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的幸福指南】覺察育兒中的情緒雲霄飛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raw-image


幸福指南(一)阿德勒心理學

「我怎麼又對孩子發脾氣了?」

小美是一位全職媽媽,三歲的兒子正值活潑好動的年紀,每天精力旺盛,常常把家裡弄得天翻地覆。

小美身兼數職,既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又要處理家務,還要扮演好妻子的角色,蠟燭多頭燒,常常感到身心俱疲。

這天晚上,小美好不容易哄睡了兒子,正想趁空檔休息一下,滑滑手機、看看喜歡的影集,沒想到兒子突然醒來,哭鬧著要找她。

小美原本就累積了一整天的疲憊和挫折,聽到兒子的哭聲,那渴望的片刻寧靜瞬間被打碎,頓時情緒爆發,忍不住對兒子大吼:「你到底要怎樣?媽媽已經很累了!」

吼完之後,小美立刻感到後悔,看著兒子驚恐的眼神,她的心裡滿是自責和內疚。

「我怎麼會變成這樣?我以前不是這樣的啊!」小美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個不稱職的媽媽,是不是不夠愛自己的孩子。

相信許多父母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經歷情緒的起伏,就像搭乘雲霄飛車一樣,時而興奮,時而低落,時而平靜,時而暴怒。

這些情緒的波動,不僅影響了我們和孩子的互動,也影響了我們自身的幸福感。

▋阿德勒心理學:看見情緒背後的渴望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目的。

當我們感到憤怒、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時,其實是我們的內在需求沒有被滿足。

以小美的例子來說,她對孩子發脾氣,可能是因為她的「休息睡眠」和「作主選擇」等需求沒有被滿足。

她整天忙於照顧孩子和家務,沒有時間好好休息,身心俱疲;同時,她也失去了掌控自己時間和生活的自主權,被孩子的需求牽著鼻子走,於是當孩子哭鬧,打斷她好不容易爭取到的片刻喘息時,情緒就一觸即發了。

此外,阿德勒也強調「社會興趣」的重要性,也就是與他人合作、貢獻社會的渴望,當我們感到孤立無援、缺乏支持時,也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小美身為全職媽媽,每天的生活圈幾乎只有孩子和家庭,缺乏與外界的交流,也可能導致她情緒更容易失控。

▋覺察情緒,是愛自己的第一步

要如何才能跳脫情緒的雲霄飛車,找回內心的平靜,並在育兒的同時,也好好愛自己呢?

首先,我們要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當你感到情緒波動時,試著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現在感覺如何?是什麼觸發了我的情緒?我的內在需求是什麼?」

透過覺察,我們才能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當小美覺察到自己是因為疲累和缺乏自主權而發脾氣時,她就可以試著調整作息,安排一些獨處的時間,或是和伴侶溝通,尋求協助和支持,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

明天,我們將繼續探討如何運用「正念同在」來幫助我們覺察和轉化情緒,在育兒的旅程中,也別忘了陪伴自己,敬請期待!

幸福指南(二)正念同在

昨天我們談到,小美因為兒子哭鬧而情緒爆發,反映出許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常常會經歷情緒的雲霄飛車,時而平靜,時而暴怒。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如何運用「正念同在」來幫助我們覺察和轉化情緒,就像為雲霄飛車裝上煞車系統,讓我們能更穩定地享受這趟旅程,並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也好好陪伴自己。

▋什麼是正念同在?

「正念同在」指的是有意識地、不帶批判地覺察當下,全然地投入此刻的經驗,將身心合一,與當下融為一體。

這不僅僅是觀察你的想法、感受和身體覺受,更重要的是將你的注意力帶回到「此時此刻」,感受周遭環境的變化,體驗生命的流動。

想像一下,小美在哄兒子睡覺時,可以練習正念同在,專注於當下的呼吸、孩子的體溫、床鋪的柔軟,感受親子之間的親密連結,而不是被「孩子怎麼還不睡」的焦慮所吞噬。

▋正念同在練習:STOP 法

STOP 法是一個簡單易學的正念同在練習,它可以幫助你在情緒升溫時,快速找回平靜,並與當下連結:

  • S(Stop): 停下來,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情,放下手中的雜務,將注意力收回自身。就像小美在被兒子吵醒時,可以先停下手邊的家事,深呼吸一口氣,讓自己先回到當下。
  • T(Take a breath): 深呼吸,感受空氣的進出,讓呼吸帶走你的焦躁和不安。感受每一次吸氣,感受每一次吐氣,彷彿你的整個世界只剩下呼吸。
  • O(Observe): 觀察你的想法、感受和身體覺受。例如:你的心跳是否加速?你的呼吸是否急促?你的身體哪個部位感到緊繃?溫柔地接納這些感受,不批判,不抗拒。
  • P(Proceed): 以更平靜和正念的態度,繼續你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帶著覺察,回到當下,感受你與這個世界的連結。

