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排放」遭剔除,碳權只有「減量」與「移除」兩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昨天和一位長輩在聊天時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應該要掌握的是世界層級趨勢。如果這件事是世界各地都在前進的方向,那對我們來說,只是發展得快些還是發展得慢些的差別,並不會走回頭路。」

之前文章特別介紹過巴黎協議第六條(Article 6),在COP 29 於11月正式開始之前,UNFCCC於今年6月在波恩舉行了準備會議,SB60。而國際碳交易協會(Inter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 Association, IETA)統整了SB60中,對於在避免類型碳權的看法與共識

建議先看一下之前介紹巴黎協議第六條的文章,了解6.2、6.4以及6.8三條內容為何。

摘要翻譯

引言

SB60 會議的一項結果是將「避免排放(Emission Avoidance)」排除在《巴黎協定》第 6 條的合格活動類型之外,這終結了多年來的爭論。

COP29 預計不會就此議題展開更多討論。然而,SB60 決定的影響被廣泛誤解,並持續引發利害關係人的困惑。本簡報旨在總結在《巴黎協定》第 6 條談判中關於「避免排放」的辯論及其對避免森林砍伐活動是否符合資格的影響。

現行 UNFCCC 指導原則

在 SB60 會議上,各方決定「避免排放」不屬於《巴黎協定》第 6.2 和 6.4 條的合格活動類型,此議題將在 2028 年重新審議(見 SB60 對第 6.2 條的結論,第 6 段;對第 6.4 條的結論,第 3 段)。

同時,各方也決定,「增強保護(Conservation Enhancement)」不應視為獨立的活動類型,而應歸類為「減少排放(Emission Reductions )」或「移除(Removals)」。因此,有關「增強保護」活動的合格性將由第 6.4 條的監督機構 (SBM) 進行審議。在第 6.2 條下的合作方式,將由參與的各方自行決定。

IETA 的解讀及其對碳市場的影響

這些決策引發的影響被部分利害關係人誤解,原因之一是 IPCC 和 UNFCCC 尚未正式定義「避免排放」,而第 6 條談判代表亦未提供具體定義。

氣候變遷專家常將「避免排放」視為減緩策略中「避免、最小化、恢復、抵換(Avoid, Minimise, Restore, Offset)」的第一步,與碳權活動無直接關聯。在碳市場語境中,此詞有時指無法達成完全碳移除的活動,因此常與「減少排放」混淆。例如,《清潔發展機制(CDM)》將「溫室氣體避免排放」描述為「減少或避免溫室氣體排放的大氣活動」,即便 IPCC 將其定義為只包含減少排放和移除。

對「避免排放」和「減少排放」的解釋各有不同。一種看法認為,它們之間的差異可視為行動時間特性:排放減少著重於現有排放的削減,而排放避免則是預防未來排放源的出現。從這個角度看,差異可被理解為基線的選擇問題:歷史排放與預測排放的對比

「避免排放」在國際碳市場談判中的另一種解釋,起源於 2007 年厄瓜多政府的提案。當時,厄瓜多尋求因避免在亞蘇尼國家公園開發石油資源而獲得補償。自該提案以來,「避免排放」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明確放棄開發化石燃料資源的政策和措施。最近,《巴黎協定》第六條下的一種新解釋由菲律賓提出,該國希望因擱置新建燃煤電廠計畫而獲得碳權。

根據幾位資深談判代表和 UNFCCC 秘書處的說法,區分「避免排放」與「減少排放或移除」的另一種方式是「行動概念」。採取主動措施的活動被視為「減少排放或移除」(因此合格),而基於不採取行動的活動則被視為「避免排放」(因此不合格)。實際上,這意味著,採取措施減少森林砍伐或退役現有發電廠的專案是合格的,而單純因森林作為碳匯存在而獲得獎勵的專案則不合格

為了加強這種觀點,普遍認為那些在《清潔發展機制(CDM)》和主要獨立認證計畫下合格的活動可以被定義為「減少或移除」,因此將符合《巴黎協定》第 6 條的資格。最終,符合第 6.2 條的活動類型及專案是否實現了減少、移除或兩者皆有的定義,將由參與每個合作方式的締約方商定。

最終,與部分利害關係人的觀點相反,SB60 關於將「避免排放」排除作為《巴黎協定》第 6 條下新增活動類型的決定,並不意味著基於森林與土地的碳專案(包括與 REDD+ 相關的方法論的專案)無法符合第 6 條的資格。相反,這類型的專案可以被歸類為「減少排放」或「移除」活動。

