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溫室氣體移除路徑圖 - 貝佐斯地球基金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前言

貝佐斯地球基金會與美國能源部以及史丹佛大學於 2024 年底推出了 2050 溫室氣體移除路徑圖報告

報告內容非常地詳盡,也有不少視覺化圖表輔助說明,非常建議瀏覽原始文件。

原文一百多頁負擔可能有點重,以下我翻譯了一些重點內容。

報告摘要

報告主旨為2050年前擴展技術性溫室氣體移除 (GHGR) 的路線圖。概述了達成每年移除100億噸二氧化碳目標所需的技術、政策、市場和社會行動策略,並將其拆解成三個十年階段的行動計劃。

路線圖涵蓋了直接空氣捕捉、海洋、陸地和岩石碳移除,以及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移除等技術,並著重於克服技術、經濟和社會障礙,以及確保公平公正的部署。路線圖也強調了持續監測、報告和驗證 (MRV) 的重要性,以及與社區的共同設計和合作。

溫室氣體移除之重要性

溫室氣體移除 (Greenhouse Gas Removal, GHGR) 的重要性在於應對氣候變遷的迫切需求,並確保人類與地球的繁榮未來。

  • 氣候變遷的威脅:人類活動,尤其是燃燒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導致大氣和海洋中溫室氣體 (GHG) 的累積,造成全球氣溫上升,並引發一連串負面影響,例如物種滅絕、珊瑚白化、冰川融化、乾旱、風暴和野火。
  • 減碳策略的局限性:儘管各國已積極推動減少排放的策略,如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部署再生能源、減少森林砍伐、設備使用電氣化、提高能源效率、轉型糧食系統和工業脫碳等,但僅靠這些措施仍不足以完全解決氣候變遷問題。
  • 需要溫室氣體移除:為了實現長期的氣候目標,除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外,還必須積極移除已存在於大氣和海洋中的溫室氣體。這代表著 GHGR 不僅是減少排放的補充,更是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的必要組成部分。
  • 技術性 GHGR 的角色:雖然目前大多數 GHGR 主要是基於自然的碳移除方法,但要達成所需的移除規模,還需要大力發展技術性的 GHGR 方法。此路線圖的重點在於技術性的溫室氣體移除,並涵蓋二氧化碳移除 (CDR) 以及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移除。
  • 目標設定:此路線圖設定了具體的 CDR 目標,即到 2050 年實現每年 10 吉噸 (Gt) 的二氧化碳移除量。為了達成此目標,需要從 2024 年開始,透過三個十年階段性的行動計畫:
    • 2024-2030:萌芽期 - 此階段的重點在於建立 GHGR 的基礎,包含技術開發、社群共同設計、標準制定、政治支持和需求建立,目標是在 2030 年達到每年約 285 百萬噸 (Mt) 的二氧化碳移除量。
    • 2030-2040:採用期 - 此階段的重點在於大規模部署具有競爭力的 CDR 方法,並使其達到每年約 4.5 吉噸的二氧化碳移除量。
    • 2040-2050:擴張期 - 此階段的目標是維持每年 5%–15% 的成長率,並達到每年 10 吉噸的二氧化碳移除目標。
  • 社會公平與正義:此路線圖強調 GHGR 必須以公正和負責任的方式發展和部署,優先考慮社群和正義方面的考量。從一開始就以身作則,確保該領域的擴展是公正且負責任的。
  • 多方合作:實現如此大規模的目標,需要包括政府、資助者、GHGR 社群、產業、研究人員、媒體、非營利組織等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共同投入、承諾和執行。此路線圖是一個工具,旨在協調不同部門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行動和投資。

溫室氣體移除定義及範疇

溫室氣體移除(Greenhouse Gas Removal, GHGR)的定義是指將已存在於大氣和海洋中的溫室氣體移除的活動。這與減少排放不同,減少排放是指防止新的溫室氣體進入大氣。此路線圖的重點在於技術性的 GHGR 方法,並明確界定了其範疇,主要涵蓋以下重點:

