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別害怕分享!你不需要是專家才能在 Threads 上提供洞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學術路上,是否常有這樣的心態:

• 「我不是專家,萬一說錯怎麼辦?」

• 「我的想法不夠完整,發出來會不會丟臉?」


其實,洞察 (Insight) 的關鍵並不是你知道最多,而是你對問題的獨特看法,能讓讀者驚呼:

「酷!我之前怎麼沒想到?」


洞察的本質 (The Essence of Insight)


1. 洞察 ≠ 知識量 (Insight ≠ Knowledge)

• 洞察不是知識的堆砌,而是對某個問題或現象的獨到解讀。

• 舉例:比起列出 10 篇文獻,不如分享你從中得出的新觀點,哪怕只是片段化的想法。

2. 讓人感覺「我之前沒想過!」 (Trigger Surprise Thinking)

• 好的洞察能點燃讀者的靈感,而不是一定要提供全然正確的答案。

• 你的觀點越獨特,越能引發更多討論。

3. 初學者視角反而更珍貴 (Beginner’s Perspective is Valuable)

• 初學者的新鮮視角,往往能提出讓資深研究者耳目一新的問題,這就是你的優勢。


如何在 Threads 上分享洞察? (How to Share Insights on Threads)


1. 分享未完成的思考 (Share In-Progress Thoughts)

• 不需要等所有想法都完美再發佈,Threads 是一個分享「進行中想法」的絕佳平台。

• 範例:

• 「最近發現模型 X 在實驗中的偏差,正在思考是否因為 Y 因素,不知道有沒有人有相似經驗?」

2. 提出問題,而非答案 (Ask Questions, Not Just Give Answers)

• 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往往比提供答案更能激發互動。

• 範例:

• 「假設 Z 現象中的條件變動,是否會改變原本的結論?這部分還需要更多數據驗證。」

3. 用故事連結你的背景 (Connect Your Background to Your Insight)

• 你的研究背景或經歷本身就是素材,結合故事更容易引起共鳴。

• 範例:

• 「身為一個機械背景的碩士生,我發現工程中的數學建模技巧,其實可以用來理解生物系統,非常有趣!」


結語:分享就是成長 (Sharing is Growth)


