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手札| 那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工作占據了一大部分的人生,除了含著金湯匙出生,或少數不需要或不能工作的人以外, 多數人,每日花費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工作。

我們的人生,光是工作和睡覺就佔去一大半,剩下的時間還有多少?   


花費這麼多時間在做的事,做得有意義嗎? 開心嗎? 從中得到滿足嗎?  很可惜許多時候答案是否定的。

工作經常只是一個餬口的角色,不得不而為之。期待好的收入,好的同事,好的老闆,當期望與現實有所差距,就會陷入痛苦之中。

於是我看了這本書,發現自己不孤單,找到一點前進的方向。

我們無法脫離工作,但能試圖找到工作中的價值,工作以外的自己。


什麼是好工作? 不影響生活作息、不影響家人團聚、能養家餬口 。
不要去想退休了,未來多數人都要工作到老,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自我演化成強者。
「適應力」是最強的競爭力,「不確定性」則是最強的性格。
職涯這一條路,從來就不是坦途,不是費力地往前跑,就是不斷落後,最後淘汰。
每個人的工作中,都有自己喜歡的部分,叫做美事! 同時也會有不喜歡的部分,叫做鳥事! 什麼是敬業精神,就是美事與鳥事都要認下來,並做好它們
實力依然是就業市場的不二保證,擁有關鍵性技能或管理職經歷者,在35歲持續炙手可熱, 時間是他們的好朋友,年紀代表的是資歷;對於技能普通、實力平平的人,年紀代表的是包袱。
每個挫折都有它的意義,未來都還給你一個答案。採取行動、充滿自信、面對難關,去接受、 去學習、去克服,然後變得愈來愈強壯。
多數工作說穿了就是一個飯碗,根本無法容納夢想,就算有夢想也是老闆的夢想,和自己一點關係 都沒有。工作最重要的一個本質,它就是飯碗,讓人經濟獨立、自給自足的一個依靠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本事的人不是自覺委屈,而是採取行動,曾經不愉快的人與事都是禮物, 心存感恩,謝謝它自帶來的歷練與長,成就今天強壯的自己 。
準備好的人,才能得到機會。一日成功之前,是默默無聞的努力。運氣在他們身上所扮演的角色 微乎其微,是靠長期努力,不怕困難、堅持不放棄,是自律讓他們走到成功的終點。
擁有實力,才有訂價權。具有不可被取代的價值,這要由核心技能或關鍵技術來決定。
休假日多了,有大把時間,可以做的事很多,把自己變成不同領域的專家達人,完成夢想、奉獻自己 ,也賺到錢。 


對於工作,嘗試用更務實的角度去看。能得到什麼,應該從中獲得什麼。工作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加分,如何讓工作滿足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此一來,也許能減少做一行怨一行,或付出了大把時間、精力,到頭來卻除了薪水什麼也沒帶走的感嘆吧!

 ----------------------------------------------------------------------------------

