我都沒聽過,原來從小到大在學校學到的英文,很多是中式英文,或者英文母語者根本不會用到的英文。
而跟莫彩曦學英文,最大的優勢就是她以本身就是母語者的「身分」與「角度」,精選出 100 個美國母語者幾乎天天都在說的慣用語,不太會受到教科書的禁錮,讓我們有辦法像外國人一樣輕鬆又準確地表達,使你的英文口說更靈活,補足你在台灣學校學英文的致命傷。
完整心得請閱讀【莫彩曦英文慣用語課程評價:在國外生活的我有何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