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科技股投資策略:AI 熱潮後的機會與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開場故事:科技股的瘋狂與冷靜

阿誠是一名 35 歲的台灣上班族,2023 年時他看到輝達(NVIDIA)股價一飛沖天,決定跟進投資 AI 相關個股,結果幾個月內獲利超過 50%。但 2024 年市場開始震盪,他的持股回吐了一半的漲幅,讓他開始思考:「科技股真的還值得長期投資嗎?還是 AI 只是泡沫?」

這是許多台灣投資人共同面對的問題。科技股帶來巨大成長機會,但波動性極高,一旦選錯個股,可能會賠掉多年存下的資本。本篇文章將透過 數據分析與產業趨勢,幫助你在 AI 熱潮後找到真正值得長期持有的科技個股。


數據分析:科技股過去 10 年的表現

1. 科技股 VS. S&P 500 的長期回報

我們可以從下表看到過去 10 年(2015-2024)科技股與大盤的表現:

raw-image

(*截至 2024/2 月中數據)

可以看出,科技股的報酬率雖然長期優於大盤,但波動極大,尤其在 2022 年熊市時跌幅更為慘烈。因此,投資科技股時,必須做好 長期持有的準備,避免短線追高被套住。

2. AI 熱潮帶來的產業趨勢

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2024 年初的產業報告,AI 熱潮雖然推高了 NVIDIA、AMD、微軟等個股,但未來的市場關注點將轉向 AI 應用領域,而非純粹的算力戰爭。這代表以下幾個領域將成為新的投資重點:

  • AI 軟體應用(如 Adobe, Salesforce, Snowflake)
  • 數據中心基礎建設(如 Supermicro, Broadcom)
  • 自動駕駛與電動車技術(如 Tesla, Mobileye)
  • AI 晶片供應鏈(如 TSMC, ASML, 台積電供應鏈)

具體建議:台灣上班族如何挑選科技股?

1. 避免「單押」個股,採取核心衛星策略

很多投資人會直接「ALL IN」在 NVIDIA 或 Tesla,但這種單押策略風險極高。我建議改採 核心衛星策略

核心持股(70% 資金):選擇穩健的大型科技股,如微軟(MSFT)、蘋果(AAPL)、台積電(TSMC),這些公司有強大的現金流與市場份額,適合長期持有。

衛星持股(30% 資金):投資在新興 AI 相關個股,如雲端運算(SNOW, CRM)、數據中心(SMCI, AVGO),這些個股波動較大,但成長潛力高。

2. 科技股的進場時機點:耐心等候好價格

科技股的波動大,所以進場時機非常重要。根據歷史數據,每年都有科技股的回檔機會。例如:

  • 2022 年科技股大跌時:許多頂尖科技股腰斬,這是最佳進場點。
  • 2023 年 AI 熱潮後:許多股票漲幅過大,適合等待回檔後再進場。
  • 2024 年預測:市場普遍預期 AI 熱潮降溫,可能出現短期回調,這時候可以逢低布局。

📌 建議策略

  • 分批買入:一次買進 30%,之後每次回檔 5-10% 再加碼,避免一次性進場被套住。
  • 使用 ETF 替代個股投資:如果不想選股,可以考慮 QQQ(那斯達克 100 指數 ETF)VGT(科技類股 ETF),這些 ETF 內含大量科技股,能分散風險。

3. 長期投資科技股的心態

  • 科技股的本質就是 高成長但高波動,因此投資時要有 3-5 年的長期持有計畫
  • 避免因短期新聞或市場情緒影響而頻繁買賣,這只會讓你追高殺低。
  • 只投資你真正理解的公司,對於 AI 產業不熟悉的話,可以從 ETF 入手,等到有深入研究後再挑選個股。

結論:科技股仍是長期投資核心,但須有策略

🔹 過去 10 年來,科技股的回報率遠高於大盤,但波動極大,須有長期持有的耐心。

🔹 AI 熱潮後,市場將轉向 AI 軟體應用、數據中心、自動駕駛等領域,投資策略需適時調整。
🔹 核心持股 + 衛星持股策略 能降低風險,並利用 分批買入 + ETF 投資 確保穩定增長。

