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項修煉》系統觀:找出事物的關係,發現背後的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彼得‧聖吉(Peter Senge)是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的資深講師,也是國際組織學習學會與索奧中國的創始主席。他被譽為最富創新精神的世界級管理學和領導學思想大師之一,被《商業周刊》選入十大有影響力的管理學人物,被稱為“學習型組織之父”。

《第五項修煉》這本書旨在解決傳統管理模式壓抑個人和組織學習能力的問題。彼得‧聖吉提出,許多企業受到目標導向、短期業績考核、服從和控制等舊管理模式的束縛,這些模式導致個人的學習動力和創新能力被抹殺,組織也喪失了自主進化的能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彼得‧聖吉提出了五項修煉: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從而打造出一個能夠不斷學習和自我進化的學習型組織。這些修煉能幫助組織找到問題的本質和解決的關鍵,做出正確的決策,實現長期的競爭優勢。

 

企業發展的困境

 

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指出了幾個一直困擾著企業發展的頑疾和弊病,這些問題至今仍然存在。以下是書中的一些例子:

1.     目標導向與短期業績考核:企業特別依賴於測量考評,排斥無形指標,特別關注短期業績考核質量,這種目標管理方式讓管理層制定目標,底下的人逐級承擔責任。這種方式導致員工只關注短期業績,而忽視了長遠的發展和創新。

2.     管理中的過度控制:傳統管理強調服從,認為管理就是控制。管理者使用簡單的協議和紀律來壓制潛在的衝突,把多樣性視為問題,結果使組織變得同質化,失去創造力。

3.     對具體技術問題的過度關注:管理者重視解決具體的技術問題,這種問題往往非對即錯,而對於模糊的系統問題則視而不見,因為系統問題較難解決。

4.     個體過度競爭與缺乏信任:管理者認為沒有競爭就不會有突破和創新,導致組織中的個體過度競爭,互不信任,破壞了團隊合作和集體智慧。

5.     整體觀的缺失:整個組織被肢解分離,個體只關注自己的職位,對不同崗位之間的因果聯繫缺乏感知和責任感。這導致缺乏系統性的理解,無法有效解決系統性問題。

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缺乏系統思考和全局視角,彼得‧聖吉提出的五項修煉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使組織能夠從局部回歸到整體,培養全局觀和系統觀,從而實現長期的競爭優勢。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指的是每個人要有不斷超越自己能力的願望,並擁有學習和成長的動力。彼得‧聖吉認為,組織要特別有學習力,首先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要有學習力,而自我超越是培養這種學習力的第一步。

書中提到,一些人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滿足,並不會主動追求進步。作者舉例說,如果你問很多人他們想要什麼,他們可能會回答想讓丈母娘從家裡搬出去,或者想要少加點班。但他們往往只提出自己不想要的東西,而很少真正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這表明這些人缺乏自我超越的動力,滿足於現狀,沒有強烈的願望去學習和成長。

 

第二項修煉:心智模式

 

第二項修煉——心智模式,是指我們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和固定思維模式。彼得‧聖吉指出,我們所有的行動和做法都是在心智模式的影響下產生的,要大幅改善自己的行為和提升能力,關鍵就在於改變心智模式,讓自己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更合理。

書中舉例說明了心智模式對人的影響。例如:總是採取一樣的行動,卻期待不一樣的結果。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就是心智模式沒有改變。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總是以相同的方式看待問題並採取同樣的行動,那麼結果就不會發生變化。只有當我們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改變對世界的看法,才能真正做出不同的行動,取得不同的結果。

 

第三項修煉:共同願景

 

第三項修煉——共同願景,是指在團隊層面建立共同的目標和熱情,讓每個成員都心往一處想,共同努力。

彼得‧聖吉在書中指出,許多公司會在牆上貼上企業願景和共同目標的標語,但這些標語往往淪為口號,與日常工作無關,無法激發員工的熱情。然而,如果公司透過深入溝通,讓每個成員都理解並認同這個願景,並且願意為之努力,這樣的願景就能激發出巨大的動力,讓整個團隊在共同目標的指引下,不斷學習和進步。

