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207701878-430502
中環處分廣達、陽明等四檔持股 投資損失逾6,000萬元
以中環股本109億計,當年有聽秋哥的話,85元進場買長榮,買個一萬張,也不過8.5億,乖乖放著,先不要說市值已經來到20.6億,再加上配息1億,等於淨賺13.1億,相當於EPS1.2元了,而中環近年來最高的近四季EPS,也不過1.6元。秋哥就想問,中環炒股炒這麼大,有沒有賺到13.1億?一家本業已經不行了的公司,改行買股票也無可厚非,但不專注於長期獲利,卻執著在短期獲利,這其實是一件很奇怪的事。還是說不炒股的話,中環的投資長就會沒頭路了?這就是秋哥所說的「炒榮概念股」。
而如果當年中環真的買了一萬張長榮,那麼今年長榮如果配30,中環可以拿3億股利,配40拿4億,相當於EPS0.37。也就是說,如果中環當年眼光準,花25.5億買個3萬張長榮放著不動,今年如果配息40,就能直接拿回12億的股利,成本殖利率超過47%,光股利就可以直接貢獻EPS1.1元,這還是只動用1/4股本不到的情形。
如果某科技公司,生意都不做了,把錢全部拿去買長榮,那麼當新聞報出來,某科技公司2024年EPS66元,你覺得股價會是多少錢?
聯發科2024年全年EPS 66.92元,股價1525元,各路媒體投顧分析師紛紛喊冤,22.79倍的本益比太低了。一樣大概賺66元的長榮,股價206元,本益比3.12倍,各路媒體投顧分析師紛紛喊殺,因為運力過剩,運價即將大崩盤,卻不會有人告訴你長榮的本益比只有3.12,和3.12有多麼不合理,更不會告訴你,一張EPS 66.92元的聯發科,可以買7.4張EPS 66元的長榮,相當於EPS 488.4元。發哥配息很大方,八成給你,大概能配53.5元,長榮配息很摳門,只配五成,但一張發哥的錢改買長榮,可以配244.2元。
如果同一檔ETF裡,有發哥和長榮,外行人一定以為長榮在扯後腿。但事實上,每一檔有長榮的ETF,長榮都在被其他成分股扯後腿,無論是本益比本淨比配息殖利率,永遠在扮演被平均掉的角色。
所以,每年的第二季,你都要開始注意一下長期持有長榮的一些個股,因為長榮所帶來的高配息,會反應在他們的EPS數字上,例如台驊、志信等,這些就是所謂的「長榮概念股」,這部份秋哥沒有詳細追蹤,歡迎大家提供其他長期持有長榮的個股資訊。另一方面,你也要注意一下長榮的轉投資,大部份幾乎都是穩定的獲利,可以為長榮每年帶來不錯的收益。
其實企業的經營,應該以長期且穩定的獲利為優先考量,因為企業的資本量能本來就大,可以做穩贏的投資,幹嘛要去做冒險的行為?這和秋哥之前在說的存股概念是一樣的。
最後,不要再去怨歎長榮股價漲不起來了,股價不給你公道,成本會給你。每年高額的配息,就是穩定到手的現金。秋哥很早就跟你說過,只要美線長約簽得好,25年長榮的獲利不會太難看,而所謂的不會太難看,雖然可能沒辦法超積趕發,但要賺好幾個鴻海,還是沒有問題的。
2025年長榮營收及獲利展望-假設紅海通航後
https://vocus.cc/article/6789ea94fd89780001cbf115
24年貨櫃三熊大概能配多少錢?再談長榮波克夏化
https://vocus.cc/article/6787c19dfd89780001bb327d
而如果今年配息數字也理想,那麼85梯上船的同學,最快明年年中就有希望直接股利零成本了,如果沒有,也只是再晚一年而已。零成本,加上每年高額的股利,不斷上升的淨值,在股市裡,這已經是天下無敵的存在了。
明明在存股,為什麼卻越存越窮?秦暢秋的存股二長二低法則
https://vocus.cc/article/67a085f4fd8978000125effa
秦暢秋的存股二長二低法則:1/3 價值投資加存股的必勝法則
https://vocus.cc/article/67a34660fd897800015cbb22
秦暢秋的存股二長二低法則2/3:好標的+低成本+放長線=穩賺
https://vocus.cc/article/67a5a451fd89780001e683a5
秦暢秋的存股二長二低法則3/3:低買高賣,永遠追逐被低估的股票
近期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