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倡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爱,爱也是仁。
《论语》里,人们根据对方的身份以及自己的身份,把爱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呈现出来。现将其总结归纳如下:
1. 我 + 父母 → 孝
- 弟子入则孝。2. 事父母,能竭其力。3.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5. 父母唯其疾之忧。6. 不敬,何以别乎。7.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8.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 我 + 兄 → 悌
- 其为人也孝弟。2. 友于兄弟。3. 兄弟怡怡。4. 幼而不孙弟。5. 入则事父兄。6. 敬长,义也(《孟子》)
3. 我 + 弟 → 友
- 友于兄弟。2. 兄弟怡怡。
4. 我 + 妻 → 贤贤易色
- 贤贤易色
5. 我 + 亲人 → 亲
-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2. 亲亲,仁也(《孟子》)
6. 我 + 长者 → 悌
- 出则弟。2. 乡党称弟焉。
7. 我 + 仁者 → 亲、仿效
- 而亲仁。2.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 就有道而正焉。
8. 我 + 贤人 → 贵之
- 贵贤,仁也。(《荀子》)
9. 我 + 旧人→ 不弃
- 故旧不遗。2.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10. 我 + 客人 → 礼、回礼
-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2.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11. 我 + 他人 → 爱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 节用而爱人。3. 君子学道则爱人。4. 君子成人之美。
12. 我 + 众人 → 泛爱
- 泛爱众
13. 我 + 乡人→ 尊、礼
-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2.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14. 我(臣)+ 君 → 忠、信
- 臣事君以忠。2. 为人谋而不忠乎。3. 事君,能致其身。4.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5.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6. 其事上也敬。7. 出则事公卿。8.君命召,不俟驾行矣。9.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10. 勿欺也,而犯之。
15. 我(臣)+ 无道君 → 离去
-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2. 邦无道,危行言孙。
16. 我(君)+ 臣 → 礼、恕
- 君使臣以礼。2. 居上不宽
17. 我(臣)+ 民 → 恕
- 恕。2. 使民以时。3. 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4. 居上不宽。5.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6.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8. 我(臣)+ 同僚 → 恕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9. 我(上级)+ 人(下级)→ 谦虚
- 不耻下问。2.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 我(教师)+ 弟子 → 诲人不倦
-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2.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21. 我(主人)+ 仆役 → 关心
-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2. 我(地位卑微)+ 人(地位显贵者)→ 贵贵
-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孟子》)
23. 我(地位显贵) + 人(地位卑微)→ 尊贤
- 用上敬下,谓之尊贤。(《孟子》)
24. 我 + 朋友 → 诚信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5. 朋友信之。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8.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9.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10. 朋友切切偲偲。11. 道不同,不相为谋。
25. 君子 + 君子 → 让
-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6. 我(富)+ 人(贫)→ 无骄、以礼
- 富而无骄;富而好礼者也。2.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27. 我(富)+ 人(富)→ 不继富
- 君子周急不继富。
28. 我(贫)+ 人(富)→ 无谄
- 贫而无谄;未若贫而乐;
29. 我 + 我恨之人 → 以直
- 以直报怨。2.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30. 我 + 不肖之人 → 贱之
-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2. 贱不肖,亦仁也。(《荀子》)
31. 我 + 弱者 → 同情
- 见瞽者,虽亵,必以貌。
32. 我 + 丧者 → 同情
-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2.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3.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
33. 我 + 鬼神 → 祭、敬、远之
-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非其鬼而祭之,谄也。2.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