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尋找晴天的所在

最近宜蘭陰雨綿綿,不禁想到了久遠的往事。

很多年前我在一家咖啡館唱歌,因為屬於我的年代都是八十年到九十年代的歌,所以把幾乎把會唱的歌都唱了一遍,後來繼續往前衍伸,把七十年代民歌、甚至古早的台語老歌也拿來唱,不過在唱的時候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是等到我幾首歌唱完,天上常常就飄起了小雨----。

後來才發現我那時所唱的都是悲情哀傷的失戀歌,會不會因為這樣?天空也跟著人的心情,緩緩地降下了傷心的淚水?

不過後來想找一些快樂高興的歌,有!但是真的不多!大部份都是一些詞曲創作者心情難過寫下的歌曲,旋律本身或許優美,調性總是讓人覺得難過,可能這樣的心情大家比較能夠產生共鳴吧!

我不太喜歡雨天的原因是小時候蘭陽平原多雨,一下就一兩個月,每天都一副煙雨濛濛的樣子,什麼浪漫的詩意早就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就是「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放晴」的長久期待。

所以我很喜歡兩個「晴天的所在」,一個是人文薈萃、器度恢宏的台北市,一個是晴空萬里、大海明艷的南澳鄉,感覺上這兩個地方不常下雨,它們一個是我讀大學的地方,另一個則是我教學的起點,而我在多雨潮溼的蘭陽平原所產生的鼻子不適問題,在這兩個地方都得到相當程度的緩解,甚至讓我有不藥而癒的感受。

後來在咖啡館的演唱事業慢慢也有些意興闌珊了,因為唱久了一天到晚下雨、心情鬱悶的歌曲,會想找一些晴天開朗的歌曲來唱,可是卻找不到幾首,如果在年青時代,我一氣之下會自己來寫,可是到了現在就有那麼一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記得年青時代在教會,教會舉辦營會需要用到一些福音歌曲,可是有版權甚到版稅的問題,就我的看法,這些福音歌曲寫得真的不怎麼樣?別人要唱還在那邊囉哩叭嗦的,後來我索性就自己來寫營會主題曲,並且表明「沒有版權、盡量使用」,我還記得那首福音歌曲叫「領航員」。

很可惜的是我因為教會資歷不夠,又不是一隻乖乖的小羊,所以後來陸續寫的福音歌曲變得乏人問津,只好投稿到一家福音電視台,有幸獲得採用,最後在電視上演唱創作歌曲,並把這件事當成一個階段的結束,從此潛心於文學創作,直到如今。

現在想想,那時的教會也不是一個「晴天所在」,可能還有些烏煙瘴氣,總之是看不慣也容不下我,所以我也只好四處尋找晴天的所在、自由自在。

說是講「晴天所在」,可是卻從天氣、咖啡館一路講到以往教會的經歷,我也算是真能扯的,不過我講這些東西始終有一個潛在的核心概念,那就是「如何去找到最適合你的地方,並且唱上最喜歡的歌、寫上最喜歡的文章,讓你的人生更加的圓滿如意。」就像我為教會寫的福音歌曲被人輕忽不用,我把它投稿給福音電視台卻獲得採用重視,電視台還專門派人來採訪家居及教會介紹影片,最後排定時間上台北攝影棚錄製演唱,真正好的東西並不會寂寞,除非它沒有找到賞識它的伯樂。

我寫作了很多年,不管晴天還是雨天我就是一直寫,所以比較沒有管到環境的適合與否,不過慢慢也發現,隨著世代的更迭,我寫作所呈現出的語言模式慢慢和這世代有了些隔閡,而我向來不喜歡跟著潮流走,只是專心一意地做著充滿自我風格的事,或許寂寞、或許會在晴朗的天空中飄下一陣驟雨,不過那顆尋找「晴天所在」的初心卻一直還在,這世界太多雨水和淚水了,需要一些晴天來趕走烏雲,這樣這個世界會不會更好一些?誰知道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