 

第四項修煉:團隊學習

 

第四項修煉——團隊學習,指的是讓整個團隊具備共同的學習和進步能力,並且能夠彼此交流、互相啟發

彼得‧聖吉在書中指出,團隊學習的目標是讓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夠亮出自己的心智模式,互相交流,從而促進整個團隊快速地學習和進步。書中提到,團隊中的每個人智商可能都超過了120,但當這些人加在一起時,整個團隊的智商可能還不到60分。這種現象的背後原因就在於缺乏有效的團隊學習。

舉個例子來說,當團隊遇到問題時,每個成員可能都有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案,如果這些見解和方案不能互相交流,大家各自為戰,最終可能找不到最佳的解決辦法。然而,如果每個成員都能夠亮出自己的心智模式,彼此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經驗,就能夠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啟發出更多創新的解決方案,這樣整個團隊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是指透過理解和分析事物之間的關係,找到解決複雜問題的關鍵槓桿點。彼得‧聖吉強調,系統思考是前四項修煉的基礎,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問題和做出正確的決策。

 

「找關係」

在《第五項修煉》中,彼得‧聖吉強調「找關係」是掌握系統思考的核心方法。這涉及理解系統中各種事物之間的互動關係,並透過這些關係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系統思考主要涉及三種基本的關係模式:正回饋、負回饋和延遲。

  1. 正回饋
    • 例子:正回饋如同滾雪球效應,逐步擴大原有的發展趨勢。例如,一個顧客對新產品感到滿意,會推薦給其他潛在顧客,這些新顧客使用產品後也會進行推薦,從而使產品的知名度和銷量不斷提升。這就是正回饋的力量,正向回饋的關係能夠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帶來持續的增長。
  2. 負回饋
    • 例子:負回饋則是自我調節機制,用來維持某個目標。例如,企業在進行改革時,可能會遇到來自傳統標準和方式的阻力,這些阻力會將改革拖回原點,讓改革原地打轉。這種情況下,了解負回饋的關係,能幫助管理者找到阻力的源頭並採取行動,以推動變革向前發展。
  3. 延遲
    • 例子:延遲指的是行動和結果之間的時間差。例如,今天對市場的投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回報。如果投資者忽略了這一點,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投資時機。另一個例子是吃藥治病,藥物需要時間在身體內消化才能發揮療效。認識到延遲的關係,能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期待和行動,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透過「找關係」,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系統中各種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系統思考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關鍵點,並透過應用這些基本模式,做出更有效的決策。

 

辨識出更多的「基本模式」

 

要找到槓桿效益作用點,關鍵在於學習觀察事件背後的結構模式。這些模式被作者稱為“系統基本模式”,它們是複雜問題背後的簡潔定律。辨識出更多的基本模式,就可以看清楚更多應對困難和挑戰的槓桿效益作用點。書中提到了好幾個基本模式,請說明:最常見、最重要的「轉移負擔模式」。

 

在《第五項修煉》中,彼得‧聖吉提到的「轉移負擔模式」是最常見、最重要的系統基本模式之一。這種模式指的是在面對問題時,由於根本解決問題的難度較高,人們常常選擇一些短期、快速見效的方法來減輕表面的症狀,卻沒有解決深層次的問題。這種做法雖然看似高效,但實際上可能會使深層問題越來越嚴重。

 

轉移負擔模式的例子

1.     酒精減壓

o   當人們面對壓力時,可能會選擇借酒澆愁,這在短期內似乎能減輕壓力,但實際上這並沒有解決真正的壓力源,甚至可能導致酗酒成癮,進一步增加問題的複雜性。

2.     工作中的管理干預

o   在企業中,管理者遇到員工無法完成某項工作的情況時,可能會親自介入並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在短期內看似解決了當前的問題,但卻剝奪了員工獲取經驗和技能的機會,使員工依賴管理者,長期來看會降低員工的自信心和判斷力,影響整體的工作效能。

3.     教育中的補習班

o   學生在學校遇到學習困難時,家長可能會選擇讓孩子參加補習班。這種方式短期內可能提高了孩子的成績,但如果根本原因在於學校教學方法或學生學習態度問題,補習班只能解決表面的學習問題,並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語