🔹 投資科技股時,需具備長期心態,避免因短期市場波動而追高殺低。


📌 台灣上班族的行動建議

如果沒有時間研究個股,可以考慮 QQQ、VGT 等科技 ETF,輕鬆參與科技股成長。

如果想挑戰個股投資,應該選擇微軟、台積電這類基礎持股,再適量配置 AI 相關新興股。

未來市場可能短期震盪,建議耐心等待回檔時進場,不要急於追高。


科技股的未來仍然光明,但你需要選對個股,並以理性的策略來投資,才能真正享受長期的複利增長!🚀

avatar-img
33會員
294內容數
我是 寶寶吉拉,一個熱衷於探索 認知與科技交會處 的創新者。對我來說,AI 和數據分析不只是冷冰冰的技術,而是讓世界更智慧、更有趣的鑰匙。 我相信,科技的價值在於突破,而不是侷限。只要我們勇於嘗試、不懼挑戰,思維與可能性就沒有極限。讓我們一起站在創新的前沿,讓技術不僅改變世界,也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aozilla, Let's go! 的其他內容
開場故事:你會工作到幾歲? 阿宏今年 35 歲,在台北科技業上班,每天朝九晚九,工作壓力大,但薪水還算不錯。他常聽朋友說:「如果投資得當,早點退休不是夢!」但當他認真研究退休金時,卻發現自己對財務規劃一無所知。「退休後每個月要多少錢才能生活無虞?現在開始存錢來得及嗎?」
開場故事: 小美是一位在台北科技公司任職的工程師,平時熱衷於投資台股和美股。近日,她注意到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了一系列新的關稅政策,特別針對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這讓她擔心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會受到影響。小美決定深入了解這些政策對台灣經濟和自身投資的影響,以便調整投資策略。
目前美元兌台幣短線可能震盪整理,建議32.50-32.60區間分批換匯,長期則關注32.00-32.20的買入機會。若美元突破33.50則可能延後換匯時機,等待更佳價格。
阿偉是台北的一名普通上班族,每個月薪水存下一點點,但對投資始終猶豫不決。去年,他看著身邊的朋友在股市賺錢,卻因為害怕風險遲遲沒有行動。最近,阿偉聽說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在2025年降息,台股有機會迎來新一波漲勢,這讓他開始思考:現在到底是不是進場的好時機?
近期,ERShares Private-Public Crossover ETF(XOVR) 因為大舉購入 SpaceX 股票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截至 2025 年 1 月,XOVR 內部 SpaceX 的持股比例達 8.1%,吸引超過 1.2 億美元 的資金流入,創下基金七年來最大資金流入紀錄。
「薪水沒漲多少,但物價漲超快,這樣下去,我的存款還有價值嗎?」小明開始擔憂。他查了一下新聞,發現 台灣的年通膨率在 2022 年一度突破 3%,創 14 年新高,而美國的通膨更是衝到 9% 以上。這讓他決定好好研究 如何讓資產不被通膨吃掉!
開場故事:你會工作到幾歲? 阿宏今年 35 歲,在台北科技業上班,每天朝九晚九,工作壓力大,但薪水還算不錯。他常聽朋友說:「如果投資得當,早點退休不是夢!」但當他認真研究退休金時,卻發現自己對財務規劃一無所知。「退休後每個月要多少錢才能生活無虞?現在開始存錢來得及嗎?」
開場故事: 小美是一位在台北科技公司任職的工程師,平時熱衷於投資台股和美股。近日,她注意到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了一系列新的關稅政策,特別針對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這讓她擔心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會受到影響。小美決定深入了解這些政策對台灣經濟和自身投資的影響,以便調整投資策略。
目前美元兌台幣短線可能震盪整理,建議32.50-32.60區間分批換匯,長期則關注32.00-32.20的買入機會。若美元突破33.50則可能延後換匯時機,等待更佳價格。
阿偉是台北的一名普通上班族,每個月薪水存下一點點,但對投資始終猶豫不決。去年,他看著身邊的朋友在股市賺錢,卻因為害怕風險遲遲沒有行動。最近,阿偉聽說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在2025年降息,台股有機會迎來新一波漲勢,這讓他開始思考:現在到底是不是進場的好時機?
近期,ERShares Private-Public Crossover ETF(XOVR) 因為大舉購入 SpaceX 股票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截至 2025 年 1 月,XOVR 內部 SpaceX 的持股比例達 8.1%,吸引超過 1.2 億美元 的資金流入,創下基金七年來最大資金流入紀錄。
「薪水沒漲多少,但物價漲超快,這樣下去,我的存款還有價值嗎?」小明開始擔憂。他查了一下新聞,發現 台灣的年通膨率在 2022 年一度突破 3%,創 14 年新高,而美國的通膨更是衝到 9% 以上。這讓他決定好好研究 如何讓資產不被通膨吃掉!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黃仁勳是在輝達股東大會回答股東問題時發表看法。因人工智慧應用熱絡,股價一年飆升 200%,也讓華爾街投資人對輝達充滿興趣。
Thumbnail
