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場霸凌到台灣的光榮感

從職場霸凌到台灣的光榮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現在全國還瀰漫在世界冠軍的氛圍中,有些殺風景的話本來是不想講的,但是又剛好「光榮感」可用,所以就來談談公務員的霸凌問題。

霸凌現象全世界都有,最著名的當然是某國霸凌人民、台灣及鄰近各國,甚至是全世界,面對霸凌默不作聲只會讓情況更加惡化,最好的方式就站起來、堅定立場,並且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主國家共同抵禦霸凌,這其實就是台灣及世界上尊重人權的國家正在做的。

台灣的民主社會被世界看到的最重要特質,其實就是將心比心,當我們考慮到對手敗戰時的感受時,我們不僅贏了比賽、也贏了人心,像某國一直在國際社會霸凌台灣,現在美國帶頭、全世界開始「圍堵」某國,某國終於能夠體會到台灣當時的感受了。

地球是圓的,遲早「相遇得到」(台),所以待人處世還要是厚道一點,學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霸凌本來就是人性之惡,台灣在國際社會多年來又深受其害,照理說我們的民主政治特質應該有尊重、平等和反霸凌,可是現在看到霸凌事件層出不窮,最應該關切重視勞動權益和反霸凌的「勞動部」看起來卻成了霸凌的溫床,然後它又要去關切廣大勞工的權益,這不是「請鬼拿藥方」(台)嗎?

我們台灣以人權、民主和法治立國,和某國極權、獨裁和人治形成強烈對比,可是在我們的公務機關卻屢屢爆發師法某國的霸凌事件,然後因為官官相護,莫名其妙就消了音,這和某國的行徑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那我們的人權、民主和法治到底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

特別是公務員是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照理說應該知法、守法,知道法律的分寸在那裡?怎麼會一來長官任意霸凌、二來下屬無處申訴,最後只好等「死了一個公務員以後」才由民意代表及媒體爆出來,公務員算是政府的門面,如果連他們面對職場被欺負、被霸凌都如此無助的話,一般平民老百姓找他們協助真的有用嗎?

我以前看病時,常常會碰到兩種醫生,一種是生病的醫生,一種是健康的醫生,而我大多選擇給健康的醫生看,就我的看法,一個真正的醫生,能透過豐富的醫學知識來維持健康,生了病也能夠自己復原,等於說醫生的健康狀態就是他最重要的招牌。

同樣的道理,如果公務體系充斥著霸凌和被霸凌的公務員,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逢迎拍馬、是非不分、欺善怕惡的職場扭曲文化,這樣的公務員文化健不健康?能不能留住或吸引一些傑出的人才進到這個體系中?

其實問題已經發生很久了,在很久以前我就常聽說有些公務員因為不適應職場文化最後乾脆辭職,當時公務員很難考上,照理說考上意謂捧上鐵飯碗怎麼會動不動就辭職?現在鍋子被掀了開來,原來如此,難怪留不住人,這樣下來的話,能撐起台灣政府的門面就只好每況愈下了。

政府本來就要以身作則保障職場安全,這個安全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現在政府機關出了大包,己身不正,何以正人?而我比較擔心的是後續的效應,其實自從年金改革時,政府對軍公教的誠信原則就受到了質疑,當時推說「共體時艱」,可是隨著物價上漲,政府的經濟開始呈現榮景,公務員的待遇是不是有所改善,甚至更好?

當時我們之所以選擇軍公教,就是因為它提供較為優渥的待遇及退休生活,等到我們工作若干年後才跟我們講要「年金改革」,而這樣的改革和原先差別甚大,以前時局不好叫「共體時艱」,現在經濟榮景,普遍的薪資都和軍公教差不多了,是不是還繼續「共體時艱」下去?

如果「勞動部」功能健全的話,這樣臨時更改工作條約、不守規定的「公司」是不是要認定違法、予以處罰?而且這樣臨時更改工作福利和霸凌文化盛行的風聲一出去,以後想到這家「公司」的人就會考慮再三,真正的人才會不會來報考?我看很困難!