  • 書名: 那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
  • 作者:洪雪珍
  • 出版社:時報出版社
  • 出版年:2017
這裡有行醫路上的【醫療小故事】;經過整理的各類【醫學知識、衛教、筆記】;還有醫療以外的學習心得及【自我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改變行為的關鍵或許在於「動機」,而非「方法」。透過培養「核心習慣」,可以帶來廣泛的正面改變,增強意志力,提升生活品質。跟大家分享我從零養成運動習慣的經驗,嘗試從一件事做起,改變習慣,改變生活 ,改變人生。
職場倦怠?理想與現實的距離?以為別人過得都很好? 本書作者分享自身經驗,鼓勵在工作、事業、育兒、家庭中掙扎的人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成功。
每個人心中對於「自由」的定義,可能不太一樣。 有人會說,「若是我像xxx那麼有錢的話,我就不用工作就自由了」,「若是我像oo女明星那麼漂亮的話,我也不用努力就可以嫁個有錢人」,「若是我有富爸爸,做什麼事業都會成功」。 有些人認為,自由的生活方式,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完全不必約束自己,也不必為任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專注力成為珍貴的資源。本書提醒我們專注力的重要性,也提供許多實用的觀念和技巧,幫助訓練專注力以改善工作和生活。我也從中找到幾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包括蕃茄鐘工作、減少決策、瑣事集中處理等等,分享給大家。
推陳出新的科技產品與社交媒體大量攫取我們的專注力,本書除了強調專注力的重要,也提供一些技巧和策略,重拾深度工作的能力,達到更高的生活滿足感。我個人實際執行後,也覺得對於想完成困難的工作或目標,提升專注和工作效率無疑是必要學習的技巧。
成人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責任與挑戰,身為媽媽,如何有效管理時間更是必修課。本書介紹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新思考工作優先順序、利用零碎時間提高效率的策略,擁有「時間經濟學」的觀念,有助於更好地安排工作與生活,將時間用在能創造價值的地方。
改變行為的關鍵或許在於「動機」,而非「方法」。透過培養「核心習慣」,可以帶來廣泛的正面改變,增強意志力,提升生活品質。跟大家分享我從零養成運動習慣的經驗,嘗試從一件事做起,改變習慣,改變生活 ,改變人生。
職場倦怠?理想與現實的距離?以為別人過得都很好? 本書作者分享自身經驗,鼓勵在工作、事業、育兒、家庭中掙扎的人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成功。
每個人心中對於「自由」的定義,可能不太一樣。 有人會說,「若是我像xxx那麼有錢的話,我就不用工作就自由了」,「若是我像oo女明星那麼漂亮的話,我也不用努力就可以嫁個有錢人」,「若是我有富爸爸,做什麼事業都會成功」。 有些人認為,自由的生活方式,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完全不必約束自己,也不必為任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專注力成為珍貴的資源。本書提醒我們專注力的重要性,也提供許多實用的觀念和技巧,幫助訓練專注力以改善工作和生活。我也從中找到幾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包括蕃茄鐘工作、減少決策、瑣事集中處理等等,分享給大家。
推陳出新的科技產品與社交媒體大量攫取我們的專注力,本書除了強調專注力的重要,也提供一些技巧和策略,重拾深度工作的能力,達到更高的生活滿足感。我個人實際執行後,也覺得對於想完成困難的工作或目標,提升專注和工作效率無疑是必要學習的技巧。
成人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責任與挑戰,身為媽媽,如何有效管理時間更是必修課。本書介紹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新思考工作優先順序、利用零碎時間提高效率的策略,擁有「時間經濟學」的觀念,有助於更好地安排工作與生活,將時間用在能創造價值的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工作多年,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精疲力竭,提不起勁。「職業倦怠」是現代職場中的常見問題,它影響員工的動力、情緒與工作表現。如果能提早發現跡象,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可重燃你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何謂「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職業倦怠」是指員工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沒有動力,或灰心喪
{工作}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合法賺取報酬的大型專案型任務,帶給我{規律生活}、穩定家庭關係}、{鍛鍊穩定心理秩序}、{了解不足&調整學習方向}(外在溝通)+(專案控管),我必須獨自升級、持續提升工作複雜度、不逃避困難,才能持續獲得上述好處。113.5.27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的壓力和同事關係。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同時也需要應對各種人際關係問題。
Thumbnail
本文揭祕如何保持每日工作熱情的祕密,包括工作不要太投入、工作適當放鬆、在職場該裝傻時就裝傻、遠離職場無效人際、面對負面情緒時不要逃避、聽聽就好、保持好奇等7個技巧。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本文提倡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不要讓工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充實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養成與工作分寸的生活節奏。幸福快樂並不是只靠錢來達成,也應該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學習。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下班後感覺超級疲累?相信每個人都試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 INFP 與現代職場格格不入的心路歷程以及所得到的寶貴經驗,幫助你釐清自己對工作的厭倦的本質,並使自己接近夢幻工作的一步步方法。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每天工作八小時,看似忙碌卻不知道工作的意義在哪? 如果你發現工作「少了你根本就沒有差」,就是所謂的狗屁工作。《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告訴我們為何世界上會出現狗屁工作,以及狗屁工作沒有意義, 為什麼人們還搶著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工作多年,都可能在某個階段感到精疲力竭,提不起勁。「職業倦怠」是現代職場中的常見問題,它影響員工的動力、情緒與工作表現。如果能提早發現跡象,並採取一些積極的應對策略,將可重燃你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 何謂「職業倦怠」? 在工作中,「職業倦怠」是指員工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沒有動力,或灰心喪
{工作}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合法賺取報酬的大型專案型任務,帶給我{規律生活}、穩定家庭關係}、{鍛鍊穩定心理秩序}、{了解不足&調整學習方向}(外在溝通)+(專案控管),我必須獨自升級、持續提升工作複雜度、不逃避困難,才能持續獲得上述好處。113.5.27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的壓力和同事關係。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同時也需要應對各種人際關係問題。
Thumbnail
本文揭祕如何保持每日工作熱情的祕密,包括工作不要太投入、工作適當放鬆、在職場該裝傻時就裝傻、遠離職場無效人際、面對負面情緒時不要逃避、聽聽就好、保持好奇等7個技巧。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本文提倡在工作之餘放鬆身心,不要讓工作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充實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養成與工作分寸的生活節奏。幸福快樂並不是只靠錢來達成,也應該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學習。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下班後感覺超級疲累?相信每個人都試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 INFP 與現代職場格格不入的心路歷程以及所得到的寶貴經驗,幫助你釐清自己對工作的厭倦的本質,並使自己接近夢幻工作的一步步方法。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每天工作八小時,看似忙碌卻不知道工作的意義在哪? 如果你發現工作「少了你根本就沒有差」,就是所謂的狗屁工作。《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告訴我們為何世界上會出現狗屁工作,以及狗屁工作沒有意義, 為什麼人們還搶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