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從健身房的決定,學習撰寫自己的「自我故事」|#《執行長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結束吧,沒人會知道。」

「不行,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自己會知道。」

當我獨自在健身房舉重訓練,我的肌肉已經開始充血。這已經是最後一組,我已經做了 10 下,目標是 12 下,還差兩次。

「夠了吧?反正這一組都快做完了,少兩下根本沒差。」

我決定把槓鈴放回去。但就在這一刻,我想起《執行長日記》裡的話:

「無人知曉時的選擇,才能決定你是誰。」

我咬緊牙關,硬是把槓鈴再舉起來。對我而言,這不只是一組訓練,這是我對自己故事的承諾。


《執行長日記》的啟發與實踐:

前陣子,我開始閱讀《執行長日記》。這本書的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方式,總結了他在人生與創業路上的 33 個重要觀念。

其中有一個概念深深觸動了我——我們的「自我故事」決定了我們的行動,而我們的行動,最終塑造了我們是誰。

「我們所相信的自己,決定了我們如何行動,而我們的行動,最終塑造了我們的身份。」

但有力量的自我故事,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證據來支撐,而這些證據,就藏在我們每天無人看見的日常選擇之中。

許多偉大的人,並不是等到成功後才擁有強烈的自我概念,而是先選擇相信自己是誰,然後透過行動不斷去證明這個信念,最終成為那個人。

例如:

  • 拳王阿里(Muhammad Ali),在成為世界冠軍前,就已經不斷告訴自己:「我是最偉大的!」這不只是口號,而是他內心對自我故事的堅信。他不斷強化這個信念,並透過每天的刻苦訓練,讓這句話成為真實。
  • 西點軍校的頂尖學員,並非全都是體能最強、智商最高的人,而是那些在一次次逆境中,選擇不放棄、選擇堅持到底的人。正是這些選擇,讓他們塑造出「我是個不會放棄的人」的自我概念,並最終成為真正的菁英。

這些故事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我從沒想過,「我相信我是誰」這件事,竟然深刻影響了我的行為,而我的行為,又反過來塑造了我的自我故事

「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在為你的自我故事寫下新的一頁。」

這不只是那些站在世界巔峰的人才需要理解的概念,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日常的選擇,去改變自己的自我故事

於是,我決定開始實踐它。


個人實踐:健身房的選擇

回到開頭的故事,我的實踐正是從健身這個微小的選擇開始的。

過去,每當訓練到最後一組、肌肉疲倦到發抖時,我總會說服自己:「今天已經很努力了,少做幾下、降低重量沒關係。」這個選擇看似微不足道,但事實上,每一個決定,都是在為我的自我故事寫下證據,決定我將在未來如何面對挑戰、如何塑造自己。

而正如《執行長日記》所說,這些證據不只是影響當下在健身房超越自我,而是會逐漸滲透到人生的其他領域,塑造我們的行為模式。

當我在健身房選擇不妥協時,我開始發現這股「我是個不輕易放棄的人」的信念,正在悄悄滲入我的生活:

💪 健身更有紀律:過去偶爾偷懶、找藉口不去運動,現在開始更堅持,一週五練,無論刮風下雨。

📖 挑戰學習:在面對自主學習中困難的部分時,我常常選擇跳過或放棄。但現在,我正在努力改變這個習慣,逐步扎實地投入到寫作和閱讀中,哪怕過程艱難,我也在嘗試持續堅持下去。

✍️ 工作更有耐心:當事情變得困難,我不再輕易覺得「這太難了」,而是提醒自己:「我希望成為哪種人?」然後選擇堅持,因為這才符合我的新自我故事。

⋯⋯

這不只是關於健身,而是關於我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雖然我至今仍在努力改變許多舊有習慣,但我相信,透過每一次的堅持,不斷累積那些正向的小證據,我能逐步改善自己的故事,讓原本的想法逐漸成為現實。

raw-image



總結與收穫:撰寫自己的人生故事

在閱讀《Diary of a CEO》之前,我從未意識到,我們每天的選擇,其實都在寫下我們的「自我故事」。

現在,我會更有意識地做決定,因為我知道:

「你的自我故事,將決定你的人生成就。」

這種改變,不需要從最難的地方開始。其實,就是從那些最微小的選擇開始——多堅持一下、多專注一點、多向前一步,你的自我故事,就會慢慢成形。

✅ 選擇在小事上更有紀律,久而久之,就成為一個有紀律的人。

✅ 選擇在小事上堅持到底,久而久之,就成為一個有韌性的人。

✅ 選擇在小事迎難而上,久而久之,就成為一個不輕易妥協的人。

我們往往以為,重大的決定才能帶來改變,但其實更多時候,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往往是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選擇。

當我們在日常中選擇堅持、選擇專注、選擇主動行動,你就是在為你的自我故事寫下更強而有力的篇章。

「寫自己的故事,別輕易妥協。」

現在,輪到你來選擇:你想為自己寫下怎樣的故事?

avatar-img
30會員
20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書籍並思考的醫師作家。希望能以文字紀錄自己的不同時期的想法,會在這裡分享閱讀心得、創作、信仰、生命經驗與體悟。希望能與更多人交流、激盪更多不同的思維。期望能盡己所能,成為對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的人。 . 合作聯絡☎️ michaelseal8@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凡思筆記 的其他內容
我曾是個規矩又內向的好學生,但國中後,遇上一群「有創意」的朋友,展開了不守規矩的搞怪人生。我們的行為常讓老師頭疼:掃地變成武林大會,懲罰活動反而大受歡迎,甚至還在街頭用「奇招」幫地震募款。那些年,我們在規矩之外尋找樂趣,將無聊化作熱鬧。然而,這些看似荒唐的舉動,卻在某一天有了截然不同的轉折。
對許多人來說,服役是一段痛苦的經歷,因為它意味著失去自由、簡陋的飲食和團體生活的壓力,還要忍受諸多惱人的規定。對此,我無意反駁,因為這段時間確實充滿挑戰,也充滿許多沒有意義、甚至可以稱之為無腦的行程和規定。然而,對我而言,在成功嶺及訓練中心度過的這一個月,是我人生中寶貴且意義深遠的一段旅程。
我曾是個規矩又內向的好學生,但國中後,遇上一群「有創意」的朋友,展開了不守規矩的搞怪人生。我們的行為常讓老師頭疼:掃地變成武林大會,懲罰活動反而大受歡迎,甚至還在街頭用「奇招」幫地震募款。那些年,我們在規矩之外尋找樂趣,將無聊化作熱鬧。然而,這些看似荒唐的舉動,卻在某一天有了截然不同的轉折。
對許多人來說,服役是一段痛苦的經歷,因為它意味著失去自由、簡陋的飲食和團體生活的壓力,還要忍受諸多惱人的規定。對此,我無意反駁,因為這段時間確實充滿挑戰,也充滿許多沒有意義、甚至可以稱之為無腦的行程和規定。然而,對我而言,在成功嶺及訓練中心度過的這一個月,是我人生中寶貴且意義深遠的一段旅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褥夏八月,接了臉書二手社團畢業生拋售的健身房會籍,重新投胎一般,我獨自從台南西區的小健身工作室搬動到東區的連鎖健身房;由似懂非懂的自由重量訓練轉換成機械式器材訓練;好不容易習慣小空間的氛圍後又重新迎來全然陌生的場域。 只是這次,我不是自己一個人。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我對健身的興趣萌芽與成長的故事,從參加C級健身指導員證照班,到高分通過ACE-CPT考試的過程。我分享了進入健身行業的動機、學習經歷以及教練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讓我在健身這條路上走得更穩健,更有信心。
