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蛋炒雞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偶爾還是會有一些微妙的配菜,其實很多做的菜,都是給我自己一個人吃的,所以很常做成蓋飯、麵之類的食物。

如果這天有個簡單的主食,也簡單地燙了個青菜,我通常會再補個蛋當配菜,鹹蛋炒蛋就是這樣出來的。我想要有蛋,剛好剩一顆鹹蛋,想要蛋有些鹹香味,就弄出這小盤黃澄澄的東西了。

raw-image


【鹹蛋炒雞蛋】

1、鹹蛋黃、蛋白分開,各自剝碎

2、雞蛋打散

3、炒鍋下油,小火,先下鹹蛋黃炒到起沙

4、下蛋液翻炒,成型後再放入鹹蛋白炒熱即可

照片是用一個鹹蛋加一個雞蛋炒出來的份量。

一個人吃或兩個人吃都可以,鹹度是看使用的鹹蛋有多鹹。

男人要學會的各種雞蛋料理,又多了一道!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30會員
148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因為喜歡金庸、喜歡做菜,對於射鵰英雄傳中的「玉笛誰家聽落梅」一直很有印象,終於是跟著書中的描述把它做出來了。
以前比較愛跑來跑去時,中和的華新路是我很愛去的地方,在那裡吃了很好吃的雲南美食ー豌豆粉。於是就想著能不能自己做,做法跟做豆漿、蘿蔔糕有點像,不難喲。
*20150503痞客邦舊備備份 很多地方都有賣蟲料理或蟲小吃,到過中國、泰國的人應該對炸蚱蜢、炸蟬蛹不陌生,台灣相較之下少了很多這樣的料理。我吃過幾次蚱蜢跟炸蟲,但沒料理過,這次透過網路找到有賣食用蟲的地方,就來試試吧!而成品意外地好吃耶。 這次用味道不會太特殊的麥皮蟲與麵包蟲來做哦
這篇說是食譜,但應該更像是兔肉的食用心得分享,底下有圖不愛看的請上一頁離開囉
*痞客邦150430舊文備份 雖然這個名字聽來威風,一副很厲害的樣子,但它其實做法簡單,也是西方國家派對上常見的開胃小菜。吃下去的口感有蛋白的清純,而蛋黃的柔順中卻藏了小小的嗆辣滋味,這也是名字中「魔鬼」的由來。 為了配色及找到青醬的新使用方式,我試著搭配青醬的綠,試試這道「綠魔鬼蛋」
*痞客邦150402舊文備份 前陣子看了舌尖上的中國,好多菜色看起來都好棒,但光想就覺得難做得要死。這道「扣三絲」似乎相對簡單,便找了個時間試試。 這道菜其實不難,難在刀工…我也只能盡力了XDD 而節目中並沒有介紹詳細的食譜及做法,我也就在網路上找一下,加上一點自己的想法試試,本來以為味道
因為喜歡金庸、喜歡做菜,對於射鵰英雄傳中的「玉笛誰家聽落梅」一直很有印象,終於是跟著書中的描述把它做出來了。
以前比較愛跑來跑去時,中和的華新路是我很愛去的地方,在那裡吃了很好吃的雲南美食ー豌豆粉。於是就想著能不能自己做,做法跟做豆漿、蘿蔔糕有點像,不難喲。
*20150503痞客邦舊備備份 很多地方都有賣蟲料理或蟲小吃,到過中國、泰國的人應該對炸蚱蜢、炸蟬蛹不陌生,台灣相較之下少了很多這樣的料理。我吃過幾次蚱蜢跟炸蟲,但沒料理過,這次透過網路找到有賣食用蟲的地方,就來試試吧!而成品意外地好吃耶。 這次用味道不會太特殊的麥皮蟲與麵包蟲來做哦
這篇說是食譜,但應該更像是兔肉的食用心得分享,底下有圖不愛看的請上一頁離開囉
*痞客邦150430舊文備份 雖然這個名字聽來威風,一副很厲害的樣子,但它其實做法簡單,也是西方國家派對上常見的開胃小菜。吃下去的口感有蛋白的清純,而蛋黃的柔順中卻藏了小小的嗆辣滋味,這也是名字中「魔鬼」的由來。 為了配色及找到青醬的新使用方式,我試著搭配青醬的綠,試試這道「綠魔鬼蛋」
*痞客邦150402舊文備份 前陣子看了舌尖上的中國,好多菜色看起來都好棒,但光想就覺得難做得要死。這道「扣三絲」似乎相對簡單,便找了個時間試試。 這道菜其實不難,難在刀工…我也只能盡力了XDD 而節目中並沒有介紹詳細的食譜及做法,我也就在網路上找一下,加上一點自己的想法試試,本來以為味道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