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AI人資培訓關鍵!如何讓員工快速適應未來職場?

掌握AI人資培訓關鍵!如何讓員工快速適應未來職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I將如何影響人資?企業別忽視培訓盲點 圖片來源:canva

AI將如何影響人資?企業別忽視培訓盲點 圖片來源:canva


如果你的競爭對手已經透過AI技術大幅提升了人才招募效率,實現精準選才,改善員工關係,甚至將績效管理變得更智能化,而你的公司卻還在傳統流程中掙扎。這樣的情境,會讓你不寒而慄嗎?事實上,AI已經開始在全球企業中掀起一場人資革命,而身為人資的你,必須要成為這場革命的先行者,你做好準備了嗎!

根據美世(Mercer)最新的調查,未來1年內,AI對人資部門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

  1. 人才招募(60%):AI自動化篩選履歷、精準匹配人才,讓招募流程更快速、高效。
  2. 員工關係(50%):AI助力員工溝通與反饋,及早發現問題,提升員工滿意度與對企業忠誠度。
  3. 績效管理(40%):透過AI分析員工表現數據,提供即時回饋,讓績效評估更公平、更客觀。


美世全球人資策略主管 傑森·艾佛布克表示:「人資工作中充滿了重複性任務,這使AI成為自動化流程的絕佳工具。現在正是時候思考,如何利用AI來減輕日常工作的負擔,將人力資源從繁瑣的流程中解放出來,專注於更有價值的戰略工作。」

生成式AI是未來職場的革新,也是人資角色的一次全面升級!想在AI時代脫穎而出?掌握AI導入的機會,將決定你和你的團隊未來的競爭力。


AI成功導入的關鍵:正確的員工培訓!

要讓AI導入順利,企業必須謹慎且有計畫地推行新技術。因此,許多人資長和管理者開始擔心如何有效培訓員工。根據調查,已經有許多企業著手進行AI技能培訓,主要著重在以下幾方面:

  1. 70% 的企業專注於教授AI概念與術語
  2. 60% 的企業提供AI倫理與責任使用的培訓。
  3. 50% 的企業進行實作型AI技能訓練
  4. 30% 的企業教授如何在特定業務功能中應用AI


艾佛布克指出,這些數據顯示,企業的培訓主要集中在AI的技術層面。雖然這很重要,但更需要的是讓每位員工理解AI將如何改變他們的工作角色


企業忽視的培訓盲點:改變的心態與工作流程!

許多企業在導入AI時,往往忽略了最關鍵的一環:如何讓員工心態和工作流程同步轉型

艾佛布克:「員工需要學習如何因應變化,了解AI將如何改變自己的工作模式,並以AI優先的心態來處理日常工作。」

此外,AI技術的導入大多是由IT部門主導,但持續的改善和適應卻是人資部門的責任。唯有透過企業培訓,讓員工清楚了解AI如何影響他們的日常工作,企業才能真正成功地將AI技術融入日常營運,並確保這場轉型帶來的成效長久且穩定

若企業無法提供這樣的支持,AI導入的投資可能淪為紙上談兵,甚至帶來更多混亂。因此,重視員工的心態轉變適應能力,絕對是人資不可忽視的關鍵!


別讓公司在AI時代掉隊

AI技術正在顛覆人資的每個環節,無論是人才招募、績效管理,還是員工關係,這場轉型已經勢不可擋!面對這股趨勢,唯有持續學習、提升技能,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希望這次的內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不吝分享給你的朋友! 若有任何人資相關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我會定期分享更多人資管理、職場文化和企業培訓實用的文章。最後,也請給這篇文章一顆愛心,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我是 Brown。