— 自主訓練的安排 我寶貴的時間到哪去了? 剛開始運動的時候,的確如果沒有人讓我跟著,或者是被人跟著,著實想不出要做什麼,常常都是道聽塗說,聽到什麼影就胡亂生個囝。大約就是下列兩種情形交叉出現~ 據聞:要多點心肺運動,有氧對身體好 菜鳥操作法⋯⋯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我的運動黑歷史 (二)迷思篇 ~真是這樣嗎? 身為一個職業的業餘運動者,當初如被召喚般走進簡易式的運動生活館,開始靜態動態的有氧課,可能也因為沒有被批評比較的壓力,(當然錯誤的動作還是會引來老師關注🤣,怕我走進去被抬出來),發現運動後分泌的多巴胺真的讓我不會後悔在一個小時前走進去上課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健身房...公眾的視野下....我射了 K一個巴掌離開 留下不知所措的我
「該死…。」我心中咒罵著走進了一家健身會館,昨天才剛飛到南美處理董事長交代的爛事,今天才剛下飛機要準備放假,馬上接到老闆大人的電話,要我馬上到這種鬼地方跟他彙整,那老傢伙難道就不能看看我寫得報告嗎...
加入健身房,如今已滿一年,從健身房小白到瑜珈入門練習者,慶幸自己沒有半途而廢,達成2023年保持運動習慣的目標。
Thumbnail
記錄作者在健身房起初的焦慮感,如今轉變自己的心路歷程。藉由述說個人的成長故事,傳達接受自己、持續努力的訊息,以及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褥夏八月,接了臉書二手社團畢業生拋售的健身房會籍,重新投胎一般,我獨自從台南西區的小健身工作室搬動到東區的連鎖健身房;由似懂非懂的自由重量訓練轉換成機械式器材訓練;好不容易習慣小空間的氛圍後又重新迎來全然陌生的場域。 只是這次,我不是自己一個人。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我對健身的興趣萌芽與成長的故事,從參加C級健身指導員證照班,到高分通過ACE-CPT考試的過程。我分享了進入健身行業的動機、學習經歷以及教練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讓我在健身這條路上走得更穩健,更有信心。
— 自主訓練的安排 我寶貴的時間到哪去了? 剛開始運動的時候,的確如果沒有人讓我跟著,或者是被人跟著,著實想不出要做什麼,常常都是道聽塗說,聽到什麼影就胡亂生個囝。大約就是下列兩種情形交叉出現~ 據聞:要多點心肺運動,有氧對身體好 菜鳥操作法⋯⋯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我的運動黑歷史 (二)迷思篇 ~真是這樣嗎? 身為一個職業的業餘運動者,當初如被召喚般走進簡易式的運動生活館,開始靜態動態的有氧課,可能也因為沒有被批評比較的壓力,(當然錯誤的動作還是會引來老師關注🤣,怕我走進去被抬出來),發現運動後分泌的多巴胺真的讓我不會後悔在一個小時前走進去上課
Thumbnail
從學生時期開始,我並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在沒有體育課的存在後,發現自己的體能節節下滑。直到三年前,同事揪團去上瑜伽課,我才正式養成每週運動的習慣。但事情其實沒這麼簡單,不然我也不會有此反思,並且紀錄下來這曲折的過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健身房...公眾的視野下....我射了 K一個巴掌離開 留下不知所措的我
「該死…。」我心中咒罵著走進了一家健身會館,昨天才剛飛到南美處理董事長交代的爛事,今天才剛下飛機要準備放假,馬上接到老闆大人的電話,要我馬上到這種鬼地方跟他彙整,那老傢伙難道就不能看看我寫得報告嗎...
加入健身房,如今已滿一年,從健身房小白到瑜珈入門練習者,慶幸自己沒有半途而廢,達成2023年保持運動習慣的目標。
Thumbnail
記錄作者在健身房起初的焦慮感,如今轉變自己的心路歷程。藉由述說個人的成長故事,傳達接受自己、持續努力的訊息,以及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