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EP. 21 學會拒絕:放下不必要的情緒擔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你說「不」,你只是拒絕了一個選項;當你說「好」,你等於拒絕了其他所有的選項。

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在拒絕後想很多,讓自己莫名的承擔那些不必要情緒,像是擔心別人會不會討厭我,老師會不會覺得這樣我很可惜,或是自己好像沒有盡到責任等等

甚至是拒絕這個機會會不會讓自己損失了什麼

但冷靜冷靜思考,

這些情緒我明明不用去承擔啊

我也有權利拒絕

如果因為這樣擔心別人會不會討厭我,那其實我根本還不夠愛自己,對自己的信心也還不夠。


老師覺得可惜需要另尋他人,換個角度想想,是自己已經能力逐漸變強,在這個地方學到很多,而需轉換個場地再讓自己磨練


至於自己會不會損失什麼,我倒覺得是必然,有損失自然也有機遇,再遇到更好的機會去收穫自己能力還不足的地方與體驗新的事物。


今日讀到人間最清醒的一句話: 「當你說『不』,你只是拒絕了一個選項;當你說『好』,你等於拒絕了其他所有的選項。」

讀完這句話,拒絕還會難受嗎?

avatar-img
1會員
37內容數
一個爆肝設計大學牲的小小發源地(噴發吧!!) 不定時投放作品 分享日常所見所聞 相信文字暖暖,時光漫漫的傳遞,不是專業作家,但做著坐著,坐久了就是了 文字/攝影/日記/設計💫 比起設計更喜歡和人溝通 :D 歡迎交流,我會超開心 (yaaaaaa)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歪」有道理的 ! 的其他內容
在壓力、成長、責任交織的日常中,成長不應該是無止境、氾濫的點頭答應,讓自己承擔無止盡責任。學會選擇,適時拒絕,將內心的渴望從混亂中形成明確的樣子,讓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比起會做事,更重要的是會做人。」這是一輩子的事情,在藝術大學也是必須面臨的問題,藝術人大多會顧持己見,常常和別人起爭執,或理念不合等等,其實,並不是每次都要理直氣壯的表達自己,適度的讓步會更好。固執,成就深度與信念;圓滑,則帶來合作與成長。兩者並非對立,而是成功旅程中的必修課。
一檔超級推薦的喜劇綜藝節目,陪伴我度過期中壓力超大的時段,成為我的精神支柱。其實不管是何種藝術,都源自於生活,進行手法包裝變化出不同的媒體與載體。那麼,同為藝術家的你,有沒有好好看過你的生活呢?
I am already when I'm not already. 準備好?其實沒那麼重要。 成長從不是等待完美的準備,而是始於每個敢於嘗試的瞬間, 那些不確定性是前進的動力,行動是成功的起點。 你還想繼續等待完美的準備嗎?
馬斯洛的理論中,自我實現是人生的最高目標,但在此之後,我們又能追求什麼呢?透過互相影響與成長,或許我們的存在可以改變世界的一部分。這是需要時間和探索的過程,也是每個人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在壓力、成長、責任交織的日常中,成長不應該是無止境、氾濫的點頭答應,讓自己承擔無止盡責任。學會選擇,適時拒絕,將內心的渴望從混亂中形成明確的樣子,讓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比起會做事,更重要的是會做人。」這是一輩子的事情,在藝術大學也是必須面臨的問題,藝術人大多會顧持己見,常常和別人起爭執,或理念不合等等,其實,並不是每次都要理直氣壯的表達自己,適度的讓步會更好。固執,成就深度與信念;圓滑,則帶來合作與成長。兩者並非對立,而是成功旅程中的必修課。
一檔超級推薦的喜劇綜藝節目,陪伴我度過期中壓力超大的時段,成為我的精神支柱。其實不管是何種藝術,都源自於生活,進行手法包裝變化出不同的媒體與載體。那麼,同為藝術家的你,有沒有好好看過你的生活呢?
I am already when I'm not already. 準備好?其實沒那麼重要。 成長從不是等待完美的準備,而是始於每個敢於嘗試的瞬間, 那些不確定性是前進的動力,行動是成功的起點。 你還想繼續等待完美的準備嗎?
馬斯洛的理論中,自我實現是人生的最高目標,但在此之後,我們又能追求什麼呢?透過互相影響與成長,或許我們的存在可以改變世界的一部分。這是需要時間和探索的過程,也是每個人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這句話充滿了矛盾和優雅,表達了一種既保持距離又願意奉獻的心態。它似乎說明了,儘管我無法接受某種情感或邀請,但我仍然願意以另一種方式表達我的心意,或留下某種美好的記憶。 這種態度反映了內心的複雜情感,既有著拒絕的決斷,也帶有一絲不捨與關懷。儘管不願或無法投入某段關係,仍願意留下美好的餘韻,讓彼此