▋將正念同在融入育兒生活

除了 STOP 法之外,還有許多正念同在練習可以幫助我們覺察和轉化情緒,並與生活中的每一刻同在,例如:

  • 正念呼吸: 在哄睡孩子、餵奶、換尿布等日常活動中,練習正念呼吸,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空氣的進出,當思緒飄走時,輕輕地將注意力拉回呼吸。
  • 正念飲食: 專注地品嚐每一口食物的味道、質地和溫度,感受食物帶給你的滋養和滿足感。
  • 正念行走: 感受腳步與地面的接觸,感受身體的律動,感受周遭環境的變化。
  • 正念聆聽: 專注地聆聽孩子說話,感受他的語氣、情緒和需求,放下你的批判和預設立場,真誠地與他連結。
  • 與孩子同樂: 放下手機,放下待辦事項清單,全身心地投入與孩子的遊戲中,感受他的喜悅和笑聲,享受親子時光的親密和連結。

▋正念同在的力量:在育兒中找到平靜的綠洲

正念同在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在情緒和反應之間創造空間,讓我們不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更能讓我們體驗生命的完整,活出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當我們能夠以更平靜和正念的態度,全然地投入育兒生活中的每一刻,我們就能在育兒旅程中體驗到更多的平靜、喜悅和愛,如同在沙漠中找到一片綠洲,讓疲憊的心靈得到滋養和煥新。

明天,我們將繼續探討如何運用「正心療癒」來照顧我們的情緒健康,敬請期待!

幸福指南(三)正心療癒

昨天我們和小美一起學習了如何運用「正念同在」來覺察和轉化情緒,在育兒的雲霄飛車上,為自己繫上安全帶,穩住身心,享受旅程中的風景。

今天,我們要更深入地探索小美內心的世界,談談「正心療癒」如何幫助我們撫平傷痛、擁抱脆弱,讓心靈重拾平靜與力量。

▋什麼是正心療癒?

「正心療癒」指的是療癒內心的傷痛、釋放負面情緒、轉化負面信念,讓心靈恢復平衡與和諧的過程。

就像身體受傷需要治療一樣,我們的心靈也需要被呵護和照顧。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除了要面對生活上的壓力和挑戰,也可能會觸碰到自己過去的傷痛和未解決的問題。

例如,小美在對兒子發脾氣後,感到深深的自責和內疚,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個不稱職的媽媽。

這份自責,或許源自於她童年時期,也曾被父母嚴厲地責罵,而那些不被接納、不被理解的傷痛,在成為母親後,被重新喚醒。

▋自我覺察:探索內在的聲音

正心療癒的第一步是「自我覺察」。

試著靜下心來,傾聽你內心的聲音:

  • 你有哪些重複出現的負面情緒?例如,小美是否經常感到焦慮、疲憊、易怒?
  • 你有哪些根深蒂固的負面信念?例如,小美是否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夠能幹」?
  • 你的內在小孩有哪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例如,小美是否渴望被愛、被肯定、被支持?

覺察這些內在的聲音,可以幫助你了解情緒掙扎的根本原因,就像小美可以藉此探索,自己對兒子的怒氣,是否也參雜了對自身的不滿和否定。

▋自我療癒: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有很多方法可以療癒我們的心靈,例如:

  • 自我關懷: 以溫柔和慈悲的態度對待自己,允許自己犯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就像小美可以告訴自己:「我已經盡力了,即使有時候會失控,我仍然是個好媽媽。」
  • 正心書寫: 透過書寫日記、寫信等方式,抒發你的情緒和想法,整理你的內心世界。小美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困惑和反思寫下來,讓情緒有個出口。
  • 藝術創作: 透過繪畫、音樂、舞蹈等創意活動,表達你的情緒,釋放你的內在壓力。
  • 與大自然連結: 到大自然中走走,感受陽光的溫暖、微風的輕撫、花草的芬芳,讓大自然療癒你的身心。
  • 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你感到不知所措或卡住,可以尋求心理諮商或治療的協助。

▋正心療癒:在育兒中,也療癒自己

正心療癒是一個持續的旅程,它需要時間、耐心和勇氣。

在這個旅程中,你可能會經歷不適、痛苦甚至抗拒。

但請相信,只要你願意誠實地面對你的內在自我,並給予自己應得的愛和關懷,你就能逐漸療癒你的情感創傷並找到持久的內在平靜。

當你的心靈得到療癒,你就能以更穩定和平靜的心態來面對育兒的挑戰,並創造一個更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如同小美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也能更溫柔地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

明天,我們將繼續探討「正言溝通」如何在育兒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敬請期待!

