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9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聊本書|《人生四千個禮拜》:不負當下,才能不枉此生

「時間管理」是當代相當熱門的一個主題,從書籍、文章、影片甚至 Podcast ,各個地方都有人分享如何更高效率地利用我們的時間。

像我自己也是非常熱衷時間規劃的人,幾乎所有行為背後都有一張完整得 schedule,仔細安排了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比如通勤和午餐時間我會讀讀書、用工作的空檔來閱讀電子報,週末空閒的時候再把吸收到的知識整理成筆記,並丟進 Obsidian 等,總之就是盡可能將零碎的時間利用到極致。

雖然這樣的習慣對成長很有幫助,不過也同時帶來了一些困擾,尤其是過度依賴規劃產生的焦慮感,常導致我處在非常緊繃的狀態。可能事情多的時候累得要死,好不容易能休息又閒不下來;或是平時拼命提升效率,結果事情真的提早做完又坐立難安,不是在超忙就是超焦慮的狀態這樣 XD。

對長期有這困擾的我來說,《人生四千個禮拜》真的是很有幫助的一本書!作者在書中提到,過度依賴計畫的盲點在於我們太常把目標放眼未來,彷彿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為了那個美好幸福的來日而存在。

可是,人的一生也就四千多個禮拜而已(甚至這還不是定數),當我們一直想著「到時候就能放鬆」、「到時候就能休息」時,會不會那個「到時候」根本不會到來呢?


▌「善用時間」的迷思

我們如今都活在一個超高速的時代,科技的頻繁更迭、社群媒體的興起、生活習慣的改變……和幾十年前相比,我們現在能用更短的時間完成更多事,卻似乎沒有變得比以前更輕鬆。

在世界越轉越快的同時,人們對效率的追求也逐漸走火入魔。十年前我們還能耐心等待電視上兩分鐘的廣告過去,十年後卻連影片開始前三十秒的廣告都不耐煩;休假日過去是放鬆紓壓的時間,現在卻越來越多人主張必須「善用週末」,得將兩天都塞滿活動才不算浪費。

明明我們追求效率的初衷,是希望創造更多時間、擁有更愜意的未來,但當時間真的多出來了,我們不只沒得到滿足,反倒變得比以前更緊繃。

當科技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害怕跟不上世界的焦慮使我們再也無法享受無所事事的感覺,無時無刻都在害怕自己與世界脫軌。於是我們選擇塞更多事進來,將自己忙得不可開交,然後在忙碌中繼續期待下次的休息,如此循環往復,永遠到不了放鬆的一天。


▸ 我們即是時間

「人生是由許多時刻所組成」這是這本書最核心、也最點醒我的一個觀念。

時間管理之所以成為顯學,是因為時間常被當成一種「利用的工具」,我們都想用現在的時間交換未來的幸福。像是為了擁有愜意的週末,所以瘋狂加快做事的效率;為了享受安穩的晚年,所以拼命工作賺錢;為了孩子出人頭地,所以奉行嚴苛的教育制度等。

這樣的觀念存在一個盲點,那就是我們其實連自己擁有多少時間都不知道,就算計劃用十年時間達成一個目標,但沒有人能保證這十年會確如預期地發生,或許中間會遇到波折與困境,也或許會遇上意外直接中斷我們的人生。

時間並不像其他工具一樣,能被確切地拿在手裡,而是我們自身就是時間,我們活了多久,時間才有多久

這個觀念很好地解釋了為何很多書都希望我們「活在當下」。沒有人知道自己未來剩下多少時間,過去的事情無力改變、未來的事情無從預知,真正屬於我們的就只有此時此刻。


▸ 健康的規劃

作者有特別提到,鼓勵大家活在當下,並不代表規劃未來是錯的。規劃其實是打造人生的基本工具,也是對他人負責的表現,假使今天你的朋友毫無時間觀念,不管約幾點碰面他都會往後延三個小時的話,相信沒有人接受得了吧!