avatar-img
人資行不行│布朗的沙龍
29會員
38內容數
想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資專家?掌握勞基法、招募策略、績效管理、AI 趨勢與假期工時規範,本專題一次帶你一次掌握!讓你在人資職涯更進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讓員工從「工作機器」變成「快樂夥伴」的最佳方法:志工活動 試想一下這個場景:你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你不是在壓抑的辦公室中,而是和同事一起到大自然保護區,親手搭建鳥巢、鋪著樹皮,呼吸著新鮮空氣,而這一切竟然是公司「付錢」讓你去做的!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幸福?其實,國外提倡這樣的「志工活動」不僅可以
代表雇主的人資夥伴們,或許常常遇到,答應要報到應徵者「放鳥」的情況,而浪費了許多勞務上的成本。 但也有一些不嚴謹的事業單位,將錄取通知撤回【取消內定】,導致勞工發生兩頭空的狀況。 無論是雇主或是勞工的身分,這樣的(動作)分別會面臨到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呢? 勞工角度 〔答應錄取後反悔〕 以勞工來說,若答
之前文章討論到,在招募程序中雇主如何避免觸犯到【就業歧視】及【蒐集隱私及個人資料】這兩項的法規。 而也有許多企業還會有一道程序,是來查核應徵者過去資料是否符合真實,這道程序就是所謂的【背景調查】 簡單來說,就是打去應徵者的前雇主詢問資料。 關於「作為新雇主的詢問」,相關法條為: 一、法律明文規定。
人資夥伴們在整個勞動契約成立的過程中,包含了招募到任用之間,會涉及到多項不同的法令,實務操作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讓企業觸犯法律的風險! 除了上篇提到招募最大顆的地雷-就業歧視(罰鍰30~150萬元),還可能伴隨環環相扣的「小地雷」,稍有不甚就會一觸即發!人資夥伴們不能不去注意的啊! 這條法規就是:
人資夥伴們在招募時,從刊登職缺、邀請求職者面試和面談。 在整個勞動契約成立過程中會涉及到多項不同的法令,稍有不甚就有可能會觸法! 更可怕的是,如果是遇到熟知法令的「求職蟑螂」利用提起申訴來要脅雇主付高額賠償金,那可是得不償失啊! 本篇的內容就要來先分享,招募程序最大顆的地雷! 【就業歧視】
讓員工從「工作機器」變成「快樂夥伴」的最佳方法:志工活動 試想一下這個場景:你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你不是在壓抑的辦公室中,而是和同事一起到大自然保護區,親手搭建鳥巢、鋪著樹皮,呼吸著新鮮空氣,而這一切竟然是公司「付錢」讓你去做的!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幸福?其實,國外提倡這樣的「志工活動」不僅可以
代表雇主的人資夥伴們,或許常常遇到,答應要報到應徵者「放鳥」的情況,而浪費了許多勞務上的成本。 但也有一些不嚴謹的事業單位,將錄取通知撤回【取消內定】,導致勞工發生兩頭空的狀況。 無論是雇主或是勞工的身分,這樣的(動作)分別會面臨到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呢? 勞工角度 〔答應錄取後反悔〕 以勞工來說,若答
之前文章討論到,在招募程序中雇主如何避免觸犯到【就業歧視】及【蒐集隱私及個人資料】這兩項的法規。 而也有許多企業還會有一道程序,是來查核應徵者過去資料是否符合真實,這道程序就是所謂的【背景調查】 簡單來說,就是打去應徵者的前雇主詢問資料。 關於「作為新雇主的詢問」,相關法條為: 一、法律明文規定。
人資夥伴們在整個勞動契約成立的過程中,包含了招募到任用之間,會涉及到多項不同的法令,實務操作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讓企業觸犯法律的風險! 除了上篇提到招募最大顆的地雷-就業歧視(罰鍰30~150萬元),還可能伴隨環環相扣的「小地雷」,稍有不甚就會一觸即發!人資夥伴們不能不去注意的啊! 這條法規就是:
人資夥伴們在招募時,從刊登職缺、邀請求職者面試和面談。 在整個勞動契約成立過程中會涉及到多項不同的法令,稍有不甚就有可能會觸法! 更可怕的是,如果是遇到熟知法令的「求職蟑螂」利用提起申訴來要脅雇主付高額賠償金,那可是得不償失啊! 本篇的內容就要來先分享,招募程序最大顆的地雷! 【就業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