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早起的人。 他們總是充滿活力,正向又陽光,當我抱怨工作總是佔去我的時間,沒時間運動又沒時間休息的同時,早起的人正在分享又爬了什麼山,早上做了什麼運動,又看了什麼書。
他說,早上山上的空氣新鮮又安靜,早上的陽光燦爛又溫柔,而健康是他們最在意的事情。
我害怕早起的人。 他們是我認識的人們中,最自律的人,他們有強大的意志,用開放的態度面對生命,好似沒有問題難得倒他們。
他們是成功的代表,他們是努力的模範,用堅強且溫柔的態度看待人生;例如,股神巴菲特早上 6 點 45 分起床、亞馬遜創辦人 貝佐斯 10 點上床睡覺,5 點起床。
這讓我明白,成功不是偶然,早起的人,將每天當做最後一天,把自律當做自己的格言,擁抱孤獨,站在山頂卻能保持謙遜 。
我害怕早起的人。因為他們優雅又可愛,相較之下,令我自慚形穢,但又忍不住想多看他們幾眼,他們氣場強大,自信從容,但和他們相處,可愛自在。
我害怕早起的人。他們特別會管理時間,規劃目標,將生活過得井然有序,叫醒我的是夢想,醒來才發現,他們已經走在夢想的路上。
他們是生命的智者,生活的佼佼者,願我們都可以成為早起之人,有顆堅定而溫柔的內心,是一名夢想的實踐家。
可是,其實我想抱著女友自然醒,怎麼辦?
自律就是自己管好自己,按自己的目標行動。他們往往能夠克服短期的誘惑,專注於長期的目標。
很多有名的人都很自律,比如彭于晏。他說過:「他的成功來自他的自律」。
在彭于晏知名的電影《翻滾吧,阿信》中,他為了一個目標,堅持了下去。他為了達成目標苦練八個月,每天練習十個小時,只吃水煮餐。這樣的堅持,很多人連八天都做不到。
為什麼他做的到呢?
正如電影中的一句台詞:
「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
所以自律不是盡力而為,而是找到平衡,讓自己能夠長久地做下去。它更像是前進的油門,重要的不是將它踩到底,而是找到前進的平衡力道,讓車子健康地前行。
吳淡如說過:「如果躺平可以獲得幸福你一定要躺平?」
躺平不是偷懶,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是找到自己的節奏,不讓自己累壞。
我已經過了 1000 多個沒有鬧鐘的日子,每天寫作、學習、出國旅居,過得輕鬆自在。
如果自律是油門,那躺平就是煞車。
一輛只會前進的車是非常危險的。駕訓班的時候,一開始也是學習將腳放在剎車上,之後教練會叫你慢慢放開,然後才是踏油門前進,而且油門和剎車無法同時踩,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人生要學會停下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社會鼓勵我們追求自己的目標,努力往目標前進,但沒人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走錯路了怎麼辦?
一輛沒有剎車的車子是不能轉彎的。
延伸閱讀:
你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無法自律,想減肥卻控制不了美食的誘惑。
有一次,一位學妹問我怎麼早起?
「學長,我想要早點起床? 你是怎麼每天早起?」
「那為什麼你要早起?」
「我想要早上起來讀西班牙文或是運動。」
我教了她一些方法,像是培養睡覺習慣,或是補充一些保健食品。她也試了兩週,但後來就放棄了。
當下我不意外,這不是因為她沒自制力,而缺少內在動機,內在動機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同時也缺乏外部誘因,外部誘因是做這件事對我們短期、長期有什麼好處。
自律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有方法的,意志力有限,創意無限。例如說,找出某一件事情,你是真心熱愛的,讓這件事來改變你的人生,甚至你會改變整個世界。
愛你的工作是做出偉大工作的唯一方式。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史蒂夫·賈伯斯 (Steve Jobs)
找到你喜歡做的事,讓你不想睡覺,只想繼續做下去。像小時候遠足前的晚上,或是第一次和女朋友一起出國旅遊時的興奮感。
做熱愛的事情,會讓你感覺不到時間流動,像是「心流狀態」。心流是一種,我們內心完全的投入到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聽不到別人在叫我們,或是忽略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
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可以問自己: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做下去,並且設計一些讓自己興奮的獎勵,像是完成三十天後去看場電影、吃頓好吃的,一年來一場自己的旅行。
也許在我們慢慢地成長和長大後,這種興奮感會逐漸減少,這是正常現象,激情本來就會退去,嘗試思考一下支持你前進的是什麼?
自律最怕的就是三心二意,只專心做好一件事,避免分心。
比如減肥的時候,不要吃洋芋片,一片都不行,因為吃一片就停不下來了,我們叫「微小連續反應」。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應該避免讓自己分心的壞習慣,比如滑手機、看影片。
反之,我們也可以利用這種切片式的時間管理方法來幫助我們專注一件事情上,例如說使用「番茄時間法」,每做二十五分鐘休息五分鐘。
建立立即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一次又一次的接著執行,我們也可以有超強的自律力。
我們內心深處是渴望被認同的,所以要和重要的人分享你的目標,讓他們給你回饋,這樣也能成為前進的動力。
最好還請他們給你回饋並定期向他們報告,雖然負擔責任是一種壓力,但也可以成為前進的動力。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自我協定」。 自我協定為自己說的話負責任,例如跟朋友分享自己的減肥計畫進行,沒完成真的會很丟人,所以就更努力的執行計畫吧。
自律不是自由,自律只是達成目標的一種方式。
就像省下錢來投資,最後獲得財富或心靈上的自由一樣。自律本身並不代表自由,許多人因為過度自律反而感到壓抑,過得不開心,也不自由。
世界上最自律的人之一是學生和媽媽。學生冬天也要早上六點起床趕校車,不自律嗎?媽媽半夜要起床餵奶,不自律嗎?
但他們快樂嗎?大部分時候,他們看起來並不快樂。
為什麼他們不開心?
學生擁有最好的青春年華,健康又沒有太多煩惱,但每天早起學習一些未必能用上的知識,補習到晚上十點才回家。媽媽在當媽媽之前,可能正處於事業的高峰期,可以談戀愛、旅行,過著精彩的生活;成為媽媽後,卻要放棄事業,甚至再也回不到之前的工作崗位,還得面對身材走樣的現實。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可能是失業、失戀、退休的時候。但很少有人懂得在駕駛人生的道路上時,適時調整速度、變換跑道,甚至停下來欣賞沿途的風景。
所以比自律更重要的,是學會「躺平」,也就是在舒適圈裡努力的能力。
在舒適圈裡努力,意思是我們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不斷成長,用已有的經驗繼續往前走,這樣風險小、效率高。
自律和躺平就像開車一樣,要會踩油門,也要會煞車,這樣才能安全又自由地在人生的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