我們當然可以為了提升自己而去養成閱讀習慣,或是為了認識新朋友而去參加活動,《人生四千個禮拜》並非是要一竿子打翻所有規劃的價值,而是希望大家將重點放回「過程」本身,能用一個更健康的方式規劃未來

「過度未雨綢繆的問題在於,儘管偶爾確實能預防大難臨頭,其他時候只會加深做好準備理應減少的焦慮。」

過度規劃之所以常常帶來焦慮,是由於我們太過重視結果,總是早早地畫出一張完美藍圖,然後洗腦自己現在付出的辛苦,全是實現那張藍圖的必須步驟。

可事實上,世上不可能有一張藍圖完美無缺,也不可能有人有辦法保證所有規劃絕對有辦法實現。過於苛求自己達到完美的結果,很多時候只會帶來不必要的負面情緒而已。

老實說我對這點真的滿心有戚戚焉的 XD,我自己就是特別容易焦慮的那種人,像大學每次上台報告,我都會早一天就開始沙盤推演,希望把所有突發狀況列出來以便應對。但其實這種方法完全沒辦法撫平我的情緒,往往是想得越多,越發現自己無能為力,反倒變得更焦慮(笑)。


▸ 無法掌控不見得是壞事

對習慣規劃一切的人來說,「事態的無法掌控」往往令人難受,不過書中卻提到,這並不見得是壞事。

人生充滿各式各樣的選擇,但也有很多事之所以發生,是由於上天沒有給我們選擇的機會。以我自己為例,我生來就是女性、從小就是高敏感族群,這些特質自出生起就注定伴我一生,無法選擇,可它們都是塑造如今的我不可或缺的基石。

如果我不是女性,或許我無法認識現在身邊的一群摯友,也無法體會女性題材作品的動人之處;而若我不是高敏感族群,或許我無法找到這份我所熱愛的工作,更不會因著對作品的感動步上寫作之路。

若說得更極端一點,倘若過往二十多年我遇上了意外,無法像現在平安地活著,那我又怎麼可能擁有如今的生活,還能坐在這裡打打字、和大家說說話呢?

生命自誕生起便無從選擇,而當我感謝自己能身在這裡、活在此刻時,也就代表這份無常至少為我帶來了一項恩典,既然如此,似乎又不必那麼 care 所有事都必須盡在掌握了不是嗎?



▌接受生命的有限

「人生四千個禮拜」不只翻轉了時間管理的概念,同時它也非常直白地告訴我們:人生就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做完所有想做的事、不可能每個領域都出類拔萃、不可能知道世上的每一件事、不可能花一輩子找到真命天子……

在我們承認並接受自身的有限性以後,許多迷茫都會瞬間迎來曙光。


▸ 錯過使選擇有了意義

錯失恐懼症(FOMO)是現代常見的文明病。在 Facebook 等社群軟體出現後,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知道千里外發生的事,不過這也導致我們開始「害怕錯過」:害怕錯過朋友的動態、害怕遺漏最新的消息、害怕沒發文會被世界遺忘……因此我們不停刷新社群、維持更新的頻率,試圖綁住和社群的連結。

書中提到,「害怕錯過」也是一種沒意識到有限性的表現。首先,注意力本身就是有限的,尤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我們基本上不可能不錯過消息,相信就算你一天二十四小時部泡在社群上,也不可能知道每位朋友的近況。

而且與此同時,人生也是有限的,當我們選擇將時間花在刷新社群,便相當於放棄了那段時間能做的其他事。

當然這不是說滑手機就等同於浪費時間,而是我們必須知道所有行為背後都有犧牲,並非毫無代價。理解自己做的每件事背後究竟會錯失哪些東西,才能更知道自己真正想做哪些事。

錯過其實不是問題,錯過反而讓我們的選擇有了意義。

之前曾在一篇文章提過,我之所以不開社群,只以 mail 作為聯繫管道,是因為我不想耗費心力經營社群,其實這也是我深受 FOMO 所苦後領悟到的觀念 XD。

我還在繪圈的時候,曾經有段時間非常熱衷於社群經營,為了讓自己被記得,我積極研究演算法、努力維持兩三天一更,甚至還辦了好幾次徵友創作的活動。

但這樣做了幾年後,我越來越覺得這種生活痛苦。對社群的依賴導致我越來越害怕脫離自己多年建立的社交圈,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自己更新,然而這不只沒有舒緩我的社群焦慮,還反過來破壞了畫圖原先能帶給我的快樂。

