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參與在宅醫療學會的年會時,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二樓以上即是偏鄉」。
距離市區僅10多分鐘車程,老舊華廈裡,一位重度肥胖的失能患者,身旁只有60多歲的老伴照顧,別說外出就醫,連離開房間,都是個大問題。
病人在大醫院就診,看的都是掛號數上百的名醫。心臟科、腎臟科、胸腔科……,都有專家為她把關,然而只有老伴前往門診拿藥,病人從來也出不了門。藥物拿回家中,有時病況變了,有時換了藥跟家屬想的不一樣,家屬不確定該不該吃,也不知道要問誰,於是整包好好的放著,5-6種心臟和血糖藥,都沒給病人吃。
在居家現場,才會發現很多,醫學教育沒教的事,更多在醫院想像不到的事。
病人看似做了許多檢查,在多科門診就醫得到良好照顧,但是藥袋拿起來一看,不少的藥物交互作用與衝突,重複性用藥。因為沒有實際看到病人,忙碌的診間沒有時間好好了解病人還看了那些科別,開了什麼藥,家屬的轉達又常不夠精確,於是,藥物一袋一袋的領,病人卻沒有得到她真正需要的評估和治療。
病人的老伴說,去過幾家醫院,卻沒有醫生找得出病人為何下肢無力無法移動的原因,好不容易找到大醫院有醫生願意排詳細檢查,現在他卻煩惱著,究竟要如何讓病人到達檢查間呢? 即便找來了復康巴士,但卻無人能協助他搬運移動病人,包含整個就醫的過程,他一個人根本無法完成。
台灣的醫療資源可近性高是事實,但對某些族群的病人來說,就醫不便也是事實。說來令人難以置信,就算在台北,只要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2樓,出門就醫就是一件費心勞力難以達成的事。
隨著居家醫療和在宅醫療的推廣,期待未來,二樓,再也不是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