因此,REDD+ 活動無需本次工作方案的正面結果即可在第 6 條下獲得資格。實際上,《巴黎協定》第 6 條下「避免排放」概念的起源與當前談判中的討論不同,這進一步加劇了對其定義的混淆

個人觀點

避免排放類型能夠取得碳權是非常弔詭的事。

行為與回饋之間的關係應該要建立在「“執行”了什麼專案而得到回報」,而非「因為“不執行”什麼專案而得到回報」。這樣的情境基線非常有問題,儘管一直以來都有因為剝奪發展機會而應該要有所回饋的理由在發聲,但這樣的運作模式只要被接受了,就會有無止境的道德風險類型問題發生。

儘管聲明最後帶到了REDD+,但我同樣覺得正因為過往定義的混淆,導致REDD+處在灰色地帶。如果REDD+專案確實有積極地投入保育工作,維護原生林區,提高了一整區雨林的碳匯,那確實是名實相符的碳權專案。但反過來說,若無積極作為,單純發表聲明:「不開發某塊原生林地,避免了多少公噸的碳排放」,就要以此取得碳權,將引來許多非議(REDD+某些不符產權、未知會地方社區以及環境正義爭議就屬另一層面問題,所有碳權專案都有可能)。

隨著巴黎協議第六條的深入討論,這些定義以及可被接受的專案未來將更明確。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強制性與自願性碳市場整合,巴黎協議第六條的進展

成效不彰之碳權對淨零目標有害,超過60位專家推動真正零排放

CBAM真的能減緩氣候變遷嗎?

彭博社的調查告訴你垃圾碳權誰在買

碳權市場中MRV之重要性及政策建議

十分鐘看懂CBAM/碳費/碳權到底是什麼(2024年版)

氣候正義與政策支持度,不同地區的信念有何差異?

碳債是什麼?該怎麼償還?公平嗎?

想種樹賺碳權之前,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自然氣候解方吧

SBTi到底接不接受碳權/碳抵換

2024 年全球碳權投資吸引力國家排名分析

更可信賴的碳交易市場在何方?

