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智慧與無聲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華是一位城市中的年輕職場人,早早便離開了家鄉,來到都市追求自己的夢想。由於工作忙碌,他與父親的聯繫逐漸少了,甚至每年回家一次,都是匆匆忙忙的探親之旅。父親年事已高,身體也漸漸變差,但小華總覺得,父親那沉默寡言的性格,似乎並不需要太多的關心和陪伴。

他記得小時候,父親總是寡言少語,表達情感的方式也總是以行動為主。每天黎明時分,父親會早早起床,燒水、做飯,準備好家裡一切生活所需。當小華遇到學習上的困難,父親總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等著他自己去思考並解決問題,而並非直接給予答案。父親的愛,總是像大山一樣沉穩、堅韌,不會輕易表露出來。對小華來說,父親的愛總是那麼理所當然,直到多年後他才開始反思,自己從未真正去了解父親。

某個冬日的早晨,小華接到母親的電話,得知父親因為心臟病入院了。電話那頭的母親語氣急促,但隱約能聽出一絲焦慮。小華聽後心情立刻變得沉重,匆忙訂了機票回家。到了醫院,他看到父親正躺在病床上,面容憔悴,然而眼神卻依然堅定。那一刻,他深刻感受到父親的脆弱與無助,心中不禁涌現出久違的愧疚。

父親看見小華到來,眼角微微露出一絲微笑,卻依然不多言語。他的目光中,有一種安詳的力量,仿佛一切都可以交給時間去解決。醫生說,父親的病情穩定,但需要進一步的休養與照顧。小華決定留下來陪伴父親一段時間,這是他長時間以來第一次,真正有時間靜下心來,與父親相對而坐。

幾天的相處中,小華漸漸發現了父親那無聲的愛。每當他忙碌於工作,父親總是默默為他準備好各種生活所需;每當他感到疲憊時,父親的一個眼神總能讓他感到安慰。父親依然不多說話,卻用那雙勤勞的手和一顆寬厚的心,為他和家人默默付出。

有一天晚上,小華坐在父親的病床旁,忽然想起了一件小事:曾經有一次他在學校遇到了挫折,回家後情緒低落,父親只是在旁邊默默看著他,並沒有問他為何沮喪。當時,小華有些不理解父親的沉默,只覺得父親並不關心自己。如今,他才意識到,父親的沉默背後,正是一種深深的理解與智慧。父親知道,有些事必須自己去面對,而有些情感,無需用語言表達,最真實的關懷往往藏在不言之中。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小華開始更加細心地觀察父親,並在心中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種種。父親用那雙布滿老茧的手,無聲地給予他支持;父親用那無言的沉默,教會他什麼是堅韌與耐心;父親的智慧,並非來自於明確的教誨,而是來自於他那不輕易表露的行動。每一個日常,父親的愛都深深烙印在小華的心中。

某日,當父親的病情有所好轉,他坐在床邊,輕聲對小華說:“孩子,你現在懂得了嗎?有些事情,不必急於求解,慢慢來。生活的智慧,是在於學會感恩和耐心。”小華聽後,眼中不禁泛起淚光,他忽然明白,這些年的疏忽與忙碌,讓他錯過了與父親之間最深的連結。而如今,他終於能夠用心去感受父親那無聲的愛,並深深地感恩。


結語:

父親的愛,往往不是用言語來表達的,而是以沉默、以行動、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去呈現。父親的智慧,也許並不在於華麗的詞藻,而是在於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對家庭的無私奉獻。當我們開始靜下心來,真正聆聽父親的語言——那無聲的愛,才會如涓涓細流,流入我們的心田。或許,這正是父親最深的智慧,默默地教會我們如何去愛,如何在困難中堅持,如何理解生命的真諦。

