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門診問答| 血壓藥一定要吃一輩子嗎?

在門診,或是健檢報告的諮詢中,時常會遇到血壓偏高的民眾,通常醫師會善意提醒,要記得在家測量血壓,如果超過多少就要考慮治療……。

接著,最常最常聽到的問句就是:

「吃血壓藥是不是就要一直吃一輩子?」

其實把這句話丟到google上,就有一整頁來源可靠的答案可以看,但是大部分的人並不做這件事。


這個問題,應該先回到「為什麼需要吃血壓藥」?


也許有人聽過各種不同的血壓參考值,但無論標準、指引怎麼改,唯一不變的目的是要避免器官損傷(End organ damage)

長期的科學觀察和人體實驗告訴我們,過高的血壓和重要器官發生病變有相關:腦、心、腎、大血管。

血壓的正常值變來變去,是因為醫學不斷有新的研究發現,會有新的專家意見,各個國家也會依據人種、國家衛生政策自行制定治療指引 (Guideline)

中風、心肌梗塞、洗腎、血管硬化阻塞,這些光聽就覺得很嚴重的病,臨床研究發現,控制血壓是能有效降低發生率和死亡風險的,

這些都是實驗研究證據說的,不是醫生自己編的。現在醫學界很強調 EBM (Evidence-based medicine),把學生和醫生搞得痛苦萬分,就是為了「證據會說話」。

那麼為了維護人的健康,避免重要器官受損,就要把血壓控制好,有什麼方法?

能看到這裡,相信你一定是個關心自己健康的人。



生活型態調整是控制血壓的第一步


「生活型態調整」的意思是:戒菸,限制飲酒,維持理想體重,運動,飲食控制

飲食控制包含每天8-10份蔬果,每天2-3份低脂奶品、全穀、堅果、低脂飲食、肉類以魚、家禽為主,避免飽和脂肪、甜食、紅肉。

然後才是藥物。

所以「為什麼需要吃血壓藥」? 當上述那些手段無法有效地控制血壓,就會使用藥物來輔助。

「可是,我覺得認識的人血壓藥都是一直吃的啊,醫生都說不能停啊? 」

恩,你的感覺沒有錯,我遇到大部分病人也都如此沒錯,幾乎可以說9成以上都是長期使用。

不過,我們靜下來想想,上面提到「生活型態調整」的方法,你能夠做到幾項? 維持多久?

另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壁的彈性只有愈來愈差,沒有愈來愈好的道理,影響血壓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子中,包含「年齡」、「遺傳」。

所以絕大部分的人,會長期需要血壓藥來幫助控制血壓。但臨床上我也確實遇過因為減重、開始規律運動、飲食清淡,而能把藥量減少,最後停藥的例子,而且不只一個。


沒遇到、沒看過,不代表這件事不存在。

長期使用血壓藥會很難以啟齒嗎? 擔心西藥傷身嗎? (這好像值得再另寫一篇來討論) 。

記住初衷是什麼:避免重要器官受損。

如果能使用正確的方法達到這個結果,有沒有吃血壓藥其實不是那麼重要。但若是你沒有任何安全有效的手段來控制血壓,那麼持續吃血壓藥可能是目前控制血壓最科學、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