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教會無牆 轉化》似乎在探討教會如何走出傳統的框架,更積極地融入社區,關懷弱勢群體,並與其他機構合作。從提供的摘錄來看,本書鼓勵教會以更開放的心態去服侍人群,並以實際行動來回應社會的需要。以下是一些重點內容,希望能幫助大家重新思考教會在社會中的角色。
教會的角色與使命
- 超越圍牆: 本書的書名《教會無牆 轉化》已點明其核心概念,強調教會不應局限於教堂的四面牆內,而應該走入社區,關心社區的需要 [1]。
- 關懷弱勢: 教會應當關懷弱勢群體,包括新移民、貧困人士等 [2-4]。這不僅是出於信仰的責任,更是實踐愛與關懷的體現。教會應當積極幫助有需要的人,將福音帶到他們的生活中 [5, 6].
- 與街坊同心: 教會需要了解社區的獨特性,並與街坊和商家建立連結,一起關懷社區的需要 [6].
- 天國的價值觀: 本書鼓勵教會以天國的價值觀來看待事物,而不是用世俗的眼光。教會應該學習天國的價值觀,並將其應用於生活和服侍中 [3]。
- 與神同行: 教會應該在關懷社區的過程中,依靠神的力量,並相信神會為他們開路。 在事奉中,教會應當信靠神,並以勇氣和決心去面對挑戰 [7]。
與機構合作
- 合作的重要性: 教會應當與其他教會和機構合作,以擴大服侍的範圍和影響力。透過合作,教會可以整合資源,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2]。
- 避免被「掛羊頭」: 在合作時,教會應當小心謹慎,確保合作的目標和價值觀一致,以避免被利用 [2, 5]。
- 尋求共識: 在合作前,各方需要充分溝通,並就細節達成共識,以確保合作的順利進行 [2].
對待新移民
- 接納與關懷: 教會應當接納新移民,不應以先入為主的觀念來看待他們。教會應當像對待本地人一樣關心新移民,並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弟兄姐妹 [3]。
- 了解文化差異: 教會應當了解新移民的文化背景,並尊重彼此之間的差異。在文化差異之下,需要理解和接納不同的行為和習慣 [5]。
- 帶領人認識神: 對新移民來說,最重要的是讓他們認識神,並體驗福音的大能 [5]。無論他們在哪裡聚會,都應該帶領他們來到神的面前。
實踐與反思
- 勇敢與決心: 教會在關懷社區的過程中,需要有勇氣和決心,即使面對困難也要堅持下去 [7, 8]。
- 敏銳的心: 教會應當敏銳地察覺到社區的需要,並及時提供幫助 [9]。
- 行動力: 教會在關懷社區時,應當要有行動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4, 9]。
- 避免「消費」弱勢: 教會在關懷社區時,不應將弱勢群體作為宣傳的工具,而應真心幫助他們 [10]。
- 避免「複製」: 教會應當根據自己社區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的服侍計劃,而不是盲目複製其他教會的模式 [11]。
總結
《教會無牆 轉化》這本書鼓勵教會打破傳統的藩籬,走出教堂的圍牆,積極融入社區,關懷弱勢群體。透過與機構合作、關懷新移民,並以勇氣和決心去實踐信仰,教會可以在社會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並成為上帝愛的管道。
讀者可以進一步思考:
- 你的教會如何更好地融入社區?
- 你的教會如何關懷弱勢群體?
- 你如何以實際行動來回應社會的需要?
- 你如何在服侍中依靠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