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這項才藝,跟學畫畫是不同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些家長會跟老師說,家裡孩子喜歡畫畫,閒暇會自己去畫,可以自己畫很久,怎麼練琴都不行.......因為,這兩項才藝,雖然都是藝術,但是學的過程根本不一樣啊!


一、鋼琴曲是有正確答案的

彈首鋼琴曲,最基本的順暢一定要有,否則就算再不懂的人,聽到錯音停頓,就一定能指出彈得不好。

畫畫不是,他沒有標準答案,換個顏色換個畫法,都是創意,甚至不能被框架;即使畫的不好,不懂的人看了,也只覺得自己不懂這種美學。


一般家長看到孩子畫畫,多是誇獎讚美不會說醜;聽到琴聲,一首小蜜蜂錯了個音,都還會要孩子多練習幾次。


二、鋼琴練習就是重複

因為鋼琴曲有正確答案,所以為了要彈正確,練個十幾次到上百、上千遍都有,而且是一模一樣,一直重複再重複,同樣的旋律一直疲勞轟炸。

畫畫沒有正確答案,即使是同樣的題目,可以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不需要把一隻皮卡丘畫上100次,而且要求耳朵尾巴腮紅要一模一樣,又不是複印。


許多家長會讓孩子自由發揮作畫的內容,而聽到孩子沒有照譜彈、沒有彈老師教的樣子,就會說"又再亂彈了"。


三、鋼琴曲的難易進度分明

鋼琴曲的難易度很容易被一般人辨別,給愛麗絲就是比小蜜蜂難,聽起來很複雜又快速的就是頂尖。學生學鋼琴一開始從單手、雙手、增加音域、節奏變難,速度加快......,都是可以聽見為憑的進步證據,也就是,如果一直停留在某種程度太久,就會被認為不夠努力。

畫畫也有難易度,但是判別方法比較沒有那麼分明,一般人頂多可以看出一隻皮卡丘從不太像到栩栩如生;但今天畫蠟筆、明天用色鉛筆,後天來個水彩,都不是明顯的進度分類方式。


家長看到孩子畫畫,不太會質疑有沒有進步;但是鋼琴同類型的曲子如果練習太久,就會覺得沒有明顯進步。



雖然都是藝術,但是鋼琴練習需要先有正確,才有辦法表現出藝術性,而這個正確,是學鋼琴最痛苦的地方。如果要我說,練鋼琴的性質比較像練到腳流血的跳舞,千萬不要再拿來跟學畫畫相比了。