Thumbnail
如果你放不下,那就先允許自己晾著。但不要因為它而覺得礙眼。 如果你無法原諒,那就允許自己記著,但不要讓它影響了你的情緒。 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心情面對,那就陪伴當下所有的情緒、擁抱那個受傷的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回應,那就暫時迴避、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做出後悔的決定。 我們都有不想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嘿大家好,想問問看大家是否有在做事情做到一半想放棄的經驗呢?你是否有撐下去嗎?還是就直接放棄!一件事情不去做感覺當然很爽,但是這是你想要的結果嗎?我以我的例子來與大家分享。 6/14我在IG創立了27寫作先生,抱持著想用文字紀錄生活、分享一些知識給一些需要的人以及不讓自己重蹈覆轍,到現在不知不覺寫
Thumbnail
關係裡只有我單獨面對問題毫無意義,拒絕一次不夠,我就拒絕十次、一百次。
如果想清楚了不去看也不去在意那些人事物並不會使自己感到後悔,如果覺得就算去看了也只有無盡的痛苦與糾結的話那就不要去看。什麼都不看一點關係都沒有,真的。 不想挑戰的、不想面對的、不想知道的,全部都不需要去勉強自己也沒關係,因為現在的真的不需要多的打擊和挫敗感了。 這其中有一些是夜深人靜的時候...
我討厭我自己 總是感到難過 卻又無法控制自己
我也不希望自己的情緒這樣被帶動的起起伏伏
Thumbnail
有句話這樣子說 ……沒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人哪,在很多時候會犯下一個狀態, 主觀認定自己的想法就是對而去反駁他人,忽略掉所謂的“尊重二個字” 造就彼此間為了一件事情而心生芥蒂 形成沒事找事,卻又無法拉下面子去談開。 若真是如此就讓時間給予彼此空間, 讓人與事情去用時間冷卻沉澱吧…… 冷靜生智慧
這句話充滿了矛盾和優雅,表達了一種既保持距離又願意奉獻的心態。它似乎說明了,儘管我無法接受某種情感或邀請,但我仍然願意以另一種方式表達我的心意,或留下某種美好的記憶。 這種態度反映了內心的複雜情感,既有著拒絕的決斷,也帶有一絲不捨與關懷。儘管不願或無法投入某段關係,仍願意留下美好的餘韻,讓彼此
Thumbnail
如果你放不下,那就先允許自己晾著。但不要因為它而覺得礙眼。 如果你無法原諒,那就允許自己記著,但不要讓它影響了你的情緒。 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心情面對,那就陪伴當下所有的情緒、擁抱那個受傷的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回應,那就暫時迴避、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做出後悔的決定。 我們都有不想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嘿大家好,想問問看大家是否有在做事情做到一半想放棄的經驗呢?你是否有撐下去嗎?還是就直接放棄!一件事情不去做感覺當然很爽,但是這是你想要的結果嗎?我以我的例子來與大家分享。 6/14我在IG創立了27寫作先生,抱持著想用文字紀錄生活、分享一些知識給一些需要的人以及不讓自己重蹈覆轍,到現在不知不覺寫
Thumbnail
關係裡只有我單獨面對問題毫無意義,拒絕一次不夠,我就拒絕十次、一百次。
如果想清楚了不去看也不去在意那些人事物並不會使自己感到後悔,如果覺得就算去看了也只有無盡的痛苦與糾結的話那就不要去看。什麼都不看一點關係都沒有,真的。 不想挑戰的、不想面對的、不想知道的,全部都不需要去勉強自己也沒關係,因為現在的真的不需要多的打擊和挫敗感了。 這其中有一些是夜深人靜的時候...
我討厭我自己 總是感到難過 卻又無法控制自己
我也不希望自己的情緒這樣被帶動的起起伏伏
Thumbnail
有句話這樣子說 ……沒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人哪,在很多時候會犯下一個狀態, 主觀認定自己的想法就是對而去反駁他人,忽略掉所謂的“尊重二個字” 造就彼此間為了一件事情而心生芥蒂 形成沒事找事,卻又無法拉下面子去談開。 若真是如此就讓時間給予彼此空間, 讓人與事情去用時間冷卻沉澱吧…… 冷靜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