明明我經營社群的初衷,是希望記錄我作為繪手的足跡,可是到了後來,我竟然連畫畫這件事都開始感到厭惡

因此我投入寫作後,才會選擇不再經營社群,改將心力全數放在創作本身。即便這個決定放棄了很多(比如被人看見的機會、創作變現的可能),但我從不後悔,對我來說,錯過這些機會來換取自己真正的快樂,才是最有意義的。


▸ 再也無法回頭時,焦慮會消失

意識到選擇背後有得有失,接下來很多人就會開始猶豫不決,不曉得哪個選項最好、哪個選項 CP 值最高。

不曉得大家小時候上美術課有沒有一種經驗,明明腦中的構圖很完美,畫到紙上卻遠不及想像中的千分之一。其實現實中很多事也是如此,單單存於幻想時都很美好,可一旦落於具象,似乎怎麼看都是問題。

這就是為何選擇總是令人掙扎,現實狀況永遠沒有幻想中來得美好,如同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兩朵玫瑰中你選了紅的,久了就變成牆上一抹蚊子血,另一朵卻還是「床前明月光」;而若選了白的,久了就成了衣服上的一粒飯,可另一朵仍是心口那顆硃砂痣。

不過轉念一想,既然現實永遠比不上幻想,那也就代表我們並不需要糾結找出「最完美的選項」,畢竟不可能有選項是最完美的。我們真正該做的不是騎驢找馬,而是逼迫自己定下來、斬斷所有退路,然後努力將這條路走得長遠。


▸ 宇宙根本不在乎

這本書最後一個我很喜歡的觀念,就是「宇宙其實不在乎你做了什麼」。

相信亞洲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都承受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壓力,小時候被期望段考能得第一名、長大了被期望進國立大學讀醫學系、出社會了被期望進入大公司得到年薪百萬……。

但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懷疑,為什麼只有頂尖才是最好的?第二名、第三名……乃至最後一名,為何這些名次卻要被人嗤之以鼻?所謂的第一名,不也正是靠這些名次襯托出來的嗎?倘若班級裡就只有一個人,即便他是無庸置疑的第一名,可這還有意義嗎?

我並不是否認競爭的必要性,我只是很困惑,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想追求極少數頂尖的位置,而非接納自己的平庸?明明頂尖的人屈指可數,大多數人都只是普通人,為何不坦然接納這個事實?

我理解頂尖的人才是引領時代進步的推手、是被世人憧憬的勝利組,但平庸的人也都有無法取代的價值,就像一間公司裡負責出謀劃策的領頭羊自然重要,可若沒有底下那群將策略具現化的員工,再創新的策略也都只是空想而已。

這個世界不是只靠高學歷或高智商就能運轉,而需要各行各業、各形各色的人互相協作,才得以實現共同進步。

《人生四千個禮拜》是我目前讀到第一本,希望我們正視自己「沒那麼特別」的書。人的一生放在宇宙裡猶如滄海一粟,不管活得多輝煌,幾十億年後也會跟著地球一起銷聲匿跡。那我們又何必汲汲營營地追求被後人記住、歌頌、流芳百世呢?

承認自己沒那麼特別,並不會抹去我們生存的意義,相反地,這反而告訴我們不需要因著外界的期盼追求揚名立萬、成為人中龍鳳,我們也可以作為普通人,普通地生活、普通地工作就好。



▌總結

我會喜歡《人生四千個禮拜》,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我真的對作者的人生觀很有共鳴。就拿最後這點來說,「認為自己沒那麼特別」相信對部分人來說是很消極的心態,畢竟現在處處是市場,無處不競爭,我也承認自己在工作上協助設計產品時,也會追求創造出頂尖的產品。

可若放回自己的人生,我從不認為自己這輩子需要多有成就,也不指望死後要有人記得我。對我來說,能把自己這一生活得精采燦爛,死前一點也不後悔能來這世上走一遭,就是最大的成就了。

除此之外,作者對於時間規劃的想法也很大程度開解了我。雖然我的人生觀比較佛系,不過不代表我追求徹底躺平的人生(笑),我覺得人的一生要活得有意思,還是需要面對千錘百鍊,藉由克服難題得到的成就感去感受活著的快樂。

而這本書確實給了我一條新的方向,讓我知道如何在「追求成長」和「活在當下」中取得一個平衡,真正將規劃用成助益人生的武器,而非搞得我心神不寧的炸彈 X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人生4千個禮拜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