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別人需要的不只是一顆溫柔的心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兩週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多事。想到自己能夠撐過來,還蠻佩服自己的。🤣💪

在公部門擔任接觸民眾的第一線,讓我理解到幫助他人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要在被攻擊時,能夠控制自己並且消化情緒;

被毫無道理的責怪時,能夠理性分析、嚴正捍衛自己。

當被民眾翻白眼時,要能夠謙卑地理解到,對方帶著人生的問題而來,十萬火急,我能提供的依舊只有訴訟的程序,不能真的解決對方的問題,因此他翻白眼翻得有道理。

要做到這些,需要很高的智慧和情商,不是只有一顆單純想要助人的心就足夠了。

儘管如此,我還是肯定自己有一顆很美的心。

工作和生活就是一場修煉,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克服的!




這世間所有的功成名就,不過都是「往外」的道路,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能夠被複製與仿照;而「往內」的道路,其實才是最難的,沒有標準答案與固定的路徑,但只要有一顆願意對自己感到無限好奇的心,就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通向真實的自己。 在此分享個人跟著@numa.sprititualfield學習靈性、了解自我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看見了許多人選擇在這個時候結束自己的生命,覺得有些悲傷。現在環境狀態真的很差,人們過得很辛苦。 原本我自己今生的命格,也是帶有自殺命的,很幸運的是前幾年開始,非常努力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因此才能夠逃離這個命運,但當看到其他人的死訊時,我會知道,其實這件事情並沒有真的離我很遠。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家族療癒中的體驗,並揭示了自身心靈與身體的分裂情況。透過深入的自省,作者發現自己的靈魂雖然渴望幫助他人,但卻未能與現實生活整合,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
辦公室裡面有一位前輩,和我一樣是坐櫃檯的,雖然業務內容不太一樣,但都需要應對大量民眾。前輩常常很有活力,能夠感受到雖然他做這份工作很久了,依舊很有熱情。他總說,「會來我這裡的民眾,都是佛菩薩。」每次聽見他說這句話,我就想,為什麽我沒有這樣的感覺呢?反倒是,我常常覺得民眾很煩。
前陣子環境的壓力很大,我感覺自己身體很沈重,像是有好幾塊龐大的鐵片壓在胸口,非常窒息,有時甚至感覺吸不到氣。試著用玫瑰精油擦在眉心、胸口、鎖骨和脖子,接著擦在胸部、腋下和腳底,緩緩地為自己按摩。漸漸感覺沈重的氣從自己身上卸除,人也變得比較輕鬆。聞著手上的玫瑰味,我感覺我整個人慢下來。
來這世間一遭,就像是來旅行。工作就是賺一點旅行的資費,讓我能夠行走世界。為這個世界做一點事,能夠看見自己的價值,那麼便會很快樂。做所有事情,不是為了名聲和地位,而只是在於圓滿我自己的心。如果我刻意要用物質的想法活著,我會痛苦。如果此刻我會痛苦,那麼代表我還沒跳脫物質的想法。
前幾日,媽媽做了一個夢:5歲的我(筆者)和爸、媽一起站在一條水溝旁。水溝很清澈。我突然就掉進了水溝裡,水位很高,掉進去後就我立刻就被沖走。媽媽一直呼喚爸爸,說孩子被沖走了,但爸爸好像一直在忙自己的事,過了好一陣子才聽到。接著,媽媽就醒來了。
看見了許多人選擇在這個時候結束自己的生命,覺得有些悲傷。現在環境狀態真的很差,人們過得很辛苦。 原本我自己今生的命格,也是帶有自殺命的,很幸運的是前幾年開始,非常努力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因此才能夠逃離這個命運,但當看到其他人的死訊時,我會知道,其實這件事情並沒有真的離我很遠。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家族療癒中的體驗,並揭示了自身心靈與身體的分裂情況。透過深入的自省,作者發現自己的靈魂雖然渴望幫助他人,但卻未能與現實生活整合,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
辦公室裡面有一位前輩,和我一樣是坐櫃檯的,雖然業務內容不太一樣,但都需要應對大量民眾。前輩常常很有活力,能夠感受到雖然他做這份工作很久了,依舊很有熱情。他總說,「會來我這裡的民眾,都是佛菩薩。」每次聽見他說這句話,我就想,為什麽我沒有這樣的感覺呢?反倒是,我常常覺得民眾很煩。
前陣子環境的壓力很大,我感覺自己身體很沈重,像是有好幾塊龐大的鐵片壓在胸口,非常窒息,有時甚至感覺吸不到氣。試著用玫瑰精油擦在眉心、胸口、鎖骨和脖子,接著擦在胸部、腋下和腳底,緩緩地為自己按摩。漸漸感覺沈重的氣從自己身上卸除,人也變得比較輕鬆。聞著手上的玫瑰味,我感覺我整個人慢下來。