https://pianotebook.pixnet.net/blo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多人學琴,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是一開始興致勃勃,充滿鬥志與希望,沒多久就堅持不下去,最主要就是兩個原因。 一、受挫力 很多時候,練琴就是一種手指運動,把某個動作一再重複練習了百次千次,變成精熟。想像成練習投籃,目標百發百中,那得花多少精力。姑且不論老師的演奏專業度,彈得是否好聽,其實不管遇
遇過很多家長,孩子學了一陣子鋼琴後,突發奇想要考音樂班科系,學生有上鋼琴課、會彈琴了,好像很有興趣,就可以考音樂班了嗎? 興趣為主的鋼琴課 其實現在的老師,鋼琴課多會以啟發孩子興趣為主,進度配合學生的學習,內容為學生量身訂做,學生沒有真正被基本功、進度追著跑的經驗。一旦要考試,考的曲子需要有
很多家長希望能夠幫助初學的孩子練琴,就像陪孩子初學認字、寫字一樣。其實有三個基本的、長期的練琴技能,的確如果有家長在家輔導,學習效果更好。 1、手型 手型跟學握筆、拿筷子一樣,需要長期以正確的姿勢練習,才能養成好的手型。越小的孩子,手指肌肉力氣不夠,越容易變成以錯誤的施力方式彈奏。手型當然也
會彈琴不等於會教琴,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你上課,並且願意配合教學方式,才能把課上得更有意義更有成就感。 一、找出學生的優點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反應快,上課卻不專心;有的很配合,但是學習慢;有的很有主見,不喜歡按部就班照規矩學;而大多數都很懶,不想練過一遍再一遍。 其實很多家長不見
一、放任型 有些家長以為,民主、尊重孩子的學習意願,才能培養出學琴興趣,這只對了一半,因為如果真的可以選,孩子寧願遊戲、看平板,也不要重複把難的、不會的曲子練個半小時、一小時呀。 初學階段也許因為家長的不管進度、不在意成績,會讓孩子學得很輕鬆,好像很願意學琴;但是時間一久,會變得比較沒有成就
因為鋼琴學習通常是個別課,如果不是音樂班科系,沒有同年紀、同樣學習時間的學生可以比較, 進度也沒有統一規範,要如何知道自己的演奏水平? 1、與正在練習的樂曲範本比較 如果是初學,有的課本曲子會附上音樂CD或MP3;如果是比較有程度的曲子,可以搜尋Youtube,檢查自己是否能跟得上速
很多人學琴,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是一開始興致勃勃,充滿鬥志與希望,沒多久就堅持不下去,最主要就是兩個原因。 一、受挫力 很多時候,練琴就是一種手指運動,把某個動作一再重複練習了百次千次,變成精熟。想像成練習投籃,目標百發百中,那得花多少精力。姑且不論老師的演奏專業度,彈得是否好聽,其實不管遇
遇過很多家長,孩子學了一陣子鋼琴後,突發奇想要考音樂班科系,學生有上鋼琴課、會彈琴了,好像很有興趣,就可以考音樂班了嗎? 興趣為主的鋼琴課 其實現在的老師,鋼琴課多會以啟發孩子興趣為主,進度配合學生的學習,內容為學生量身訂做,學生沒有真正被基本功、進度追著跑的經驗。一旦要考試,考的曲子需要有
很多家長希望能夠幫助初學的孩子練琴,就像陪孩子初學認字、寫字一樣。其實有三個基本的、長期的練琴技能,的確如果有家長在家輔導,學習效果更好。 1、手型 手型跟學握筆、拿筷子一樣,需要長期以正確的姿勢練習,才能養成好的手型。越小的孩子,手指肌肉力氣不夠,越容易變成以錯誤的施力方式彈奏。手型當然也
會彈琴不等於會教琴,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你上課,並且願意配合教學方式,才能把課上得更有意義更有成就感。 一、找出學生的優點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反應快,上課卻不專心;有的很配合,但是學習慢;有的很有主見,不喜歡按部就班照規矩學;而大多數都很懶,不想練過一遍再一遍。 其實很多家長不見
一、放任型 有些家長以為,民主、尊重孩子的學習意願,才能培養出學琴興趣,這只對了一半,因為如果真的可以選,孩子寧願遊戲、看平板,也不要重複把難的、不會的曲子練個半小時、一小時呀。 初學階段也許因為家長的不管進度、不在意成績,會讓孩子學得很輕鬆,好像很願意學琴;但是時間一久,會變得比較沒有成就
因為鋼琴學習通常是個別課,如果不是音樂班科系,沒有同年紀、同樣學習時間的學生可以比較, 進度也沒有統一規範,要如何知道自己的演奏水平? 1、與正在練習的樂曲範本比較 如果是初學,有的課本曲子會附上音樂CD或MP3;如果是比較有程度的曲子,可以搜尋Youtube,檢查自己是否能跟得上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別期待,是很普通的日常練習>口<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和樂友聊音樂和鋼琴調音,結廬人境,感斯人言。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那雙常被人說適合彈鋼琴的手指,不曾碰觸過真正的鋼琴琴鍵,甚至在此之前,她對「鋼琴」這兩字並沒有任何概念,直到家裡偶然多出一台別人傳遞下來的二手電子琴。
Thumbnail
鋼琴對我來說,是一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坐在鋼琴上的時候才感覺這是我,在這勞勞碌碌的世界裡,有個屬於我的地方,有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 不管我的日子好或是不好,順利或是不順利,我知道無論如何,我最後還是會回到鋼琴上。
Thumbnail
學琴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心靈的陶冶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琴的各個方面,包括增強智力發展、專注力和耐心、減壓和情感表達、增強自信心等。文章還介紹了開始學琴的方法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長期規劃方面的建議。學琴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豐富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今年訂了一臺數位鋼琴,經歷了一段小波折才收到貨,面臨著退換貨或是保留,最後因為能退的差價甜蜜留下,和小白琴相處得非常開心。除了新琴的新娛樂之外,主人也定了新目標,期望能有新曲目放入彈奏歌單。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別期待,是很普通的日常練習>口<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和樂友聊音樂和鋼琴調音,結廬人境,感斯人言。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那雙常被人說適合彈鋼琴的手指,不曾碰觸過真正的鋼琴琴鍵,甚至在此之前,她對「鋼琴」這兩字並沒有任何概念,直到家裡偶然多出一台別人傳遞下來的二手電子琴。
Thumbnail
鋼琴對我來說,是一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坐在鋼琴上的時候才感覺這是我,在這勞勞碌碌的世界裡,有個屬於我的地方,有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 不管我的日子好或是不好,順利或是不順利,我知道無論如何,我最後還是會回到鋼琴上。
Thumbnail
學琴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心靈的陶冶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琴的各個方面,包括增強智力發展、專注力和耐心、減壓和情感表達、增強自信心等。文章還介紹了開始學琴的方法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長期規劃方面的建議。學琴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豐富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今年訂了一臺數位鋼琴,經歷了一段小波折才收到貨,面臨著退換貨或是保留,最後因為能退的差價甜蜜留下,和小白琴相處得非常開心。除了新琴的新娛樂之外,主人也定了新目標,期望能有新曲目放入彈奏歌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