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工作的樂趣與合理工時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下了班還要回家繼續辦公,工時好長!」、「有時候晚上還得回覆訊息,公司真的沒有人性!」,類似的言語是不是連中午吃個午餐都能聽到隔壁桌的陌生人在抱怨呢?而這似乎已經是知識型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型態了。

大家對工時常常很有意見。

大家對工時常常很有意見。


每一個產業、每一家公司、每一個職務,甚至每個人,都有專屬的「正常工時」,而因為現在多數人不喜歡閱讀或描述資訊量較大的長文,導致於問題經常被簡化,問題的根源也被扭曲了。

我們先回過頭來做自我覺察,當我們在做一件自己很有興趣的事情時,有可能一連做了四個小時都停不下來,比方烹飪、畫畫、看書、逛街,甚至看TikTok,做這些事時身體的能量也在消耗,腦袋也持續在運作,甚至還需要停下來想一想,但為什麼不會抱怨呢?因為你喜歡做這件事,動機夠強。

從正面的角度來說,工作為我們帶來了金錢、與人的互動的樂趣、替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認識新朋友、學習新技能與增添人生經歷,雖然多做了幾個小時,我們的收入不見得會呈現線性的增加,但其他的優點依然存在。

發掘工作的樂趣是一件專業工作者必要的技能,尤其是知識型工作者。我們的工作極少是連續進行非常久的。想一想我們的一天,到了辦公室後,打開電腦,泡杯咖啡,邊和同事聊天,回到座位和鄰居哈拉幾句後開始工作,中間可能有誰提到什麼事情我們覺得好好笑,又聊了幾句,進到會議室等待開會前又和別的部門同事聊聊八卦,大家笑一笑之後再開始開會,這些時間都算「工時」,但很幸運的,我們並沒有因此被扣薪資。

因此除非是在生產線上的工作,否則當我們說到「工時」時,通常指的是「合理工時」,也就是公司正式紀錄上可能不會呈現的工作、思考、閱讀、準備、研究、回覆的時間。在維持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這個首要條件之下,每個人的「合理工時」都不相同,原因是看自己的工作動機有多強,也就是我們有多愛我們的工作,工作動機越強,則合理工時則可能也越長。

發掘自己工作中的樂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除非像「彼德原理」所說的,你已經被晉升到一個無法勝任的職位了,那麼轉職或許是一個好的選擇,若非如此,若非如此,『合理工時』就是能讓你產生正向情緒的時間,可能是八小時,可能是十二小時,也可能只是四小時。