幸福指南(四)正言溝通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和小美一起經歷了情緒的覺察、正念同在的練習,也深入探索了正心療癒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正言溝通」如何在育兒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幫助我們與孩子,以及與自己,建立更緊密的連結。

▋正言溝通:從「與己」開始

「正言溝通」指的是以真誠、坦率、尊重的方式與他人溝通,不僅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願意傾聽和理解對方。

但除了與他人溝通之外,更重要的第一步,是要和自己正言溝通。

唯有先學會和自己對話,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需求,進而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連結,如同小美在了解自己為何對孩子發脾氣後,才能進一步與孩子和伴侶溝通,尋求協助和支持。

▋與自己對話:探索內在的聲音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和自己對話了呢?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自己的聲音,壓抑了自己的情緒,也忘記了關心自己的需求。

就像小美,每天忙於照顧孩子和家務,卻忘了留一點時間給自己。

試著每天留一些時間給自己,靜下心來,和自己對話:

「你今天過得好嗎?」「你有什麼感受?」「你有什麼需求?」「你對自己有什麼期許?」

透過自我對話,你可以:

  • 覺察情緒: 了解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並探索情緒背後的原因。例如,小美可以問自己:「我現在是感到疲憊?還是挫折?是因為沒有自己的時間嗎?」
  • 釐清思緒: 整理混亂的想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小美可以思考:「我有哪些方法可以讓自己喘口氣?可以請家人幫忙嗎?可以安排孩子去幼兒園嗎?」
  • 提升自我覺察: 更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信念和動機。小美可以反思:「我對自己有什麼期待?我想要成為怎樣的母親?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 增進自我接納: 接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擁抱完整的自己。小美可以告訴自己:「即使我不是完美的媽媽,但我已經盡力了,我愛我的孩子,也愛我自己。」

▋和自己正言溝通

讓我們用正言溝通的四步驟,來看看小美如何與自己對話:

  • 觀察: 不帶評判地描述發生了什麼事。小美可以這樣說:「今天早上孩子賴床不想上學,我因此對他大吼大叫」,而不是「我又控制不住自己了」。
  • 感受: 說出內心的情緒感受。小美可以覺察:「我感到疲憊和焦慮,對自己的反應感到內疚和自責」,而不是「我真是個失敗的媽媽」。
  • 需要: 探索自己真正的需求。小美可以思考:「我需要足夠的休息,需要被理解和支持,也需要在育兒路上有人分擔」。
  • 請求: 向自己提出明確、可行的請求。小美可以這樣做:「我可以請老公在週末多分擔照顧孩子的工作,讓自己有獨處的時間;也可以找其他媽媽聊聊,交流育兒經驗」。

▋與自己和解:通往內在平靜的道路

與自己正言溝通,是一個與自己和解的過程。

當你能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並給予自己應得的愛和尊重,你就能體驗真正的內在平靜和自由,就像小美在與自己和解後,才能真正放下對自己的苛責,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正言溝通:從「與己」到「與人」

當你學會了與自己正言溝通,你就能以更真實和慈悲的態度與他人互動,建立更有意義和更充實的人際關係。

明天,我們將繼續探討「正向行動」如何幫助我們在育兒生活中創造正向的改變,敬請期待!

幸福指南(五)正向行動

這一週,我們和小美一起經歷了情緒的覺察、正念同在的練習、正心療癒的探索,也學習了如何與自己和他人正向溝通。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正向行動」—— 如何將這些體悟化為實際的行動,為我們的育兒生活,如同小美和她兒子般,帶來正向的改變。

▋正向行動:創造改變的力量

「正向行動」指的是採取積極的行動,來改善現狀、追求目標、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挫折,如同小美蠟燭多頭燒般,感到疲憊、沮喪、甚至想要放棄。

這時候,正向行動能幫助我們:

  • 重拾動力: 當我們採取行動,朝著目標前進時,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掌控感,進而提升動力和信心,就像小美如果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就能更有力量的面對育兒挑戰。
  • 克服困難: 正向行動能幫助我們克服恐懼和拖延,勇敢地跨出舒適圈,迎接挑戰,例如小美可以嘗試走出家門,參加育兒課程或支持團體。
  • 創造改變: 透過持續的行動,我們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創造正向的改變,如同小美可以透過行動,改善與兒子的互動模式,建立更緊密的親子關係。