範疇界定

  • 移除而非減少:此路線圖僅限於從大氣和海洋中移除溫室氣體,因此,像是從化石燃料發電廠捕獲二氧化碳的碳捕獲與封存(CCS)等活動,因為只是防止新的溫室氣體進入大氣,而非移除已存在的氣體,故不在此路線圖的範圍內。同樣地,甲烷減排活動如燃燒也因屬於減少排放而非移除而不在此範圍內。此外,太陽輻射管理(SRM)技術,因其旨在冷卻地球而非移除溫室氣體,亦不包含在內。
  • 耐久性:此路線圖強調耐久性,即溫室氣體被永久移除並安全儲存,不會重新釋放到環境中的程度。路線圖假設技術性碳移除 (CDR) 方法的耐久性為 100 年,並以此為基礎。
  • 技術性方法:此路線圖主要關注技術性的 GHGR 方法,而非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例如森林管理、農業或濕地復育等。然而,若這些自然方法包含技術性的修改,如使用強化耐久性的品種,則可能被納入考慮。
  • 二氧化碳 (CO2) 與非二氧化碳氣體移除:此路線圖涵蓋二氧化碳移除 (CDR) 以及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移除,如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

重點技術

此路線圖將技術性的 GHGR 方法分為五大類:

  1. 空氣碳移除(CDR: Air):
    1. 直接空氣捕捉(Direct Air Capture, DAC)
    2. 電化學二氧化碳移除
  2. 海洋碳移除(CDR: Ocean):
    1. 沿海強化風化作用
    2. 海洋鹼度增強(Ocean Alkalinity Enhancement, OAE)
    3. 開闊海洋微藻營養鹽施肥
    4. 開闊海洋大型藻類
    5. 池塘中的微藻
  3. 陸地碳移除(CDR: Land):
    1. 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封存(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BECCS)
    2. 生物炭(Biochar)
    3. 生物質直接儲存
    4. 生物油
    5. 其他生物質建材
    6. 技術性突破的活生物質
  4. 岩石碳移除(CDR: Rock):
    1. 原位礦化
    2. 異位礦化
    3. 地表礦化
    4. 合成建材儲存
    5. 陸地強化風化作用
  5. 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移除(Non-CO2 GHGR):
    1. 大氣甲烷移除
    2. 大氣一氧化二氮移除

重要注意事項

  • 非二氧化碳 GHGR 的早期階段:相較於 CDR,非二氧化碳 GHGR 技術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開發階段。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可能或適合部署這些技術,因此,此路線圖的重點在於推進相關科學研究,以決定它們的未來潛力。
  • 混合方法:此路線圖也承認存在結合自然和技術性 GHGR 的混合方法
  • 重點在於技術性突破:對於生物質方法,只有那些經過技術改良的方法(例如增強耐久性的品種)才被納入範圍。