而無論幾個小時都沒有好或不好,只有你自己心中的「合理」與「不合理」罷了。

avatar-img
56會員
52內容數
我分享自己在商業、管理等領域的經驗與觀察,並提供一些關於職場發展與轉型的想法。 希望透過這些經歷,幫助讀者釐清職場中的問題,無論是面對職涯選擇的迷茫,還是應對工作中的挑戰。 文章本於實際案例與個人的反芻觀點,期望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找到清晰的方向或對生命的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宇宙人的職涯旅程 的其他內容
由於這個事件已經在各大媒體、各個平台充分被報導和謾罵(?),我們就跳過這些資訊,從行銷的角度直接切入。 這是麥當勞在事件發生後所發佈的「類」新聞稿。 我們先從這篇發文的用字看起。麥當勞並沒有說這次的事件是個錯誤,而是表示看到了、聽到了,我們會吸收經驗,未來希望做得更好對吧?這是很典型的事件行銷的
本文探討了跨文化溝通的關鍵技巧,分享了在多樣文化背景下的有效溝通策略。從聆聽的藝術、不同文化下的禮貌用語、到決策過程的差異,深入分析如何克服文化障礙,以促進團隊協作。文章特別強調了情境文化的影響及其對商業溝通的意義,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跨國經理人更加有效地進行文化間的對話和合作。
在不同公司中,專案經理、產品經理與項目經理的工作性質各不相同。本文探討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責任,包括如何策劃及推廣一款遊戲並確保其成功。透過實際案例,深入分析產品經理在市場上的挑戰,以及如何利用創意與合作提升產品的獨特價值,讓消費者產生共感。這不僅是一份職務,更是一門大學問。
在招募期間,企業有時會因難以找到合適人才而降低標準,導致後續的問題。文章分享了一次招募的經驗,強調了對履歷的驗證和選才流程的重要性。選才不僅是招聘的一部分,更是防止未來出現問題的關鍵。忽略任何步驟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惡夢,本文呼籲企業要重視每一個招募步驟,確保選擇的新人真正符合要求。
本文講述作者在招募新人時遇到的挑戰,並討論如何透過對話引導新員工尋找其真正的工作動機。文章強調人資專業人員在招聘過程中,瞭解求職者內心需求的重要性,並突顯善用溝通技巧的力量。透過這個故事,讀者能夠認識到正確的職業引導對於新進人員的重要性,並能獲得啟發,幫助他們更好的選擇未來的職業道路。
本文探討遊戲《黑神話:悟空》的商業成功原因。雖然遊戲在玩法和文化上並未創新,但優異的畫面與有效的行銷策略讓其在市場上獲得極高的關注。文章以問答的形式解析產品的優勢及市場反應,並討論臺灣遊戲產業的現狀與挑戰。最終,文章從消費者的角度提出,這款遊戲是否適合個人需求,並反思其在遊戲產業中的地位。
由於這個事件已經在各大媒體、各個平台充分被報導和謾罵(?),我們就跳過這些資訊,從行銷的角度直接切入。 這是麥當勞在事件發生後所發佈的「類」新聞稿。 我們先從這篇發文的用字看起。麥當勞並沒有說這次的事件是個錯誤,而是表示看到了、聽到了,我們會吸收經驗,未來希望做得更好對吧?這是很典型的事件行銷的
本文探討了跨文化溝通的關鍵技巧,分享了在多樣文化背景下的有效溝通策略。從聆聽的藝術、不同文化下的禮貌用語、到決策過程的差異,深入分析如何克服文化障礙,以促進團隊協作。文章特別強調了情境文化的影響及其對商業溝通的意義,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跨國經理人更加有效地進行文化間的對話和合作。
在不同公司中,專案經理、產品經理與項目經理的工作性質各不相同。本文探討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責任,包括如何策劃及推廣一款遊戲並確保其成功。透過實際案例,深入分析產品經理在市場上的挑戰,以及如何利用創意與合作提升產品的獨特價值,讓消費者產生共感。這不僅是一份職務,更是一門大學問。
在招募期間,企業有時會因難以找到合適人才而降低標準,導致後續的問題。文章分享了一次招募的經驗,強調了對履歷的驗證和選才流程的重要性。選才不僅是招聘的一部分,更是防止未來出現問題的關鍵。忽略任何步驟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惡夢,本文呼籲企業要重視每一個招募步驟,確保選擇的新人真正符合要求。
本文講述作者在招募新人時遇到的挑戰,並討論如何透過對話引導新員工尋找其真正的工作動機。文章強調人資專業人員在招聘過程中,瞭解求職者內心需求的重要性,並突顯善用溝通技巧的力量。透過這個故事,讀者能夠認識到正確的職業引導對於新進人員的重要性,並能獲得啟發,幫助他們更好的選擇未來的職業道路。
本文探討遊戲《黑神話:悟空》的商業成功原因。雖然遊戲在玩法和文化上並未創新,但優異的畫面與有效的行銷策略讓其在市場上獲得極高的關注。文章以問答的形式解析產品的優勢及市場反應,並討論臺灣遊戲產業的現狀與挑戰。最終,文章從消費者的角度提出,這款遊戲是否適合個人需求,並反思其在遊戲產業中的地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心理學上認為,通常是因為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需要有別人的語言和行為來得到肯定及安慰,就會想控制別人,有些人會發展自戀型人格、自負自傲及偏見。 「你是我的,必須聽我的話!」有人跟你講過這句話嗎?戀愛過程很常見,有些人因為害怕失去對方所以想控制。 你認為控制慾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是一種關心方式嗎?
Heibon有陣子的工作是on call,假日過得比平日很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電話打來、要被交代的是怎樣的工作,而這些出現在假日。 工時過長與缺乏休息時間和過勞、筋疲力盡與失眠有著密切關聯。晝夜不分工作、即時回覆、隨時注意訊息通知提醒等文化,讓生活失去了界線。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心理學上認為,通常是因為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需要有別人的語言和行為來得到肯定及安慰,就會想控制別人,有些人會發展自戀型人格、自負自傲及偏見。 「你是我的,必須聽我的話!」有人跟你講過這句話嗎?戀愛過程很常見,有些人因為害怕失去對方所以想控制。 你認為控制慾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是一種關心方式嗎?
Heibon有陣子的工作是on call,假日過得比平日很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電話打來、要被交代的是怎樣的工作,而這些出現在假日。 工時過長與缺乏休息時間和過勞、筋疲力盡與失眠有著密切關聯。晝夜不分工作、即時回覆、隨時注意訊息通知提醒等文化,讓生活失去了界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已成為現代職場文化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瞭解工作與生活平衡對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及文化不同層面的益處和實現方法。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工作多年,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精疲力竭,提不起勁。「職業倦怠」是現代職場中的常見問題,它影響員工的動力、情緒與工作表現。如果能提早發現跡象,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可重燃你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何謂「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職業倦怠」是指員工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沒有動力,或灰心喪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好想準時下班 ヽ(`Д´)ノ " 相信這一定是許多社畜上班族的內心話。究竟要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 趕快往下看看吧!
Thumbnail
不想上班的正常性:現代節奏快速的時代,不想上班是一種正常現象,無須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長時間的壓力、職場關係和責任重擔可能成為想逃避工作的原因。以下是特殊情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已成為現代職場文化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瞭解工作與生活平衡對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及文化不同層面的益處和實現方法。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工作多年,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精疲力竭,提不起勁。「職業倦怠」是現代職場中的常見問題,它影響員工的動力、情緒與工作表現。如果能提早發現跡象,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可重燃你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何謂「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職業倦怠」是指員工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沒有動力,或灰心喪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好想準時下班 ヽ(`Д´)ノ " 相信這一定是許多社畜上班族的內心話。究竟要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 趕快往下看看吧!
Thumbnail
不想上班的正常性:現代節奏快速的時代,不想上班是一種正常現象,無須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長時間的壓力、職場關係和責任重擔可能成為想逃避工作的原因。以下是特殊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