▋正向行動:從小事開始

正向行動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大事,它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就像小美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著手:

  • 和自己單獨約會: 每天撥出一些時間給自己,做一些讓自己開心和放鬆的事情,例如:閱讀、運動、聽音樂、泡澡等,讓身心獲得舒緩和充電。
  • 建立支持網絡: 與其他父母交流,分享育兒經驗,互相支持和鼓勵,例如參加親子課程、線上社團或社區活動,拓展人際連結,不再孤立無援。像可能幸福學院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 學習新技能: 參加育兒工作坊、閱讀育兒書籍、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等,增進育兒知識和能力,更有智慧地應對育兒挑戰。
  • 改善家庭常規: 調整作息時間、規劃家庭活動、創造更有品質的家庭時間,例如安排固定的親子共讀時光、一起做家事或遊戲,增進親子互動,讓家庭生活更有規律和樂趣。
  • 設定實際的目標: 設定一些可以達成的目標,例如:每天和孩子共讀 15 分鐘、每週安排一次家庭出遊等,逐步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模式,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正向行動:創造幸福的漣漪效應

當我們採取正向行動時,不僅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也能正向地影響我們的孩子和家庭,就像小美如果能照顧好自己,就能以更穩定的情緒和孩子互動,營造更和諧的家庭氛圍。

▋正向行動:持續前進的力量

正向行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需要我們持續地努力和投入。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挫折和挑戰,但請不要放棄。

記得慶祝你的成功,無論它看起來多麼微不足道。

你朝著正向改變邁出的每一步,都是邁向更快樂、更充實的育兒旅程的一步。

幸福指南(六)身心幸福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套用在育兒生活中,也同樣適用。

小美在面對育兒挑戰時,常常感到身心俱疲,甚至情緒爆發,這其實也反映出她忽略了「身心幸福」的重要性。

當我們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擁有充足的精力、活力,以及內心的平靜與喜悅,才能更有耐心和愛心去陪伴孩子,享受親子時光的美好。

那麼,如何在忙碌的育兒生活中,滋養自己的身心呢?

以下提供幾個小秘訣,讓小美,也讓每位父母,都能在育兒的同時,找到身心平衡的幸福:

▋照顧自己的身體

  • 充足睡眠: 睡眠是恢復體力和精神的最佳良藥。即使孩子還小,需要頻繁夜奶或照顧,也要盡量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讓自己能獲得充分的休息,就像小美可以嘗試在白天也跟著孩子小睡片刻,或是請家人協助夜間照顧,讓自己有機會好好睡一覺。
  • 均衡飲食: 選擇營養豐富、均衡的食物,為身體提供能量。避免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和甜食,以免造成身體負擔。小美可以準備一些方便又健康的食材,例如:水果、優格、堅果等,隨時補充能量。
  • 規律運動: 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力、釋放壓力。即使每天只有短短的 30 分鐘,也能為身心帶來正面的影響。小美可以利用孩子午睡的時間,在家做一些簡單的瑜珈或伸展運動,或是推著嬰兒車到附近公園散步。
  • 放鬆身心: 學習一些放鬆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泡澡等,幫助身體釋放壓力,恢復平衡。小美可以利用睡前時間,點上香氛蠟燭,聽一些輕音樂,讓自己好好放鬆,準備迎接一夜好眠。

▋呵護自己的心靈

  • 自我覺察: 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小美可以試著在每天結束時,寫下自己的心情日記,記錄下今天發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情緒反應,覺察自己在育兒過程中,哪些事情容易讓她感到壓力或焦慮。
  • 自我肯定: 肯定自己的價值和努力,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小美可以每天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我已經盡力了,我是一個很棒的媽媽!」
  • 感恩的心: 每天花一些時間,想想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人事物,培養正面的心態。小美可以每天晚上睡前,和孩子一起分享今天發生哪些開心的事情,並感謝彼此的陪伴。
  • 追求興趣: 保留一些時間和空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閱讀、聽音樂、繪畫等,讓心靈得到滿足。小美可以利用週末時間,參加繪畫課程,或是和朋友一起去看展覽,重拾自己的興趣和熱情。
  • 心靈成長: 透過閱讀、學習、冥想等方式,提升自我覺察,探索生命的意義。小美可以參加一些心靈成長課程或工作坊,或是閱讀一些關於心理學、哲學的書籍,讓自己的心靈更加豐富和充實。