輝達(Nvidia)在短暫奪下全球市值冠軍後,股價連跌三日,導致AI概念股出現獲利了結賣壓。6月24日,輝達股價重挫6.68%,創下6月4日以來的新低。其他AI相關公司如美超微電腦、戴爾、台積電ADR和博通的股價也分別下跌。科技股方面,高通和安謀的股價也分別下跌5.50%和5.76%。   市場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NVIDIA的股價還是上漲的,看起來“AI”這個題材還是持續奔跑,要跑到什麼時候我不知道。 不過,可以知道的是,現在只要沾的上邊,說的上故事,都可以有“AI”,下面這張圖是朋友傳給我的,我不得不承認都還“蠻有道理”的。 我想我們都可以幫忙找一些市場“忽略”的AI聯想股
Thumbnail
在 NVDA 於 Q1 2023 整整經歷了4季的爆發性成長後,本篇將延續年初分析持續透過月營收與季度財報狀況對台股 AI 族群進行未來展望解讀並找出成長潛力個股。
Thumbnail
終究還是在NVDA拆股前匆忙上車,這個高的成本價真的抖抖的,但保持著看好AI龍頭一哥的威望,希望5年內還是可以引領人類創造嶄新科技願景的預期心理下,本宅還是忍不住啊!就看分拆後會不會激起散戶投資人的群起買入再創股價成長。
Thumbnail
AI產業和NVDA短期有沒有可能會休息?近期在華爾街Buy Side圈私底下討論很熱烈 結論: 今年AI產業或NVDA, MSFT, GOOG, META, AMZN等AI龍頭股上, 短線美國法人/ 機構獲利相當大, 所以有部分機構趁高檔將持股“部分”獲利了結, 但不代表他們長期看壞這些個股
問問谷歌大神AI資訊的成長量 2022/12/01發生較大反轉 問卦AI的資料重點 我認為通膨會引發AI股價的泡沫, 不過預測是有可能的, 外資在台股的AI概念股已經出貨了, 重點我也劃出來了, 主要是升息的可能性, 2023年底或年2024上半年聯準會會升息對抗通膨的可能, 我們
Thumbnail
現在多數的AI產業尤其在2023/10月~2024/1月才開始想要進場的投資人,產業信仰都很弱的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觀察的人性節奏 只要一個波動或是利多沒反應 利空就回測 就會拉開技術面害怕自己在高點 賺少也想跑 賠一點也想跑 相反在2022/10~2023/3月進場AI產業的投資人 就不
Thumbnail
由05/2023 NVDA 引領的生成式 AI 浪潮至今,若將2023年視為 AI 元年一點也不為過,以臺灣科技實力尤其在矽智財IP與半導體整個大族群串起的上中下游完整完整供應鏈與以傳統伺服器組裝與其周邊關鍵零組件。
Thumbnail
首先,以下的思路都不是針對短線交易的策略規劃,而是整年度的投資策略,我大致會如下規劃
Thumbnail
黃仁勳是在輝達股東大會回答股東問題時發表看法。因人工智慧應用熱絡,股價一年飆升 200%,也讓華爾街投資人對輝達充滿興趣。
Thumbnail
輝達(Nvidia)在短暫奪下全球市值冠軍後,股價連跌三日,導致AI概念股出現獲利了結賣壓。6月24日,輝達股價重挫6.68%,創下6月4日以來的新低。其他AI相關公司如美超微電腦、戴爾、台積電ADR和博通的股價也分別下跌。科技股方面,高通和安謀的股價也分別下跌5.50%和5.76%。   市場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NVIDIA的股價還是上漲的,看起來“AI”這個題材還是持續奔跑,要跑到什麼時候我不知道。 不過,可以知道的是,現在只要沾的上邊,說的上故事,都可以有“AI”,下面這張圖是朋友傳給我的,我不得不承認都還“蠻有道理”的。 我想我們都可以幫忙找一些市場“忽略”的AI聯想股
Thumbnail
在 NVDA 於 Q1 2023 整整經歷了4季的爆發性成長後,本篇將延續年初分析持續透過月營收與季度財報狀況對台股 AI 族群進行未來展望解讀並找出成長潛力個股。
Thumbnail
終究還是在NVDA拆股前匆忙上車,這個高的成本價真的抖抖的,但保持著看好AI龍頭一哥的威望,希望5年內還是可以引領人類創造嶄新科技願景的預期心理下,本宅還是忍不住啊!就看分拆後會不會激起散戶投資人的群起買入再創股價成長。
Thumbnail
AI產業和NVDA短期有沒有可能會休息?近期在華爾街Buy Side圈私底下討論很熱烈 結論: 今年AI產業或NVDA, MSFT, GOOG, META, AMZN等AI龍頭股上, 短線美國法人/ 機構獲利相當大, 所以有部分機構趁高檔將持股“部分”獲利了結, 但不代表他們長期看壞這些個股
問問谷歌大神AI資訊的成長量 2022/12/01發生較大反轉 問卦AI的資料重點 我認為通膨會引發AI股價的泡沫, 不過預測是有可能的, 外資在台股的AI概念股已經出貨了, 重點我也劃出來了, 主要是升息的可能性, 2023年底或年2024上半年聯準會會升息對抗通膨的可能, 我們
Thumbnail
現在多數的AI產業尤其在2023/10月~2024/1月才開始想要進場的投資人,產業信仰都很弱的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觀察的人性節奏 只要一個波動或是利多沒反應 利空就回測 就會拉開技術面害怕自己在高點 賺少也想跑 賠一點也想跑 相反在2022/10~2023/3月進場AI產業的投資人 就不
Thumbnail
由05/2023 NVDA 引領的生成式 AI 浪潮至今,若將2023年視為 AI 元年一點也不為過,以臺灣科技實力尤其在矽智財IP與半導體整個大族群串起的上中下游完整完整供應鏈與以傳統伺服器組裝與其周邊關鍵零組件。
Thumbnail
首先,以下的思路都不是針對短線交易的策略規劃,而是整年度的投資策略,我大致會如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