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仁的意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目前教育界把仁的意思解读成“爱人”或“仁爱”。

  《论语》中,孔子弟子 7 次明确问仁,孔子则给出 7 个完全不同的答案,“爱人”仅是其中之一。仁字也出现在许多先秦文献中,如果以“爱人”来释义文献中的仁字,在许多处句子的意思就难以理解,且与上下文的内容也不相符合。因此,仁的本义可能不是“爱人”,我们有必要继续探寻仁的真正意思,并彻底弄清楚“仁”,这个传统哲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思想。下面简单介绍我个人的尝试和发现的结论。(本文只是简介,《仁字本义猜想》系列文章则有详细论证)


一、人类的行为

  仁反映的是古代先民对早期人类的行为展开的深入探索,并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要求人们在各种环境下,选择并表现出与环境相符合的,最合适的行为。

  在一环境下,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环境+身份) + (行为 1, 2, ... 或者 N)

  仁则要求,在此环境下,总是选择并表现出其中与环境相符合的最合适的那一个行为:

  (环境+身份) + (行为 1, 2, ... N; 其中最合适的那一个行为)


二、仁的定义:与环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为

  下面用两个例子来帮助理解仁的定义。

  例如 1. 在家庭生活中,就儿子应该如何对待父母,人们对儿子的行为提出要求。这里环境是对待父母,身份是儿子,而与此环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为(即要求儿子做到的行为)大家一致认为是孝行,所以在此情境,孝行就是仁。表达成:

(对待父母+儿子) + 孝行 → 仁

  2. 在有公务时,就臣僚应该如何执行公务,人们对臣僚的行为提出要求。这里环境是执行公务,身份是臣僚,与此环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为(即要求臣僚做到的行为)孔子认为是忠恕(基于《论语》忠恕章),所以在此情境,忠恕是仁。表达成:

(公务+臣僚) + 忠恕 → 仁

  到此,我们也可以把仁的定义简化表达成:

(环境+身份) + 相符合的行为 → 仁。

  其意思就是:在一环境里,表现出与环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为,就做到仁。基于对《论语》问仁章节的分析,我们可以把“与环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为”简称为“仁的行为”。


三、考虑环境和身份后,确定行为

  在《论语》和《左传》中,一个令人疑惑的是,为何仁可以是各种各样不同的行为?究其背后的原因是“条件与结论”的关系:以环境和身份为条件,以仁的思想为推理逻辑,得出结论 (仁的行为)。表达成:

条件 → 以仁的逻辑 → 结论 (仁的行为)

例如:

 1. 条件:对待父母+儿子

  结论:孝行

  就儿子对待父母的情境,孝行是仁。

 2. 条件:公务+臣僚

  结论:忠恕

  就臣僚执行公务的情境,忠恕是仁。

因为条件 (环境+身份) 不一样,所以相应的结论 (仁的行为) 也不一样,这就是造成仁可以是不同的行为的原因。而什么样的行为是仁,则完全与条件有关。

条件 (环境+身份) + 结论 (仁的行为) → 仁。

  因此,孝行、忠恕,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都可以是仁的行为另外就是,说某些行为是仁的时候,一定要带上相应的前提条件,即环境和身份。


四、选择最合适的行为,才是仁

  在任何一个环境中,每一个人都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环境+身份) (行为1、行为2、或行为N)

  不是每一个行为 (行为1、行为2、行为N) 都是仁。只是其中最合适的那一个,才是仁。

  (环境+身份)(行为1、行为2、行为N,其中最合适的那一个) → 仁。

  那么其中哪一个行为才是最合适的,算是大家对行为的要求,能够成为仁的行为。例如,你是一个学生,在听课,你可能会有不同的课堂行为,

  • 听课+学生+听讲并做别的功课
  • 听课+学生+听讲并与同学谈天
  • 听课+学生+专心听讲 → 仁
  • 听课+学生+打瞌睡

  你会选择哪一种课堂行为?如果大家在比较和实践不同的课堂行为后,认可的最好行为就是专心听讲,那么在“学生听课”的情境,专心听讲是仁的行为。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环境中,人可能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行为,而仁(的精神)则要求人们选择以及表现最合适的那一种行为。

  听课+学生+专心听讲 → 大众认可的最好情境

  听课+学生+专心听讲 → 仁

  基于上述对仁的意思的说明,现在来理解下面的《论语》章句。


《论语》问仁

  环境+身份+【 什么样的行为?】→ 仁

  问仁,就是问与当下环境和当下身份相符合的行为。即能够使上面的式子成立的那一种行为。

  樊迟三次问仁,就是在三个不同的时期,樊迟问哪些行为是“与我当下这一时期的公务和职位相符合的行为?”