當我們的身心得到滋養,就能散發出溫暖和正面的能量,不僅能讓自己更快樂,也能感染身邊的人,創造更美好的家庭氛圍,讓育兒之路不再充滿壓力和焦慮,而是充滿愛與喜悅。

幸福指南(七)關係幸福

「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這句話點出了「關係幸福」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小美在成為全職媽媽後,每天的生活圈幾乎只有孩子和家庭,缺乏與外界的交流,而與伴侶的關係也可能因為育兒而變得疏離,這些都可能讓她感到孤立無援,更容易陷入情緒的低谷。

因此,除了身心幸福之外,「關係幸福」也同樣重要。

關係幸福指的是與家人、朋友、伴侶等人際關係的和諧與滿足,它能帶給我們支持、陪伴和歸屬感,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有力量。

以下提供幾個方法,幫助小美,也幫助每位父母,在育兒的同時,也能維繫良好的關係,讓愛在家庭中流動:

  • 伴侶關係: 用心經營與伴侶的關係,例如:安排約會時間、分享彼此的心情、互相支持和鼓勵。小美可以和伴侶安排一場沒有孩子參與的約會,重溫兩人世界的甜蜜,或是每天晚上留一點時間,和伴侶聊聊今天發生的事情,分享彼此的心情和感受。
  • 親子關係: 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例如:親子共讀、一起遊戲、參與孩子的活動等。小美可以每天晚上固定和孩子一起共讀繪本,或是利用週末時間,帶孩子到公園玩耍,享受親子時光。
  • 家人朋友: 維繫與家人和朋友的聯繫,例如:定期聚會、互相幫助、分享生活點滴。小美可以定期和家人朋友聚餐,或是透過電話、視訊等方式保持聯繫,讓自己感受到支持和陪伴。
  • 社群參與: 參與社區活動、志工服務等,拓展人際圈,貢獻社會。小美可以參加社區的親子活動,或是加入一些志工團體,認識更多朋友,拓展人際圈。

當我們用心經營人際關係,就能編織出一張愛的網絡,讓我們在育兒的路上,不再感到孤單,而是充滿溫暖和力量。

▋幸福指南:陪伴你創造幸福的旅程

希望這一週的「幸福指南」,能幫助你和小美一樣,從覺察情緒開始,透過正念同在、正心療癒、正言溝通和正向行動,一步步找回內心的平靜,創造更美好的育兒生活。

請記住,你不是孤單的。

在育兒的路上,我們會一直陪伴你,支持你,鼓勵你,一起創造屬於你和孩子的幸福旅程。

avatar-img
56會員
37內容數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2006年擔任全職奶爸;2010年學習阿德勒心理學;2012年成立可能親子團;2014年成立可能非學校;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帶領夥伴學習與實踐阿德勒幸福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豆爸的幸福家 的其他內容
2024年2月20日(二) 7天冥想入門—1. 冥想,從這裡開始 今天和學生一起進行的正念同在練習,是用「潮汐」APP當中的7天冥想入門。 第1課:冥想,從這裡開始。導師先帶我們想想,為什麼要進行冥想?(註:在這裡的冥想和正念同在是同義詞) 對我來說,會進入到正念的世界,有些緣份,其實早
2024年2月20日(二) 7天冥想入門—1. 冥想,從這裡開始 今天和學生一起進行的正念同在練習,是用「潮汐」APP當中的7天冥想入門。 第1課:冥想,從這裡開始。導師先帶我們想想,為什麼要進行冥想?(註:在這裡的冥想和正念同在是同義詞) 對我來說,會進入到正念的世界,有些緣份,其實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這本書用正向心理學去討幸福,其中選取書中一部份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你的夢想會讓你擁有真正的幸福感嗎? 在可以自由探索並且不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與自信,這是人生中很大的財富。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在一段關係中迷失自己,沒有真正的自信,容易隨波逐流,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我們從2010年開始推動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的幸福教養,至今已有14年,「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後果」為我們主要的練習方向。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因為自立共好很困難,所以需要勇氣(Courage),而勇氣除了自己內發生成之外,也需要來自於外在的力量,從英文字可以更明顯地看出來,把賦予(En)加上勇氣(Courage),成為Encourage,翻譯成中文就是「鼓勵」。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這本書用正向心理學去討幸福,其中選取書中一部份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你的夢想會讓你擁有真正的幸福感嗎? 在可以自由探索並且不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與自信,這是人生中很大的財富。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在一段關係中迷失自己,沒有真正的自信,容易隨波逐流,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我們從2010年開始推動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的幸福教養,至今已有14年,「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後果」為我們主要的練習方向。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因為自立共好很困難,所以需要勇氣(Courage),而勇氣除了自己內發生成之外,也需要來自於外在的力量,從英文字可以更明顯地看出來,把賦予(En)加上勇氣(Courage),成為Encourage,翻譯成中文就是「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