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9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淨零轉型:企業面對的壓力與機會

前言

淨零趨勢對於某些產業來說是龐大的壓力,例如目前被CBAM以及台灣碳費制度所匡列到的水泥、鋼鐵與傳統能源產業;但對於另外一些產業來說卻是擁有全新業務方向的新契機,例如金融與科技業。

Sylvera 是一間進行自願性碳權專案評價的新創公司,主要結合人工智慧、影像辨識以及大數據分析等方法,建立具備數值基礎的評價機制。他們定期會做一些調查研究,今年五月份針對英國與美國不同產業的大型企業,共一千位經理人發放問卷。從這份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到各大產業界對於淨零趨勢的看法與期待。

我稍微整理後依據重點調整了章節說明,數據與觀點皆來自於原始報告,請參考

淨零壓力

在當前全球推動「淨零碳排」的背景下,企業面臨著來自多方的壓力,包括政府、監管機構、投資人及消費者等。這些利害關係人要求企業加速達成淨零目標,以回應日益增長的氣候變遷危機。然而,報告指出,多數企業缺乏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工具和專業知識,使其難以有效推進氣候行動。此外,企業還要應對訴訟、監管執法和聲譽風險,這些因素進一步阻礙了減碳進程。

根據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的資料,目前已有近 6,000 家企業設定了科學基礎的減量目標,但僅約 18% 的企業能夠在 2050 年前實現淨零目標。這意味著大部分企業進展緩慢,無法達成所需的減碳速度和規模。為了確保企業行動的真實性,歐盟和美國分別推出了「企業永續報告指示(CSRD)」及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氣候相關披露規則,以防止企業「漂綠」(greenwashing)行為的發生。

這一淨零壓力不僅來自於監管機構,消費者對企業永續行動的期望亦在提升。根據調查,消費者對漂綠問題的認知日漸加深,對企業的監督也更加嚴格。企業若因未能履行永續承諾而遭受公眾譴責,品牌和聲譽將受損,可能導致股價下跌、營運中斷,甚至客戶或投資人流失。實際上,96% 的企業主管表示,他們的公司因過去的永續紀錄不佳而遭遇負面影響,其中約 24% 對淨零失誤的品牌和聲譽損害深感憂慮。

此外,由於淨零議題已成為企業長期成功的重要議題,淨零壓力在企業高層受到高度重視。調查顯示,英美約 70% 的企業高管認為應該強化淨零計劃的監管,約 57% 企業高層預期未來對淨零風險的監督將增加。這反映了企業領導層認識到氣候行動對於企業長期韌性和市場競爭力的潛在機會。

淨零機會

面對淨零排放壓力,許多企業高層逐漸意識到,在轉型過程中仍存在顯著的商業機會。儘管企業面臨著減碳挑戰,但透過智慧投資和策略性調整,他們預見能在財務、業務模式及市場競爭中取得更穩固的地位。例如 52% 的受訪高層認為淨零轉型將帶來可觀的商機。

在具體投資方面,英美的企業已在過去兩年間顯著增加淨零相關支出,調查顯示有近 90% 的公司提升了對淨零專案的投資。投資重點包含強化內部的法規遵循及合規管理團隊,尤其是面對日益嚴格的氣候規範,超過 29% 的企業正在擴大合規部門,而其中約三分之二(66%)正積極招聘合規專業人員

隨著綠色技術成本降低,企業對未來幾年在太陽能等低碳科技的資本投入更具信心,但也擔憂部分材料如鋰的供應不足,這對電池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此外,碳權市場的需求預期將顯著增長,甚至可能使每噸碳的價格超過 $200 美元,早期投資者將可能獲得最大收益。

Salesforce 為例,該公司自 2010 年起便持續加大淨零投資。此類前瞻性投資使 Salesforce 得以超越基本合規要求,並發揮積極的行業示範作用。該公司還開發了 Net Zero Cloud 平台,協助企業追蹤及管理碳足跡,加速其減碳步伐。

企業在應對淨零壓力的同時,也能夠積極投資創新和韌性,以抓住市場轉型帶來的長期收益。

產業差異

不同產業的企業在面對淨零壓力和機會時的反應和策略差異顯著。金融、科技和能源產業等特定行業普遍認為,淨零轉型在經營策略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各產業的高層對淨零相關風險的看法和重視程度亦存在分歧。

  • 金融業:金融業高層將淨零轉型視為重大商機,約 80% 的受訪金融業高層認為淨零轉型對未來業務發展至關重要,該行業認為淨零機會能夠提升競爭力並減少財務風險 。
  • 科技產業:科技公司高層對淨零目標的支持率高,超過 70% 認為其重要性逐年上升。許多科技企業已在早期加大低碳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投入,例如增設合規管理部門來應對日益嚴格的永續監管要求 。
  • 石油與天然氣產業:相對而言,能源產業(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部門)在淨零轉型中面臨更大的挑戰。受資本密集和高碳排的特性影響,該產業高層對於淨零轉型的投資持謹慎態度,不少公司擔憂由於監管法規增加及供應鏈限制,這將導致其短期內的財務壓力增加 。
  • 製造業:製造業高管則對淨零目標採取相對務實的態度,部分公司積極尋求創新減碳技術來改善生產流程,降低長期碳排風險。然而,也有部分製造企業因投資成本考量而對淨零計劃猶豫不前,擔心轉型成本高於預期 。