时期一: 公务 1 + 职位 1 +【 相符合的行为? 】→ 仁

时期二: 公务 2 + 职位 2 +【 相符合的行为? 】→ 仁

时期三: 军务 3 + 军官 3 +【 爱人→ 仁

猜测:在三个不同的时期,樊迟有不同的公务和不同的职位,所以孔子分别指出与樊迟在不同时期的公务和职位相符合的行为。而其中一次,樊迟是一名军官,正在为季氏管理军队 (《左传》记载:齐鲁稷曲之战,樊迟是左师主帅冉求的车右),孔子则提醒他“爱人”。也就是,就樊迟这一时期的公务和职位的情况,爱人是仁。从《左传》推测:这里的“人”可能包括季氏军队的军士,有军事冲突时涉及到的其他贵族的人,甚至是周边夷狄族群的人。


《论语》子路仁乎?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论语》

  大意:孟武伯问:子路已经做到了总能表现出与环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为吗?孔子说:不知道。

  这里的仁可理解成:子路在以往的各种事情上,都表现出与环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为,并可预测子路今后也还会如此。推测,仁者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表现出与环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为的人。


本文只是简介,《仁字本义猜想》系列文章则有详细论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探尋仁字本義的沙龍
0會員
20內容數
探尋春秋仁字本義 退休工程師(新加坡)
2025/03/29
仁的思想:在任何一个环境条件下,人们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发现其中与此环境条件最相符合的行为 (简称最适者),它就是仁的行为。行动依照最适者,就做到仁。
2025/03/29
仁的思想:在任何一个环境条件下,人们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发现其中与此环境条件最相符合的行为 (简称最适者),它就是仁的行为。行动依照最适者,就做到仁。
2025/03/10
回答:仁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如何做到仁?
2025/03/10
回答:仁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如何做到仁?
2025/01/25
分析 “爱是仁”,背后的逻辑。
2025/01/25
分析 “爱是仁”,背后的逻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顯諸仁
Thumbnail
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顯諸仁
Thumbnail
「婦人之仁」與一般的「仁」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這個問題縈繞在筆者腦海中有一段時間,不時又冒出來困擾著筆者的邏輯頭腦。現在網路資料的蒐集非常方便,於是筆者纔有此機會再度試著去探討一下,古書記載的「婦人之仁」究竟是什麼意思 …… 《新序·善謀下》記載「項王見人恭謹,言語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飲
Thumbnail
「婦人之仁」與一般的「仁」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這個問題縈繞在筆者腦海中有一段時間,不時又冒出來困擾著筆者的邏輯頭腦。現在網路資料的蒐集非常方便,於是筆者纔有此機會再度試著去探討一下,古書記載的「婦人之仁」究竟是什麼意思 …… 《新序·善謀下》記載「項王見人恭謹,言語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飲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2.6 之乎者也 — 之 五 Zi5 是另一個可供研究的句式。 此句源出《繫辭下》:「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2.6 之乎者也 — 之 五 Zi5 是另一個可供研究的句式。 此句源出《繫辭下》:「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六 下面兩個例句比較嚴謹一點,用的是實指界說 (即用例子說明)﹕ [現代漢語翻譯﹕所謂禮,就是用來確立人際間的親疏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六 下面兩個例句比較嚴謹一點,用的是實指界說 (即用例子說明)﹕ [現代漢語翻譯﹕所謂禮,就是用來確立人際間的親疏
Thumbnail
