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新手爸爸,到了孩子出生第三個月時,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個父親。
育兒書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在此之前,我一直在捫心自問——我到底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爸爸?
老實說,我不太確定。
畢竟,直到剛才,我還在努力哄著懷裡大哭的孩子,我不管是橫著抱還是直著抱,在房間裡來回踱步,甚至開始起立深蹲,想讓他感受到懷裡不同的律動。然而完全沒有用,他仍舊奮力揮舞著小手手,聲嘶力竭的哭聲一波接著一波,像海浪不斷拍打著我的信心。
我開始有點不知所措,而這「求救信號」也成功引起了老婆的注意。她悄悄從門外探出頭,臉上帶著關心的神情,小聲詢問道:「要不要我幫忙?」我無奈點點頭。
老婆溫柔地拍了拍我的肩,輕輕地接過孩子,懷裡依舊是那個哭得滿臉通紅的小傢伙。她並不著急,只是在孩子耳邊低語著:「小寶貝,怎麼啦?」聲音柔和,帶著某種我學不來的安定感。她一邊哄著,一邊輕拍著孩子的屁股,穩穩地抱著他,彷彿這是一件無比自然的事。孩子的哭聲漸漸轉弱,呼吸也變得均勻,他的頭靠在老婆的肩膀上,一抖一抖地喘著氣,眼皮慢慢地垂下來,最後安穩地睡了過去。
我站在一旁,目睹這一切,剛剛費盡心思都沒能讓他安靜,而老婆只用幾個簡單的步驟,就讓他乖乖進入夢鄉。
爸爸是什麼?
在我的印象中,父親是一個睿智且可靠的人。無論我問他什麼問題,他總能清楚地回答,外出郊遊,也是他主動帶我一起去冒險,去嘗試新事物。小時候我總覺得父親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和他的距離似乎有所縮短,和他的相處也從崇拜變成了朋友般的互動。他開始會詢問我新產品怎麼使用,也會聽聽我的想法作為他的參考,父親依然是我極為尊敬的長輩,只是少了一點「全知全能」的神秘感,多了一點生活裡的溫暖。
而現在,輪到我成為「父親」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成長經歷,讓我心裡也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個像父親一樣的爸爸——聰明、值得信賴,能夠在孩子需要時,立刻為他解決問題,給他安全感,帶給他快樂。
可是,我真的能做到嗎?
沒有人是天生的父母,我們都是從有了孩子後,才開始學習當爸媽的
但我仍然會擔心,試錯會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幫他穿衣服時,不小心穿太多,讓他流汗長疹子;洗澡時,沒好好安撫,導致他一進水就掙扎大哭;他哭鬧時,沒能即時找到最適合的安慰方式,讓他更傷心、更委屈。什麼才是「正確的路」?我不知道。
幸運的是,很多雜事孩子他媽都已經處理好了。要選哪款奶粉、哪款尿布,還有各種對孩子好的東西,她都早已經研究透徹了。像是那天,她還買了一個大象造型的蓮蓬頭,讓孩子洗澡時可以玩水。這種事,老實說,我根本想不到。
從別人的眼光來看,或許我回家幫孩子餵奶、洗澡、換尿布、哄睡,已經算是一個「稱職的爸爸」了,不過我總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
或許,這就是育兒的本質吧,不斷試錯學習的過程,是成為合格父母的必經之路。
在我還在思考、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懷裡已經熟睡的孩子忽然動了動,緩緩睜開眼睛,迷迷糊糊地張望四周。最後,我們的視線交會了。
他看著我,我看著他。
他輕輕地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小小的鼻子蹭了蹭我胸口的衣服,然後安心地閉上眼睛,重新沉入夢鄉。
或許,我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好爸爸。
但他會給我答案,這樣就夠了。
小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