附帶一提,我的警察朋友老是對職場有很多抱怨,特別是主管的任意自為,我說你可以去找工會幫你陳情解決,他才說他們並沒有工會,在職場,員工就像是一隻小蝦米,政府、公司或主管就像是一隻大鯨魚或大鯊魚,有時人微力小很難對抗,常常只能透過媒體或民意代表、訴之於群眾讓它曝光出來,可是如果由許許多多的小蝦米組織成工會,在勢均力敵之下,很多事就可以談,很多問題也可以消弭於無形,就像台灣遭受某國霸凌,加入由美國主導的印太安全聯盟或組織,就是一個「工會」形式,會費就是購買美國生產的武器,這種「工會」的存在讓某國比較知所進退,這樣的道理運用在「工會」對於職場霸凌的防治上應該是相通的吧!

avatar-img
新石的沙龍
24會員
398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新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人說「態度決定高度」,我卻覺得「細節決定勝負」。 近些年我都不看台灣隊的比賽,除了我加油的比賽常常會輸的魔咒以外,另外還有一件事讓我看不下去,那就是比賽時對於細節的處理。 、
大學時代在台北師大附近的地下道看到幾本當時所謂的「禁書」就買了下來。 這些禁書是牆國文學國師「魯迅」所寫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等,這些左派文學在當時是禁止閱讀的書,至於為什麼禁止閱讀?如果你看過「返校」就知道了,還好我買禁書那時已經是白色恐怖的末期----。
最近在媒體上聽到一個新名詞叫「向上管理」,可是與之相對應的卻是「向下霸凌」。 這其實是哲學的四種推論之一,分別是「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向上霸凌、向下霸凌」、「向上管理、向下霸凌」及「向上霸凌、向下管理」。
有時在yuotube看到老牛要被牽去宰殺,榨取身上的剩餘價值,心中就感慨萬千。 一隻牛從小到大為了主人任勞任怨,等到老了沒力氣了,最終等待牠的不是安享晚年,而是走向屠宰場,這叫「老牛」情何以堪? 老牛不懂得人類社會的規則,也不懂得罷工、抗議爭取自己的權益,只知道賣命幹活-----。
最近有兩件事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件是一個資深藝人說自己挺特定政黨,結果卻沒有被照顧到,意思是「政治酬庸」沒有到自己身上,另一個則是「跳級直升」的長官疑似有職場霸凌的情事,甚至還可能讓員工不堪壓力,走上了絕路。
最近強國發生了許多社會案件,都是一人不爽、其他人遭殃,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讓我不禁陷入了沈思。 在台灣早期其實也有過這樣「專制社會的樣貌」,只是一般人沒有明顯感受到,可是只要去當兵就會知道了。
有人說「態度決定高度」,我卻覺得「細節決定勝負」。 近些年我都不看台灣隊的比賽,除了我加油的比賽常常會輸的魔咒以外,另外還有一件事讓我看不下去,那就是比賽時對於細節的處理。 、
大學時代在台北師大附近的地下道看到幾本當時所謂的「禁書」就買了下來。 這些禁書是牆國文學國師「魯迅」所寫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等,這些左派文學在當時是禁止閱讀的書,至於為什麼禁止閱讀?如果你看過「返校」就知道了,還好我買禁書那時已經是白色恐怖的末期----。
最近在媒體上聽到一個新名詞叫「向上管理」,可是與之相對應的卻是「向下霸凌」。 這其實是哲學的四種推論之一,分別是「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向上霸凌、向下霸凌」、「向上管理、向下霸凌」及「向上霸凌、向下管理」。
有時在yuotube看到老牛要被牽去宰殺,榨取身上的剩餘價值,心中就感慨萬千。 一隻牛從小到大為了主人任勞任怨,等到老了沒力氣了,最終等待牠的不是安享晚年,而是走向屠宰場,這叫「老牛」情何以堪? 老牛不懂得人類社會的規則,也不懂得罷工、抗議爭取自己的權益,只知道賣命幹活-----。
最近有兩件事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件是一個資深藝人說自己挺特定政黨,結果卻沒有被照顧到,意思是「政治酬庸」沒有到自己身上,另一個則是「跳級直升」的長官疑似有職場霸凌的情事,甚至還可能讓員工不堪壓力,走上了絕路。
最近強國發生了許多社會案件,都是一人不爽、其他人遭殃,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讓我不禁陷入了沈思。 在台灣早期其實也有過這樣「專制社會的樣貌」,只是一般人沒有明顯感受到,可是只要去當兵就會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