買碳權就是買贖罪券,就是漂綠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07
範疇三排放新規: VCMI 彈性與爭議中的減碳挑戰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5
COP29閉幕,承諾支持發展中國家之資金成長三倍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9
世界銀行推出授權書範本,引領碳市場保險機制上路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8
ICVCM核可三項REDD+方法學,更公正可信的森林保育碳權來了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7
COP29碳交易協議:速效解方還是潛藏危機的先例?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25會員
240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法國推出符合巴黎協定且具有高完整性碳權使用憲章,強調企業應優先削減自身排放,將碳權作為輔助性手段,並明確揭露資訊。此憲章符合國際最佳實務準則,並與《巴黎協定》第6.4條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的核心碳原則相符,旨在重建碳市場的公信力,避免綠色漂綠,促進真實減碳。
Thumbnail
2025/04/29
法國推出符合巴黎協定且具有高完整性碳權使用憲章,強調企業應優先削減自身排放,將碳權作為輔助性手段,並明確揭露資訊。此憲章符合國際最佳實務準則,並與《巴黎協定》第6.4條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的核心碳原則相符,旨在重建碳市場的公信力,避免綠色漂綠,促進真實減碳。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巴黎協定第六條及其相關專有名詞,例如NDC、ITMO、VER和CORSIA。詳細闡述了ITMO和VER的差異,以及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6.2條和第6.4條)如何促進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達成減碳目標,並以曼谷電動巴士計畫為例,說明Article 6.2的實際應用。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巴黎協定第六條及其相關專有名詞,例如NDC、ITMO、VER和CORSIA。詳細闡述了ITMO和VER的差異,以及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6.2條和第6.4條)如何促進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達成減碳目標,並以曼谷電動巴士計畫為例,說明Article 6.2的實際應用。
Thumbnail
2025/04/27
2025年第一季碳移除市場(CDR)快報顯示,交易量創下低點,但大型合約和新買家進場帶來曙光。微軟的巨額採購案凸顯BECCS技術潛力,但市場仍需擴大買家基礎、建立更清晰的標準及強化基礎設施。 文章分析市場趨勢、買家行為、技術發展及政策影響,並指出標準制定、政策支持及資本可及性為市場未來發展關鍵。
Thumbnail
2025/04/27
2025年第一季碳移除市場(CDR)快報顯示,交易量創下低點,但大型合約和新買家進場帶來曙光。微軟的巨額採購案凸顯BECCS技術潛力,但市場仍需擴大買家基礎、建立更清晰的標準及強化基礎設施。 文章分析市場趨勢、買家行為、技術發展及政策影響,並指出標準制定、政策支持及資本可及性為市場未來發展關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COP29的碳交易協議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爭議。本文深入探討巴黎協議第6.4條的通過進程,以及國際碳市場的相關規範和未來走向。文章也分析了各方在氣候資金、碳權品質及透明度等問題上的立場與挑戰。這場以國際合作為核心的會議,是否能真正實現有效的減碳目標,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COP29的碳交易協議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爭議。本文深入探討巴黎協議第6.4條的通過進程,以及國際碳市場的相關規範和未來走向。文章也分析了各方在氣候資金、碳權品質及透明度等問題上的立場與挑戰。這場以國際合作為核心的會議,是否能真正實現有效的減碳目標,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在COP 29 於11月正式開始之前,六月時在波恩舉行了準備會議SR60。會議中明確排除了「避免排放」類型專案不屬於巴黎協議第六條的範疇,本次COP 29將不會有避免排放的討論。國際碳交易協會IETA彙整了相關結論及解釋聲明;聲明中指出將只有「減量」以及「移除」兩類型專案符合巴黎協議第六條。
Thumbnail
在COP 29 於11月正式開始之前,六月時在波恩舉行了準備會議SR60。會議中明確排除了「避免排放」類型專案不屬於巴黎協議第六條的範疇,本次COP 29將不會有避免排放的討論。國際碳交易協會IETA彙整了相關結論及解釋聲明;聲明中指出將只有「減量」以及「移除」兩類型專案符合巴黎協議第六條。
Thumbnail
本文摘要並翻譯Milkywire之文章,比較減量類碳權與移除類碳權之實務運作差異。減量類碳權實務運作上存在外加性不足的風險,並且需要相應調整以符合全球淨零標準。而移除類碳權主要宗旨則為在溫度超過巴黎協議之1.5度限制之後,依然能夠將溫度拉回。最後文章以個人觀點以及台灣當前狀況當案例總結。
Thumbnail
本文摘要並翻譯Milkywire之文章,比較減量類碳權與移除類碳權之實務運作差異。減量類碳權實務運作上存在外加性不足的風險,並且需要相應調整以符合全球淨零標準。而移除類碳權主要宗旨則為在溫度超過巴黎協議之1.5度限制之後,依然能夠將溫度拉回。最後文章以個人觀點以及台灣當前狀況當案例總結。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碳相關議題對中小企業主來說不僅是常識,更是痛點。從碳定價、碳交易,到碳稅等,這些政策都可能影響企業營運成本。此外,碳中和和淨零的目標也需要企業主在經營過程中關注碳排放。瞭解這些詞彙有助於企業制定應對策略,降低未來的風險。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主更好地了解這些詞彙,我們將在這裡簡單整理,讓您能在幾分鐘內掌
Thumbnail
碳相關議題對中小企業主來說不僅是常識,更是痛點。從碳定價、碳交易,到碳稅等,這些政策都可能影響企業營運成本。此外,碳中和和淨零的目標也需要企業主在經營過程中關注碳排放。瞭解這些詞彙有助於企業制定應對策略,降低未來的風險。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主更好地了解這些詞彙,我們將在這裡簡單整理,讓您能在幾分鐘內掌
Thumbnail
「能源」作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最大來源,也是COP26期間各國串連、邁向淨零目標的重要行動關鍵。本文整理COP26的相關能源倡議及宣言,藉此點出COP26落幕後的全球能源發展及實踐SDG7重點方向,引領我們走向更永續的地球未來。
Thumbnail
「能源」作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最大來源,也是COP26期間各國串連、邁向淨零目標的重要行動關鍵。本文整理COP26的相關能源倡議及宣言,藉此點出COP26落幕後的全球能源發展及實踐SDG7重點方向,引領我們走向更永續的地球未來。
Thumbnail
2021年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是眾所矚目的一場會議,這場會議關乎了未來國際經濟與永續的方向,也連帶影響台灣的政策走向,以下將簡單快速帶您了解COP26聯合國變遷大會的開會結果與影響。
Thumbnail
2021年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是眾所矚目的一場會議,這場會議關乎了未來國際經濟與永續的方向,也連帶影響台灣的政策走向,以下將簡單快速帶您了解COP26聯合國變遷大會的開會結果與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