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碩博士生寫報告或簡報,最喜歡用的格式是什麼?
答:數據、數據、還是數據。
但讓我提醒你,老闆、教授、甚至是業界合作夥伴,真的不在乎你那幾千行程式碼跑出來的 R² 值有多漂亮。
他們只想知道:「所以咧?重點是什麼?」
這就是金字塔原則能幫到你的地方,它教你從最重要的結論開始,慢慢把細節鋪下來。
聽起來是不是超棒?但這原則有個大漏洞——
你確定對方想聽結論嗎?還是他只想看數據把你電爆?
▌什麼時候不要從頂端開始?
1. 當對方是喜歡「進洞挖礦」的技術專家
• 假如你跟實驗室老闆說:「我們的結論是裝置 X 的效率可以提升 30%。」
• 老闆會回你什麼?
「什麼?效率提升?數據在哪?做幾次?標準差多少?」
所以啊,老老實實先拿實驗數據出來,免得老闆認為你什麼都沒算清楚。
2. 當對方準備開砲
• 如果是帶著懷疑眼神的業界主管,他們的腦內 OS 是:「哼,理論派又要拿些空泛建議來騙經費了。」
• 在這種情況下,先從數據開始,讓他們看到:「這些是你們自己系統裡的 raw data,問題的根源就擺在這裡。」
• 先站穩事實基礎,才能讓對方認同你的分析邏輯。
▌例子:製造部門的溝通翻車記
假設你跟製造部門的主管開會,開場就說:
「結論是這台機器應該換掉,它效率太低了。」
他會怎麼反應?
「低?多低?有多浪費?你怎麼算的?是我們操控不當還是設計問題?」
結果呢?
整場會議就在質疑你的數據中結束,結論一點用都沒有。
正確做法:
「這是我們記錄的機台運作數據,平均運行效率只有 65%,遠低於行業標準的 85%。這些數據來自 XYZ 測試,細節在這裡。」
等主管點頭認同數據後,再丟出你的建議:「所以我們認為,更新機器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
▌試試這個練習
1. 挑一個你正在處理的研究或專案,把它畫成金字塔:
• 頂端:你的結論是什麼?
• 中間:你支持結論的幾個核心觀點?
• 底層:每個觀點的數據證據在哪?
2. 再想想:面對你的受眾,應該怎麼安排順序?
• 對愛看數據的,就從底層開始講。
• 對只想聽結果的,就從頂端切入。
3. 下次報告時試著調整,看看效果如何。
老實說,金字塔原則只是工具,
重點是:不要用錯地方,搞到對方只想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