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的條件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哲學家漢娜鄂蘭在她的名著《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中,提出人類「生命活動」(vita active)的三種主要模式,分別為勞動(Labor)、工作(work)和行動(action)。「勞動」指的是身體的活動,它只能依靠本能,屬於最低階的動物生活。不同於一般動物,人類會製造產品、積累財貨、計畫未來,這屬於次一級的「工作」模式。「行動」則為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不朽事業,此為人類社會生活的最高境界。

相對於上述三種具有主動性、積極性的生命活動,還有另外三種被動性、消極性的生命活動,分別是遊戲、休閒與消遣。「遊戲」有各種不同的層次,休閒和消遣也都具有遊戲的性質,但最低階的遊戲,純粹是身體性的。其他動物也會遊戲,但動物沒有生產性的工作,因而也就談不上工作之餘的「休閒」。「消遣」則是人類在沒了工作或不需要工作之後所享有的「特權」。

馬克思與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有段經常被不當引用的名言:「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早上打獵,下午釣魚,傍晚放牛,晚飯後從事批判性的討論……」彷彿共產主義的天堂就只是天天閒閒沒事,可以不斷地從事任何消遣活動。事實上,這句話是用來對照於資本主義社會,因過度分工的結果,導致人們只能從事一種職業,例如獵人、漁夫、牧人或哲學家等,無法超出自己的專業領域;但是,在理想中的共產主義社會裡,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職業範圍,都可以隨自己的興趣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麼說來,消遣社會便彷彿來到共產主義的天堂,只不過消遣者成了另類的獵人、漁夫、牧人或哲學家,他們經營「開心農場」、養電子雞、玩「獵人」、「魷魚遊戲」等等,開心地想扮演什麼角色,就扮演什麼角色。

在此消遣社會中,不是以勞動、工作與行動作為人的條件,而是以消遣、消遣和消遣作為「非人的條件」。非人不是存在者,非人乃無意義之物,非人在消遣中獲得一切慾望的滿足。現實世界無法遂行的,在虛擬世界中都能達成。