在學術寫作中,洞察 (Insight) 是來自於你的獨特看法 (Unique Perspective),而非完美的答案。


記住:分享不是證明你有多懂,而是讓別人看到新的視角,也讓自己透過互動更深入思考。


所以,下一次在 Threads 上,別猶豫,勇敢分享你的觀點!你可能比自己想像得更有啟發性。

avatar-img
532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碩博士生在面對研究時,常常會告訴自己: • 「我還要再多讀幾篇文獻。」 • 「等我熟悉方法後再開始。」 結果呢?行動一再被推遲,進度停滯不前。 其實,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行動 (Learning by Doing),別再用「學不夠」當藉口! 為什麼我們總是陷入「等學夠了再動手」的
隨著時間相處得越久,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吸引力,從來不是那些表面的光環或名銜。 • 不是你的學位有多高; • 不是你的論文發表在哪裡; • 更不是你背後那些光鮮的成績單和獎狀。 真正讓人靠近的,是這 4 種特質 1. 溫暖 • 能讓別人在壓力大的學術環境中,因為你
Obsidian 的真正威力,不在於它的功能有多炫酷,而在於它能幫你把點子連結起來。 連結與反向連結(Links & Backlinks), 可以把一條條孤立的筆記,組織成一張強大的知識網絡。 當你的筆記開始互相關聯, 它不再只是零碎的紀錄,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第二大腦」, 幫助
誰說寫作只能坐在辦公桌前熬夜搞?其實,寫作靈感是到處跑的,你能不能抓住它,全看你的習慣。 比如,看 TED 演講時,別光看得熱血沸騰就結束了,趕緊拿筆記下幾句打動你的話,或你腦中冒出的想法。 這些零碎的片段,現在看起來像垃圾堆, 但信我,等哪天寫論文序言或社群文章時,這些小靈感就是你的救命
碩博士生是不是常常這樣: 早上刷個手機,逛一下網站,再滑滑論壇, 到了下午才猛然想起:「完了!還有實驗數據要分析!」 然後硬逼自己專注,結果五分鐘後又在看笑話影片。 拜託,靠意志力撐專注? 這招早就證明沒用,因為意志力是有限的, 像你這樣每天都在跟誘惑拔河,根本耗不起。 關鍵是
碩博士生活中,有太多「覺得麻煩」的時刻,但越早努力,越能避免未來後悔: • 覺得統計分析難,放棄學好, 研究到一半數據卡住,才發現只能說:「我不會耶。」 • 覺得寫程式麻煩,跳過學習, 面對大數據需要 Python 分析時,只能乾瞪眼:「我不會耶。」 • 覺得學術英文太頭痛,
碩博士生在面對研究時,常常會告訴自己: • 「我還要再多讀幾篇文獻。」 • 「等我熟悉方法後再開始。」 結果呢?行動一再被推遲,進度停滯不前。 其實,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行動 (Learning by Doing),別再用「學不夠」當藉口! 為什麼我們總是陷入「等學夠了再動手」的
隨著時間相處得越久,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吸引力,從來不是那些表面的光環或名銜。 • 不是你的學位有多高; • 不是你的論文發表在哪裡; • 更不是你背後那些光鮮的成績單和獎狀。 真正讓人靠近的,是這 4 種特質 1. 溫暖 • 能讓別人在壓力大的學術環境中,因為你
Obsidian 的真正威力,不在於它的功能有多炫酷,而在於它能幫你把點子連結起來。 連結與反向連結(Links & Backlinks), 可以把一條條孤立的筆記,組織成一張強大的知識網絡。 當你的筆記開始互相關聯, 它不再只是零碎的紀錄,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第二大腦」, 幫助
誰說寫作只能坐在辦公桌前熬夜搞?其實,寫作靈感是到處跑的,你能不能抓住它,全看你的習慣。 比如,看 TED 演講時,別光看得熱血沸騰就結束了,趕緊拿筆記下幾句打動你的話,或你腦中冒出的想法。 這些零碎的片段,現在看起來像垃圾堆, 但信我,等哪天寫論文序言或社群文章時,這些小靈感就是你的救命
碩博士生是不是常常這樣: 早上刷個手機,逛一下網站,再滑滑論壇, 到了下午才猛然想起:「完了!還有實驗數據要分析!」 然後硬逼自己專注,結果五分鐘後又在看笑話影片。 拜託,靠意志力撐專注? 這招早就證明沒用,因為意志力是有限的, 像你這樣每天都在跟誘惑拔河,根本耗不起。 關鍵是
碩博士生活中,有太多「覺得麻煩」的時刻,但越早努力,越能避免未來後悔: • 覺得統計分析難,放棄學好, 研究到一半數據卡住,才發現只能說:「我不會耶。」 • 覺得寫程式麻煩,跳過學習, 面對大數據需要 Python 分析時,只能乾瞪眼:「我不會耶。」 • 覺得學術英文太頭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經驗對於專業領域的重要性,並質疑一些專家是否真的需要有相關經驗才能發言。作者以個人經驗為例,論述經驗與理論之間的關係。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在Threads上看到有人問是Contributor還是Learner比較適合念PhD, 這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Contribute與Learn在PhD的日子, 就跟刷牙還有洗臉一樣, 每天至少要經過好幾輪。 當你實際幹了一點事情, 感覺自己有點貢獻,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剛開始唸博士的時候,做實驗總會有種神奇的心態,就是覺得自己設計的實驗一定有道理,還沒找到特別好的結果,可能只是某個設定不對,只要我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然而,這就是博士生會有的「盲目的自信」。當自己能開始想Idea,想實驗的設計時,都會想要自己的實驗能有個驚天動地的發現。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碰觸到自己不太熟悉、不夠專業的領域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經驗對於專業領域的重要性,並質疑一些專家是否真的需要有相關經驗才能發言。作者以個人經驗為例,論述經驗與理論之間的關係。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在Threads上看到有人問是Contributor還是Learner比較適合念PhD, 這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Contribute與Learn在PhD的日子, 就跟刷牙還有洗臉一樣, 每天至少要經過好幾輪。 當你實際幹了一點事情, 感覺自己有點貢獻,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剛開始唸博士的時候,做實驗總會有種神奇的心態,就是覺得自己設計的實驗一定有道理,還沒找到特別好的結果,可能只是某個設定不對,只要我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然而,這就是博士生會有的「盲目的自信」。當自己能開始想Idea,想實驗的設計時,都會想要自己的實驗能有個驚天動地的發現。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碰觸到自己不太熟悉、不夠專業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