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居功的人往往得到更多,他們真的沒有野心嗎?

功成而弗居。夫為不居,是以不去。

不要功勞,人就天不怕地不怕。

「不居功」的人表面上似乎謙虛淡泊,但這種姿態背後的動機可以多層次解讀。以下是幾種可能性:


1. 不居功並非無野心,而是深藏的智慧

有些人選擇不居功,是因為他們明白「高調招風、功成引禍」的道理,尤其在權力或名聲的競爭中,過度張揚往往引來嫉妒或敵視。

👉 這種人可能深諳權謀之道,他們懂得將功勞歸於他人或集體,讓自己處於相對安全的地位,同時也為未來更大的布局贏得信任。

潛台詞:我看似無爭,其實在厚積薄發。


2. 不居功是野心的「無為」策略

在某些情況下,真正有野心的人反而懂得「讓步」和「隱忍」,因為他們追求的是更遠大的目標,不會因一時的榮耀迷失方向。這種策略表面低調,實則掌控全局。

潛台詞:我並非不想要,但現在還不是我的時候。


3. 真正的無心,來自對功名的超脫

當然,也有少數人是真正「大智若愚」,他們的「不居功」來自內心的淡泊和對世俗榮耀的超越。他們可能更關心自己的內在成長,而非外在的名聲或地位。這種人反而往往意外地「被推崇」,因為他們的無私令人折服。

潛台詞:我不求有所得,但反而得之。


4. 不居功的人可能對「權力」有自己的理解

有些人不居功,是因為他們認為權力和影響力不是單靠一時的功勞就能穩固的。他們更願意建立長久的信任與合作,而非以短暫的個人成就來驅動一切。

潛台詞:功勞是大家的,目的是共贏。


所以,「不居功」的背後,雖不一定完全單純是謙虛或無爭,而可能是一種更高明的「布局」或內在的智慧。這樣的人或許有野心,但那是一種不張揚的野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野心往往更令其他也有野心的人感到威脅,因為它有耐心,也有分寸。


無論如何,野心這兩個字,是中性的語言,但在不同人的心中卻會帶來不同的情緒。

你對於野心這個詞,也有觸發什麼情緒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