《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列士徇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 陳存先生的大作:論「欲」的初文「谷」是「益」的簡化。 「欲」,被當作閩南語beh的訓讀字! 其實是「要」字的源頭字!iok ->iau ! 「愛」,則是iau 的轉音! 普通話的「要,愛」都是語言演變下的增義字!而傳統的民間紀錄,如歌仔冊
Thumbnail
《前漢·賈誼傳》貪夫徇財,列士徇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 陳存先生的大作:論「欲」的初文「谷」是「益」的簡化。 「欲」,被當作閩南語beh的訓讀字! 其實是「要」字的源頭字!iok ->iau ! 「愛」,則是iau 的轉音! 普通話的「要,愛」都是語言演變下的增義字!而傳統的民間紀錄,如歌仔冊
Thumbnail
連載 戰國縱橫門派:鬼谷稗闔 -- 蘇秦篇 : 全球各地的華人在追本溯源的文化底蘊中只能透過春秋戰國的百家思想遠遠的觀望人生所追求的答案,找尋失落已久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自由思想。但認清自己真實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能看明白世間一切問題的解決能力更不容易。
Thumbnail
連載 戰國縱橫門派:鬼谷稗闔 -- 蘇秦篇 : 全球各地的華人在追本溯源的文化底蘊中只能透過春秋戰國的百家思想遠遠的觀望人生所追求的答案,找尋失落已久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自由思想。但認清自己真實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能看明白世間一切問題的解決能力更不容易。
Thumbnail
總體而言,「禮義廉恥」本來追求的其實可能是「科學的程序」、「明確的意義」加上「經濟的考量」和「精確的判斷」之總體價值觀。也就是說,若按古代字書的解釋以及古文和拼音文字的關聯去推敲,一個目前大家都熟悉的古代字詞或成語,不一定和後世及現代人解釋的意思完全一樣。……
Thumbnail
總體而言,「禮義廉恥」本來追求的其實可能是「科學的程序」、「明確的意義」加上「經濟的考量」和「精確的判斷」之總體價值觀。也就是說,若按古代字書的解釋以及古文和拼音文字的關聯去推敲,一個目前大家都熟悉的古代字詞或成語,不一定和後世及現代人解釋的意思完全一樣。……
Thumbnail
上次介紹了一下譙周的基本人設,接著來看他涉入政壇的部分。 諸葛亮任命譙周為勸學從事,蔣琬接班後則改為典學從事。 從事是州牧刺史副官的名稱,也就是這邊,兩人都不是以中央朝廷官員的部分在「使用」譙周。 原則上看起來也是很單純的興學教學,譙周幹得也不錯:典學的典就是總管的意思。 然後出現了變化。
Thumbnail
上次介紹了一下譙周的基本人設,接著來看他涉入政壇的部分。 諸葛亮任命譙周為勸學從事,蔣琬接班後則改為典學從事。 從事是州牧刺史副官的名稱,也就是這邊,兩人都不是以中央朝廷官員的部分在「使用」譙周。 原則上看起來也是很單純的興學教學,譙周幹得也不錯:典學的典就是總管的意思。 然後出現了變化。
Thumbnail
仁義是貪婪者的通行證  《莊子·徐無鬼》 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曰:“奚謂邪?”曰:“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夫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愛利出乎仁義,捐仁義者寡,利仁義者眾。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
Thumbnail
仁義是貪婪者的通行證  《莊子·徐無鬼》 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曰:“奚謂邪?”曰:“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夫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愛利出乎仁義,捐仁義者寡,利仁義者眾。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
Thumbnail
漢字「春秋」作爲「歷史」的含意,其實可能和季節名稱「春」、「秋」無關,因爲書名帶有「春秋」二字的這種史書也記載了「夏」、「冬」兩季的史料。所以,作爲「史」或「歷史」之同義詞的漢字「春秋」一詞,也有可能是古人從 history 一類的拼音文字轉碼為漢字「秋春」再倒裝為「春秋」而來,或是直接轉碼自 Gr
Thumbnail
漢字「春秋」作爲「歷史」的含意,其實可能和季節名稱「春」、「秋」無關,因爲書名帶有「春秋」二字的這種史書也記載了「夏」、「冬」兩季的史料。所以,作爲「史」或「歷史」之同義詞的漢字「春秋」一詞,也有可能是古人從 history 一類的拼音文字轉碼為漢字「秋春」再倒裝為「春秋」而來,或是直接轉碼自 Gr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