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碩博士生在學術寫作中,一邊慶祝自己今天寫了2000字,一邊忽略了文章的真正價值。
當你用滿滿的字數感動了自己,但只感動了自己,這問題就值得深思了。
以下是學術寫作中常見的3個問題,也是許多碩博士生反覆踩的坑。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中,對標註資料來源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國際學術圈。許多人寫著寫著,內容中引述了什麼、參考了誰,自己都說不清楚。這導致文章看起來像是有些理據,實際上根本無法追溯資料來源,可信度大打折扣。
解決辦法很簡單,標註資料來源。當你用到某個數據、某段理論,隨手記下出處,別等到最後一刻手忙腳亂補引用。
不少學生覺得,引用資料只是裝點文章用的,論點靠自己想就可以。然而,學術論文的邏輯基石就是資料支持。沒有資料來源的論述,不僅站不住腳,還顯得膚淺。
在寫作時,應該養成引用習慣,特別是針對核心論點,多用權威資料作支撐。別指望用空洞的說辭說服讀者,數據與文獻才是你最好的武器。
格式這件事,總是被很多碩博士生當作「能過關就好」。無論是APA、MLA還是Chicago Style,對很多人來說就像天書,看一眼就放棄。結果呢?在學術圈裡,格式不規範直接等於不專業。
其實,現在的工具完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例如Zotero、Mendeley、EndNote都能幫你自動生成格式。學會使用這些工具,既能節省時間,又能讓你的文章看起來更像回事。
學術寫作不是字數的比賽,關鍵在於內容的深度與嚴謹性。花時間做好基本功,別讓自己辛苦寫出的東西成了不值錢的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