整體而言各產業雖然面臨相似的淨零壓力,但其高層在對應策略及風險態度上卻有所不同。金融和科技產業更願意積極擁抱淨零轉型機會,而高碳排的傳統能源和製造業則在成本和風險之間持觀望態度。

透明資料

在企業逐步邁向淨零的進程中,數據品質與透明度已成為至關重要的議題。隨著全球對氣候行動的需求日益增長,企業不僅需要有效管理和追蹤碳排數據,還須以高透明度維持利害關係人的信任,以應對潛在的監管及聲譽風險。

  1. 數據品質與一致性的重要性

數據品質是企業減碳成效的基石,但現今的數據標準因行業和地區差異而參差不齊。這使得企業在追求淨零目標的過程中面臨挑戰,尤其是在進行跨區域和跨產業的比較時。統一的數據標準不僅可以提高數據的可衡量性,還能使企業更準確地比較和評估減碳進展。

  1. 加強透明度以應對利害關係人壓力

投資人、消費者及監管機構對企業淨零行動的透明度要求愈來愈高。企業若未能提供真實且一致的碳排進度報告,將可能面臨漂綠質疑與品牌信任危機。具體而言,透過按期發布符合主管機關規範的詳細報告,企業能有效增強利害關係人的信任,減少聲譽風險。

  1. 資料平台與技術應用的增長

企業正迅速部署資料平台來支持淨零目標的實現。以 Salesforce 的 Net Zero Cloud 為例,這類平台幫助企業即時追蹤和管理碳足跡,並提供減碳進度的視覺化工具。這不僅使企業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碳排分佈,還幫助企業透過資料驅動的洞察來制定具體行動計畫。此外,這些平台能支持企業更好地管理供應鏈碳排,對於多層次的碳排控制意義深遠。

  1. 第三方驗證與外部評估的重要性

為確保減碳行動的真實性及效益,許多企業選擇與第三方評估機構合作進行碳權驗證。這不僅有助於企業提升碳權專案的真實性,還能增強投資者信心。通過嚴格的碳權專案驗證後,企業能確信其投資的碳權具有實質性減碳效果。第三方驗證已成為企業淨零轉型中提高透明度、確保減碳效益的一項必要措施。

  1. 全球資料標準化的需求

隨著企業在淨零目標上的投入增加,統一的全球資料標準變得愈發重要。標準化資料框架有助於企業在不同地區之間進行資料共享和進度比較,從而促進更協同的全球減碳行動。SBTi 等標準機構被寄望於提供更明確的指引,使企業能在資料和透明度上有一致的依循準則,這將對企業及其利害關係人帶來深遠的積極影響。

搶佔先機

在淨零趨勢的推動下,企業若欲取得競爭優勢,必須採取四大戰略步驟,逐步消除障礙、強化治理、應對法規變化並提早投資。這些步驟不僅能幫助企業降低風險,還能確保其在淨零轉型中保持競爭力。

  1. 消除行動障礙

許多企業在追求淨零目標時會面臨內部阻力,管理層必須找出並拆除這些阻礙,例如簡化決策流程及確保資源與專業技術的可得性。此外,解決內部的保守態度和對成本的擔憂,亦有助於推動減碳行動。

  1. 強化淨零治理

隨著淨零成為重要的企業議題,企業應將淨零風險納入財務及報告系統,並透過 TCFD 和 TNFD 框架實現更透明的環境影響揭露。這樣的治理模式不僅可以增強企業透明度,還能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整合至長期策略規劃中,確保企業具備長期韌性。

  1. 準備應對法規變動

全球的永續發展法規正迅速演變,企業必須持續關注這些變化並提前準備,以符合或超越新的法規標準。提前適應新法規能降低合規風險並保護企業聲譽,避免未來的罰款與法律糾紛。

  1. 提早且有效的投資

為了在淨零轉型中取得先機,企業須立即投入必要的資本來培養相關技術和專業知識。根據調查,近 90% 的企業在過去兩年中增加了淨零相關的投資,尤其是建立法規合規團隊以應對越來越多的監管要求,並淘汰高排放產品以減少長期碳風險。此外,企業如能提早投資碳權或低碳技術,則能在未來市場需求增加時獲得回報。

通過以上策略,企業不僅可以減少面臨的風險,還能在淨零目標的推動中提升市場地位和長期價值,從而真正搶佔淨零轉型的先機。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氣候金融與碳交易市場流動性,COP29的重頭戲

自願性碳交易標準、資訊管道與市場現況(2024年十月)

從創新基金到第一座木造資料中心,微軟的負碳雄心如何實現?

強制性與自願性碳市場整合,巴黎協議第六條的進展

成效不彰之碳權對淨零目標有害,超過60位專家推動真正零排放

碳權市場中MRV之重要性及政策建議

十分鐘看懂CBAM/碳費/碳權到底是什麼(2024年版)

永續長的必修課:該買碳權嗎?

SBTi到底接不接受碳權/碳抵換

旅宿餐飲的淨零承諾: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碳中和指引重點整理與評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