 

系統思考作為《第五項修煉》的核心修煉,不僅對組織的發展至關重要,對個人的成長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透過理解全局、識別關鍵點、採取長期視角和強調協作精神,職場打工人能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決策水平,實現個人的職業成就和自我超越。這些啟發不僅能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還能讓我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更加從容自信,迎接未來的挑戰。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avatar-img
171會員
132內容數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七夕更名為 幸福沙龍 --於8/24將沙龍分成5個區 --於9/17中秋將沙龍改為不定期更新文章 --於11/23關閉廣告 🔵職場區 🔴情感區 🟡自我成長區 🟢健康區 🟣討論區 歡迎瀏覽、留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為什麼而工作》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心靈雞湯。施瓦茨教授挑戰了傳統經濟學理論中的“人性懶惰、報酬至上”假設,並強調了自主權和工作意義對提升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的重要性。因此,這本書提供了實際的見解和建議,而不是簡單的勵志故事。
本書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柯維在接近80歲時寫的最後一本書,也是他認為最好的一本。柯維提出了第三選擇的概念,旨在面對兩難問題時,透過協同合作找到全新的、共贏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僅僅選擇A或B。他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讀者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合作與創新的能力。
卡爾·紐波特在其著作《優秀到不能被忽視》中,提出了七條職場成功的原則,強調不僅要追隨熱情,更要專注於技能的提升與職場資本的積累。從不浪費時間在錯誤的工作,到掌握工作的主動性,每一個原則都旨在幫助職場人士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業使命感,最終在職場中脫穎而出。
《管理成就生活》的作者弗雷德蒙德·馬利克揭示了管理與工作的迷思,鼓勵讀者澄清對於快樂與成就的誤解。他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專注於自己的優勢和責任感的重要性,指出工作中的快樂並非唯一目標,而是應以成果為導向,追求高效能和個人發展。透過馬利克的理論,我們可以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並保持健康的心態。
《如何對付像馬一樣大的鴨子》一書由威廉·龐德斯通所著,深入探討面試中的奇特問題及其背後的思考方式。書中除了分析面試官如何選拔人才,還提供有效的解題策略,幫助求職者提升面試表現。透過有趣的例子和科學原理,龐德斯通揭示瞭如何在困難情境中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你為什麼而工作》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心靈雞湯。施瓦茨教授挑戰了傳統經濟學理論中的“人性懶惰、報酬至上”假設,並強調了自主權和工作意義對提升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的重要性。因此,這本書提供了實際的見解和建議,而不是簡單的勵志故事。
本書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柯維在接近80歲時寫的最後一本書,也是他認為最好的一本。柯維提出了第三選擇的概念,旨在面對兩難問題時,透過協同合作找到全新的、共贏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僅僅選擇A或B。他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讀者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合作與創新的能力。
卡爾·紐波特在其著作《優秀到不能被忽視》中,提出了七條職場成功的原則,強調不僅要追隨熱情,更要專注於技能的提升與職場資本的積累。從不浪費時間在錯誤的工作,到掌握工作的主動性,每一個原則都旨在幫助職場人士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業使命感,最終在職場中脫穎而出。
《管理成就生活》的作者弗雷德蒙德·馬利克揭示了管理與工作的迷思,鼓勵讀者澄清對於快樂與成就的誤解。他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專注於自己的優勢和責任感的重要性,指出工作中的快樂並非唯一目標,而是應以成果為導向,追求高效能和個人發展。透過馬利克的理論,我們可以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並保持健康的心態。