來這世間一遭,就像是來旅行。工作就是賺一點旅行的資費,讓我能夠行走世界。為這個世界做一點事,能夠看見自己的價值,那麼便會很快樂。做所有事情,不是為了名聲和地位,而只是在於圓滿我自己的心。如果我刻意要用物質的想法活著,我會痛苦。如果此刻我會痛苦,那麼代表我還沒跳脫物質的想法。
前幾日,媽媽做了一個夢:5歲的我(筆者)和爸、媽一起站在一條水溝旁。水溝很清澈。我突然就掉進了水溝裡,水位很高,掉進去後就我立刻就被沖走。媽媽一直呼喚爸爸,說孩子被沖走了,但爸爸好像一直在忙自己的事,過了好一陣子才聽到。接著,媽媽就醒來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有朋友貼了一篇文章出來,說到她身邊有些人無論碰到再大的困難,還是凡事堅持自己來,非常堅強又獨立。我在留言中回應了:「以前, 我最早上的團體成長班, 老師說過幾次: "讓人家幫忙 也是一種能力", 真的, 從此以後, 我才發現, 有人永遠只幫別人, 不讓人家幫忙, 我對她的感覺是: 我很生氣。」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選擇當個善與壞的人~ 別一昧當個善良人
我們都不是當事人,自然沒辦法感受身受。即使有相同的遭遇也不見得能有同理心,對我們無足輕重的事,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足以壓跨她的那根稻草。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回應身邊親近的人的需求時,產生的負面情緒是憤怒或煩燥。因為擔心,也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我們總覺得需要為對方做些什麼。 當你無從得知對方發生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受訓成為助人者時的經歷。她遇到過不同風格的專業個案,而他們的反應對她的自信產生了巨大影響。透過敘事治療的方式,她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自信與主導權。文章用詞溫暖,強調了溫暖與支持的力量,反思了每個人所傳遞語言的影響。最後,她鼓勵讀者從善意、溫暖的角度與他人交流,以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習慣犠牲和付出的人, 可能常常漠視自己的感受, 很少聆聽自己的心,是否覺得舒服或喜悅, 一股腦兒的投入,一旦被否定、被拒絕,就容易受傷; 在犠牲和付出之前,我們照顧自己了嗎? 我們是否有被滿足的需要,被認可的需要,被接納的需要, 們是否在一開始的時候,內在就已經失衡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Thumbnail
有朋友貼了一篇文章出來,說到她身邊有些人無論碰到再大的困難,還是凡事堅持自己來,非常堅強又獨立。我在留言中回應了:「以前, 我最早上的團體成長班, 老師說過幾次: "讓人家幫忙 也是一種能力", 真的, 從此以後, 我才發現, 有人永遠只幫別人, 不讓人家幫忙, 我對她的感覺是: 我很生氣。」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其實正要看到問題時會選擇避開的人非常多,這是保護自己的本能。 選擇面對創傷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勇敢。
選擇當個善與壞的人~ 別一昧當個善良人
我們都不是當事人,自然沒辦法感受身受。即使有相同的遭遇也不見得能有同理心,對我們無足輕重的事,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足以壓跨她的那根稻草。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回應身邊親近的人的需求時,產生的負面情緒是憤怒或煩燥。因為擔心,也因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我們總覺得需要為對方做些什麼。 當你無從得知對方發生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受訓成為助人者時的經歷。她遇到過不同風格的專業個案,而他們的反應對她的自信產生了巨大影響。透過敘事治療的方式,她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自信與主導權。文章用詞溫暖,強調了溫暖與支持的力量,反思了每個人所傳遞語言的影響。最後,她鼓勵讀者從善意、溫暖的角度與他人交流,以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習慣犠牲和付出的人, 可能常常漠視自己的感受, 很少聆聽自己的心,是否覺得舒服或喜悅, 一股腦兒的投入,一旦被否定、被拒絕,就容易受傷; 在犠牲和付出之前,我們照顧自己了嗎? 我們是否有被滿足的需要,被認可的需要,被接納的需要, 們是否在一開始的時候,內在就已經失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