研究方法

這份報告的研究方法主要基於以下四個關鍵要素,並著重於跨領域的協作和實證分析

  1. 專家工作坊:
    1. 主辦單位:由 Bezos Earth Fund 與美國能源部和史丹佛大學於 2024 年 2 月共同召開的溫室氣體移除(GHGR)工作坊。
    2. 參與者:超過 500 位來自 GHGR 生態系統各領域的專家和利害關係人,包括決策者、研究人員、產業代表、社群倡議者、政府官員、智庫和慈善機構。
    3. 討論方式:工作坊以「查塔姆研究所規則」(Chatham House Rule)進行,透過主題和技術分組會議,評估了 GHGR 領域的主要障礙和促成因素、開放性問題和依存關係,以及風險和潛在的負面影響。
    4. 產出:工作坊的成果彙整為里程碑、時間表、利害關係人的接觸點和優先事項,這些都成為報告的重要基礎。
  2. 文獻回顧與分析:
    1. 報告參考了許多先前針對 GHGR 生態系統進行研究和加速發展的努力,包括多份相關的報告和路線圖。
    2. 這些文獻涵蓋了碳移除、甲烷移除、海洋碳移除等不同領域,為報告的分析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證數據。
    3. 報告在附錄中列出了相關的重要文獻,包括學術報告、研究機構的出版物、政府部門的策略文件等。
  3. 原創分析:
    1. 報告中的核心內容基於原創分析。
    2. 分析內容涵蓋了 GHGR 的四大主題領域:科學與技術(S&T)、社會行為與社群(SB&C)、金融與市場(F&M)以及政策與法規(P&R)。
    3. 分析也包含 51 個針對不同 GHGR 技術的具體行動方案 (例如,針對空氣、海洋、陸地、岩石和非二氧化碳 GHGR 的倡議),並將這些技術性倡議與跨領域的需求整合,形成了未來達到 GHGR 目標的十年期活動順序。
    4. 報告根據上述的專家工作坊、文獻回顧,以及研究團隊的分析,制定了各項行動方案和里程碑,以確保 GHGR 技術的發展和部署能夠有系統地進行。
  4. 跨領域整合:
    1. 此路線圖強調跨領域的合作與整合,將科學、社會、經濟和政策等不同面向納入考量。
    2. 報告將主題領域、技術倡議與十年期行動相互連結,確保各個面向的行動相互協調和強化。
    3. 報告也強調了社群參與和環境正義的重要性,並將其融入整個路線圖中,特別是在技術倡議和十年期行動部分。
    4. 透過這種跨領域的整合,報告試圖確保 GHGR 的發展不僅技術可行,而且在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也是可持續和公正的。

溫室氣體移除路線圖

  • 三個十年階段:將 2024 年至 2050 年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萌芽期 (2024-2030)、採用期 (2030-2040) 和擴張期 (2040-2050),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目標和重點。
    • 萌芽期 (2024-2030):重點在於建立 GHGR 的基礎,包括技術開發、社群共同設計、標準制定、政治支持和需求建立,目標是在 2030 年達到每年約 285 百萬噸 (Mt) 的二氧化碳移除量。
    • 採用期 (2030-2040):重點在於大規模部署具有競爭力的 CDR 方法,並使其達到每年約 4.5 吉噸的二氧化碳移除量。
    • 擴張期 (2040-2050):目標是維持每年 5%–15% 的成長率,並達到每年 10 吉噸的二氧化碳移除目標。
  • 四大主題領域:
    • 科學與技術 (S&T):著重於技術開發和創新,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 社會行為與社群 (SB&C):強調社會公平與正義,重視社群參與和公眾接受度。
    • 金融與市場 (F&M):關注經濟和商業層面,包括資金籌措、市場機制和商業模式。
    • 政策與法規 (P&R):探討法律和監管框架,確保 GHGR 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 技術倡議:列出 51 項具體的技術倡議,涵蓋空氣、海洋、陸地、岩石和非二氧化碳 GHGR 技術。
  • 十年期倡議:提出了跨領域的十年期倡議,描述了每個十年期間的活動重點與優先事項。
  • 不確定性與風險
    • 挑戰與風險:承認 GHGR 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包括成本、社會接受度、環境影響和技術失敗等。
    • 應對策略:提出應對這些不確定性和風險的策略,包括透明的溝通、社群參與和持續的監測。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負碳經濟起點:碳移除技術之要件

VCMI自願性碳權策略工具指南:協助發展中國家參與自願性碳市場

碳移除議題於社群媒體之討論趨勢分析

2024 碳移除產業五大發展趨勢

Frontier:推動碳移除技術創新的採購聯盟

碳移除市場 2024 發展概覽 - Puro.Earth 年度報告

自願性碳市場的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

Puro彙整並公開全球碳移除政策地圖

直接空氣捕捉降到一噸100美金可能嗎?