2025.01.04

avatar-img
1會員
4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象.社會.學 的其他內容
對基督徒來說,剩餘的時間指的是耶穌基督再度降臨,末日審判之前的時間;因此,這段時間也是「救贖的時刻」,究竟是要上天堂還是下地獄,正是由這段剩餘的時間來決定。 且不提宗教的末日審判。現今世界的諸多病灶,包括病毒的攻擊、氣候的異變、核戰的陰影、國家政治的腐敗、經濟文化的霸權等等,莫不令世人有末世之感。
傳統觀念認為,與工作相對應的是閒暇,不是消遣。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早在兩千多年前便在他的《政治學》中明白指出:「人生所以不惜繁忙,其目的正是在獲致閒暇。那麼,試問,在閒暇的時刻,我們將何所作為?總不宜以遊戲消遣我們的閒暇。如果這樣,則『遊戲』將成為人生的目的(宗旨)。這是不可能的。」[1]對亞里斯多
等待是物種生存的根本現象,凡活著必有所待:等待獵物靠近、等待異性出現、等待孩子出世、等待破繭成蝶、等待雨季來臨…… 等待涉及不確定性。其一是等待時間長短的確定與不確定:等高鐵的時間通常是確定的,等台鐵就比較不確定;等下班的時間是確定的,等排隊用餐的時間則不太確定;等開庭的時間是確定的,判決結果的日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把「操心」(Sorge)當成人類存在的普遍现象。操心源於「畏」(Angst),畏不同於怕,怕有懼怕的對象,而畏是一種存在狀態。所謂「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意味活著就是一種令人生畏之事。 「操心」另譯為「煩」,其拉丁字源 “cura”,一般解釋為關心或關照;但如果我們將其對應到它
飲食外送現象是消遣社會的一個表徵。叫外送當然不只是為了消遣而已,忙於工作時也會叫外送;但外送確實有助於消遣社會的發展。 人們之所以叫外送主要有兩個原因:懶得或是不會自己煮、懶得出門或是懶得跑遠。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才會有叫外送的必要性。而消遣者之所以懶得出門、懶得自己煮東西吃,主要是因為忙於消
唐朝詩人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單從他的字號看來,應該是位懂得消遣的詩人。或許我們可以從他的詩中,學學古人如何消遣。 草淺馬翩翩,新晴薄暮天。 柳條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立語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等閒消一日,不覺過三年。~~〈晚興〉,白居易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新雨過後暮色蒼
對基督徒來說,剩餘的時間指的是耶穌基督再度降臨,末日審判之前的時間;因此,這段時間也是「救贖的時刻」,究竟是要上天堂還是下地獄,正是由這段剩餘的時間來決定。 且不提宗教的末日審判。現今世界的諸多病灶,包括病毒的攻擊、氣候的異變、核戰的陰影、國家政治的腐敗、經濟文化的霸權等等,莫不令世人有末世之感。
傳統觀念認為,與工作相對應的是閒暇,不是消遣。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早在兩千多年前便在他的《政治學》中明白指出:「人生所以不惜繁忙,其目的正是在獲致閒暇。那麼,試問,在閒暇的時刻,我們將何所作為?總不宜以遊戲消遣我們的閒暇。如果這樣,則『遊戲』將成為人生的目的(宗旨)。這是不可能的。」[1]對亞里斯多
等待是物種生存的根本現象,凡活著必有所待:等待獵物靠近、等待異性出現、等待孩子出世、等待破繭成蝶、等待雨季來臨…… 等待涉及不確定性。其一是等待時間長短的確定與不確定:等高鐵的時間通常是確定的,等台鐵就比較不確定;等下班的時間是確定的,等排隊用餐的時間則不太確定;等開庭的時間是確定的,判決結果的日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把「操心」(Sorge)當成人類存在的普遍现象。操心源於「畏」(Angst),畏不同於怕,怕有懼怕的對象,而畏是一種存在狀態。所謂「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意味活著就是一種令人生畏之事。 「操心」另譯為「煩」,其拉丁字源 “cura”,一般解釋為關心或關照;但如果我們將其對應到它
飲食外送現象是消遣社會的一個表徵。叫外送當然不只是為了消遣而已,忙於工作時也會叫外送;但外送確實有助於消遣社會的發展。 人們之所以叫外送主要有兩個原因:懶得或是不會自己煮、懶得出門或是懶得跑遠。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才會有叫外送的必要性。而消遣者之所以懶得出門、懶得自己煮東西吃,主要是因為忙於消
唐朝詩人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單從他的字號看來,應該是位懂得消遣的詩人。或許我們可以從他的詩中,學學古人如何消遣。 草淺馬翩翩,新晴薄暮天。 柳條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立語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等閒消一日,不覺過三年。~~〈晚興〉,白居易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新雨過後暮色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精神的無限能在現實中持續建造出抽象化的實體,讓我們能具體相信,世界正在往更美好前進。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大自然在掙扎,人類不在正軌上。 我們的頭昂起在沙灘上,我們的驕傲堅定不移。 我們追求財富來實現目標,但我們真的實現了嗎? 我們以消費主義為手段來追求繁榮,但這樣值得嗎? 我們是否真的找到了自由? 或者我們是否已經失去了自由? 因為我們所做的只是遵循一個系統,從不真正挑戰它。
  我們去設想那些我們無法辦到的事情,然後去不合時宜地渴望它。就像飛翔一樣,我們就不是那種有翅膀的生物、我們沒有能符合條件的骨骼與肌肉,更不用說羽毛。年老的時候,我們不過就是成為了不適合奔跑的那種生物罷了,沒有什麼阻礙本身就存在,我們的身體能做到一切我們的身體能做到的事情。
Thumbnail
什麼是業?業是一切存在的固有基礎,它指的是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為自己編寫的舊軟體程式,我們一直在體驗的,其實是「業的印記」。 換句話說,業不是懲罰或獎勵,而是生命試圖完滿自己的過程。 我們受制於所累積的過去,人生因而變得慣性、重複、和受困。換句話說,無意識的頭腦就是一個充滿「記憶」的龐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為1959年漢娜‧鄂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以 "Vita Activa" 為名的系列講座;系列座談內容整理為此專書。 人類不同於其他生物的根本是什麼?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認為人和禽獸只差在具有仁義道德的天性。除了道
活著 活著的概念是把自己當「存在者」,這種的「活」的思域在人我之間,以理性邏輯性的言語來辯證與指稱,形成對現象的割裂,而存在者又總在零碎片斷裡試圖拼湊整合,這樣的「活」不論為自己或他人,都活不出真正的實在,那是不可能有美麗人生可言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精神的無限能在現實中持續建造出抽象化的實體,讓我們能具體相信,世界正在往更美好前進。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大自然在掙扎,人類不在正軌上。 我們的頭昂起在沙灘上,我們的驕傲堅定不移。 我們追求財富來實現目標,但我們真的實現了嗎? 我們以消費主義為手段來追求繁榮,但這樣值得嗎? 我們是否真的找到了自由? 或者我們是否已經失去了自由? 因為我們所做的只是遵循一個系統,從不真正挑戰它。
  我們去設想那些我們無法辦到的事情,然後去不合時宜地渴望它。就像飛翔一樣,我們就不是那種有翅膀的生物、我們沒有能符合條件的骨骼與肌肉,更不用說羽毛。年老的時候,我們不過就是成為了不適合奔跑的那種生物罷了,沒有什麼阻礙本身就存在,我們的身體能做到一切我們的身體能做到的事情。
Thumbnail
什麼是業?業是一切存在的固有基礎,它指的是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為自己編寫的舊軟體程式,我們一直在體驗的,其實是「業的印記」。 換句話說,業不是懲罰或獎勵,而是生命試圖完滿自己的過程。 我們受制於所累積的過去,人生因而變得慣性、重複、和受困。換句話說,無意識的頭腦就是一個充滿「記憶」的龐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為1959年漢娜‧鄂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以 "Vita Activa" 為名的系列講座;系列座談內容整理為此專書。 人類不同於其他生物的根本是什麼?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認為人和禽獸只差在具有仁義道德的天性。除了道
活著 活著的概念是把自己當「存在者」,這種的「活」的思域在人我之間,以理性邏輯性的言語來辯證與指稱,形成對現象的割裂,而存在者又總在零碎片斷裡試圖拼湊整合,這樣的「活」不論為自己或他人,都活不出真正的實在,那是不可能有美麗人生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