《如何對付像馬一樣大的鴨子》一書由威廉·龐德斯通所著,深入探討面試中的奇特問題及其背後的思考方式。書中除了分析面試官如何選拔人才,還提供有效的解題策略,幫助求職者提升面試表現。透過有趣的例子和科學原理,龐德斯通揭示瞭如何在困難情境中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黃金圈理論》 這是一部關於領導力的書籍,更是一部關於如何創造有意義的變革的指南。 西奈克通過清晰的理論和豐富的實例,幫助讀者理解和應用黃金圈理論,並且鼓勵他們在領導力和創新中尋求更深層次的動力。
Thumbnail
《第五項修練》是一本企管經典書籍,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三種方式,並探討了管理制度對組織內個人思考能力的壓制。本書使人反思組織中的平庸與熟練之無能,並呼籲讀者正視心智模式,激勵實現個人與團隊共同願景。文章內提供了《第五項修練》的購書連結。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彼得原理 (原文:The Peter Princicple) 副標題:揭露公司充滿無能人物的理由(原文:Why Things Always Go Wrong) 作者:勞倫斯•彼得&雷蒙德•霍爾(Laurence J. Peter & Raymond Hull) 出版:樂金
Thumbnail
彼得原理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不斷升遷,遲早會到達他無法適任的位置」,這本《彼得處方》是作者收集了許多提問而來,他從這些彼得原理受害者的提問中,歸納出兩大類型的問題,並提出了他的解方。避免不恰當的升遷,導致人們工作不快樂,企業也淪為毫無效率的恐龍。
本文探討了RWW法則、PMI思考法和停、看、聽的應用在商業、教育、服務等領域的應用。透過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探討,深入分析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對解決問題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系統思維的重要性,強調理解元素、關係及其背後規律對洞察複雜系統至關重要。書中以商業模式變化為例,展示如何透過系統思維識別時代機遇,提升競爭力。此外,強調系統思維在學習中的應用,促進跨學科理解、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為適應未來變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
Thumbnail
《深思快想》一書介紹了一種思考模式,強調更逐步的層次推論與因果關係的思考方式。透過列舉許多不同的商業模式,並且透過化繁為簡的抽象畫思考,找到真正重要的成功之道。讀者在閱讀本書時,需要重點在因果關係的圖像化,並保持懷疑並反思。
Thumbnail
對於生活中的每一類問題,你都可以建立一個應對系統,用系統的方式解決。——《佛畏系統》萬維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黃金圈理論》 這是一部關於領導力的書籍,更是一部關於如何創造有意義的變革的指南。 西奈克通過清晰的理論和豐富的實例,幫助讀者理解和應用黃金圈理論,並且鼓勵他們在領導力和創新中尋求更深層次的動力。
Thumbnail
《第五項修練》是一本企管經典書籍,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三種方式,並探討了管理制度對組織內個人思考能力的壓制。本書使人反思組織中的平庸與熟練之無能,並呼籲讀者正視心智模式,激勵實現個人與團隊共同願景。文章內提供了《第五項修練》的購書連結。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彼得原理 (原文:The Peter Princicple) 副標題:揭露公司充滿無能人物的理由(原文:Why Things Always Go Wrong) 作者:勞倫斯•彼得&雷蒙德•霍爾(Laurence J. Peter & Raymond Hull) 出版:樂金
Thumbnail
彼得原理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不斷升遷,遲早會到達他無法適任的位置」,這本《彼得處方》是作者收集了許多提問而來,他從這些彼得原理受害者的提問中,歸納出兩大類型的問題,並提出了他的解方。避免不恰當的升遷,導致人們工作不快樂,企業也淪為毫無效率的恐龍。
本文探討了RWW法則、PMI思考法和停、看、聽的應用在商業、教育、服務等領域的應用。透過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探討,深入分析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對解決問題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系統思維的重要性,強調理解元素、關係及其背後規律對洞察複雜系統至關重要。書中以商業模式變化為例,展示如何透過系統思維識別時代機遇,提升競爭力。此外,強調系統思維在學習中的應用,促進跨學科理解、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為適應未來變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
Thumbnail
《深思快想》一書介紹了一種思考模式,強調更逐步的層次推論與因果關係的思考方式。透過列舉許多不同的商業模式,並且透過化繁為簡的抽象畫思考,找到真正重要的成功之道。讀者在閱讀本書時,需要重點在因果關係的圖像化,並保持懷疑並反思。
Thumbnail
對於生活中的每一類問題,你都可以建立一個應對系統,用系統的方式解決。——《佛畏系統》萬維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