碳移除產業的挑戰與機會:2024 Carbon Unbound的啟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5
Northern Lights :挪威 CCS 示範計畫的成本、瓶頸與未來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1
Puro.earth 碳移除碳權發行突破 100 萬噸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1
HSBC 推遲淨零目標至 2050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3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6
CDR.fyi 的 2024 年度碳移除回顧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22會員
228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Puro.earth的海洋缺氧碳封存(MACS)方法學獲諮詢委員會批准,標誌著一項以海洋為基礎的持久性碳移除新技術的重要里程碑。此方法通過將富含木質素的生物質沉積到深層缺氧的海洋盆地中,實現長期碳移除。文章詳細介紹了MACS方法學設計理念、科學依據、碳封存年限估算調整、目前實驗進展、環境與社會考量。
Thumbnail
2025/04/30
Puro.earth的海洋缺氧碳封存(MACS)方法學獲諮詢委員會批准,標誌著一項以海洋為基礎的持久性碳移除新技術的重要里程碑。此方法通過將富含木質素的生物質沉積到深層缺氧的海洋盆地中,實現長期碳移除。文章詳細介紹了MACS方法學設計理念、科學依據、碳封存年限估算調整、目前實驗進展、環境與社會考量。
Thumbnail
2025/04/29
法國推出符合巴黎協定且具有高完整性碳權使用憲章,強調企業應優先削減自身排放,將碳權作為輔助性手段,並明確揭露資訊。此憲章符合國際最佳實務準則,並與《巴黎協定》第6.4條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的核心碳原則相符,旨在重建碳市場的公信力,避免綠色漂綠,促進真實減碳。
Thumbnail
2025/04/29
法國推出符合巴黎協定且具有高完整性碳權使用憲章,強調企業應優先削減自身排放,將碳權作為輔助性手段,並明確揭露資訊。此憲章符合國際最佳實務準則,並與《巴黎協定》第6.4條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的核心碳原則相符,旨在重建碳市場的公信力,避免綠色漂綠,促進真實減碳。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巴黎協定第六條及其相關專有名詞,例如NDC、ITMO、VER和CORSIA。詳細闡述了ITMO和VER的差異,以及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6.2條和第6.4條)如何促進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達成減碳目標,並以曼谷電動巴士計畫為例,說明Article 6.2的實際應用。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釋巴黎協定第六條及其相關專有名詞,例如NDC、ITMO、VER和CORSIA。詳細闡述了ITMO和VER的差異,以及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第6.2條和第6.4條)如何促進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達成減碳目標,並以曼谷電動巴士計畫為例,說明Article 6.2的實際應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2050年溫室氣體移除 (GHGR) 路線圖。概述了達成每年移除100億噸二氧化碳目標所需的技術、政策、市場和社會行動策略,並將其分解成三個十年行動計劃。路線圖涵蓋了直接空氣捕捉、海洋、陸地和岩石碳移除,以及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移除等技術,著重於克服技術、經濟和社會障礙,以確保公平公正實施。
Thumbnail
本文介紹2050年溫室氣體移除 (GHGR) 路線圖。概述了達成每年移除100億噸二氧化碳目標所需的技術、政策、市場和社會行動策略,並將其分解成三個十年行動計劃。路線圖涵蓋了直接空氣捕捉、海洋、陸地和岩石碳移除,以及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移除等技術,著重於克服技術、經濟和社會障礙,以確保公平公正實施。
Thumbnail
RMI 智庫探討了實現碳移除十億噸級( Gt )的重要性與挑戰。到 2050 年每年需移除多達 10 Gt 二氧化碳,以達成氣候目標。這一目標將使 CDR 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需投入大量資金、技術創新與勞動力,並大幅升級供應鏈,透過長期投資減少難度,為實現規模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RMI 智庫探討了實現碳移除十億噸級( Gt )的重要性與挑戰。到 2050 年每年需移除多達 10 Gt 二氧化碳,以達成氣候目標。這一目標將使 CDR 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需投入大量資金、技術創新與勞動力,並大幅升級供應鏈,透過長期投資減少難度,為實現規模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碳移除技術(CDR)是針對氣候變遷的重要解決方案,目的是從大氣中移除已排放的二氧化碳。本文介紹了幾種主要的碳移除技術,包括植樹造林、土壤碳封存、生物炭、直接空氣捕捉、碳礦化和海洋鹼化,分析其原理、優缺點及技術成熟度,並探討了綜合應用的潛力。
Thumbnail
碳移除技術(CDR)是針對氣候變遷的重要解決方案,目的是從大氣中移除已排放的二氧化碳。本文介紹了幾種主要的碳移除技術,包括植樹造林、土壤碳封存、生物炭、直接空氣捕捉、碳礦化和海洋鹼化,分析其原理、優缺點及技術成熟度,並探討了綜合應用的潛力。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光靠減少碳排放已不足以避免暖化程度的加劇。為了達到控制暖化程度的「淨零目標」甚至在達標後持續控制,除了大量減少碳排放外還會需要投入大量的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或負碳技術(negative emission technology, NET)才可以。
Thumbnail
光靠減少碳排放已不足以避免暖化程度的加劇。為了達到控制暖化程度的「淨零目標」甚至在達標後持續控制,除了大量減少碳排放外還會需要投入大量的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或負碳技術(negative emission technology, NET)才可以。
Thumbnail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是臺灣政府所提出的一個關鍵計畫,旨在實現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該計畫不僅關注到能源領域,還涉及到了建築、運輸、工業及負碳技術等領域。政府制定了不同階段的里程碑目標,以確保計畫得以逐步落實。
Thumbnail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是臺灣政府所提出的一個關鍵計畫,旨在實現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該計畫不僅關注到能源領域,還涉及到了建築、運輸、工業及負碳技術等領域。政府制定了不同階段的里程碑目標,以確保計畫得以逐步落實。
Thumbnail
《OKR實現淨零排放的行動計畫》是一本幫助實現淨零排放、翻轉氣候災難的實用行動指南。作者約翰.杜爾(John Doerr)過去曾經建立一套幫助企業或組織成功的方法:「目標與關鍵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簡稱OKR)。藉由本書,杜爾認為OKR目標管理工具不只適用於幫
Thumbnail
《OKR實現淨零排放的行動計畫》是一本幫助實現淨零排放、翻轉氣候災難的實用行動指南。作者約翰.杜爾(John Doerr)過去曾經建立一套幫助企業或組織成功的方法:「目標與關鍵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簡稱OKR)。藉由本書,杜爾認為OKR目標管理工具不只適用於幫
Thumbnail
能源部門作為扭轉人類未來與氣候危機的重要戰場,全球目標已十分明確:世界各國必須致力在未來十年內加速降低碳排放,並且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2021年,九月份「能源高級對話」會議前夕,聯合國匯集超過160多位專家及五個技術工作小組的報告建議,並且提出五大重點路線:
Thumbnail
能源部門作為扭轉人類未來與氣候危機的重要戰場,全球目標已十分明確:世界各國必須致力在未來十年內加速降低碳排放,並且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2021年,九月份「能源高級對話」會議前夕,聯合國匯集超過160多位專家及五個技術工作小組的報告建議,並且提出五大重點路線:
Thumbnail
雖然淨零路徑圖尚未正式公布(預計三月),部分政策方向已在媒體上提前釋出【註 1】。在引文中,下面這段話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官員表示,若用既有技術,2050 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可能性很低,因此這十年要趕快投入技術研發,包含發展綠氫、地熱、CCUS等,力拚 2030 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透過
Thumbnail
雖然淨零路徑圖尚未正式公布(預計三月),部分政策方向已在媒體上提前釋出【註 1】。在引文中,下面這段話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官員表示,若用既有技術,2050 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可能性很低,因此這十年要趕快投入技術研發,包含發展綠氫、地熱、CCUS等,力拚 2030 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透過
Thumbnail
〈國際能源署〉發表第一個以全球能源系統 達到淨零排放的路徑。報告主要是幫助能源相關政策的制定,分析到要達到減碳目標,需要的行動和時程。 報告提出的是”一個但不是唯一“的路徑,對台灣來說,這份報告可幫我們了解和淨零排放的距離,以及還有那些方向要努力。
Thumbnail
〈國際能源署〉發表第一個以全球能源系統 達到淨零排放的路徑。報告主要是幫助能源相關政策的制定,分析到要達到減碳目標,需要的行動和時程。 報告提出的是”一個但不是唯一“的路徑,對台灣來說,這份報告可幫我們了解和淨零排放的距離,以及還有那些方向要努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