avatar-img
5會員
30內容數
私人寫作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一個偏遠的山村裡,有一位年輕的農夫,名叫林建。他從小便習慣了艱苦的生活,每天都在田間地頭勞作,幾乎沒有時間去思考什麼是人生的真正意義。他的父母從小就教導他要勤勞、節儉,並且要對生活充滿耐心。他從來不曾抱怨過自己的命運,覺得每天的辛勞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太多的感覺。 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林建開
在一座繁忙的城市裡,生活著一位名叫李佳的年輕女士。她工作忙碌,每天都在為自己的職業目標和未來的計劃打拼。她的父母住在距離城市不遠的小鎮上。每當她結束一天的工作,疲憊不堪的她總是急於回家休息,忙碌的生活讓她的時間總是匆匆而過。 然而,儘管她生活在都市的快節奏中,她總是會在一週一次的電話中與父母保持聯
從前,在一片遙遠的森林裡,有一個神秘的小鎮——月光鎮。這個小鎮被群山環繞,夜晚時總是被皎潔的月光照耀,因此得名。鎮上的居民們和諧相處,過著寧靜的生活。然而,這裡的孩子們從小就聽說了一個古老的傳說:在森林最深處,有一座被黑霧籠罩的城堡,裡面住著一位被詛咒的公主。 傳說這位公主名叫艾莉絲,她曾是鄰國的
在一個寧靜的小村莊裡,住著一位年邁的老人,名叫張爺爺。他年輕時,是村裡的醫生,為了村民的健康,他曾經夜以繼日地工作,無怨無悔。雖然如今他已經退休,身體也逐漸衰老,但他依然會偶爾指點村裡的年輕人一些醫療知識。他的家裡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張亮在大城市工作,女兒張芳則留在村裡照顧他。 雖然張亮每年
每當我想著你,心跳就加速,世界也變得有些不同。 每當你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的心跳總是不自覺地加快,彷彿全身的血液都在為你而跳動。那種感覺,既真實又美妙,讓我每次想起你時,心中便充滿了溫暖與愉悅。我從未想過,會有這樣的心動,這樣的震撼,只因為你的一個微笑、你的一句話,就能讓我的世界如此不同
從遇見你的那一刻起,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那一天,仿佛是命運為我精心安排的奇蹟。我記得當我第一次看到你的時候,心中不由自主地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感動。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停滯了,眼前的一切都黯然失色,只有你的微笑,明亮而清澈,讓我瞬間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和幸福。 自從遇見你,我的生活開始變得
在一個偏遠的山村裡,有一位年輕的農夫,名叫林建。他從小便習慣了艱苦的生活,每天都在田間地頭勞作,幾乎沒有時間去思考什麼是人生的真正意義。他的父母從小就教導他要勤勞、節儉,並且要對生活充滿耐心。他從來不曾抱怨過自己的命運,覺得每天的辛勞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太多的感覺。 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林建開
在一座繁忙的城市裡,生活著一位名叫李佳的年輕女士。她工作忙碌,每天都在為自己的職業目標和未來的計劃打拼。她的父母住在距離城市不遠的小鎮上。每當她結束一天的工作,疲憊不堪的她總是急於回家休息,忙碌的生活讓她的時間總是匆匆而過。 然而,儘管她生活在都市的快節奏中,她總是會在一週一次的電話中與父母保持聯
從前,在一片遙遠的森林裡,有一個神秘的小鎮——月光鎮。這個小鎮被群山環繞,夜晚時總是被皎潔的月光照耀,因此得名。鎮上的居民們和諧相處,過著寧靜的生活。然而,這裡的孩子們從小就聽說了一個古老的傳說:在森林最深處,有一座被黑霧籠罩的城堡,裡面住著一位被詛咒的公主。 傳說這位公主名叫艾莉絲,她曾是鄰國的
在一個寧靜的小村莊裡,住著一位年邁的老人,名叫張爺爺。他年輕時,是村裡的醫生,為了村民的健康,他曾經夜以繼日地工作,無怨無悔。雖然如今他已經退休,身體也逐漸衰老,但他依然會偶爾指點村裡的年輕人一些醫療知識。他的家裡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張亮在大城市工作,女兒張芳則留在村裡照顧他。 雖然張亮每年
每當我想著你,心跳就加速,世界也變得有些不同。 每當你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的心跳總是不自覺地加快,彷彿全身的血液都在為你而跳動。那種感覺,既真實又美妙,讓我每次想起你時,心中便充滿了溫暖與愉悅。我從未想過,會有這樣的心動,這樣的震撼,只因為你的一個微笑、你的一句話,就能讓我的世界如此不同
從遇見你的那一刻起,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那一天,仿佛是命運為我精心安排的奇蹟。我記得當我第一次看到你的時候,心中不由自主地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感動。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停滯了,眼前的一切都黯然失色,只有你的微笑,明亮而清澈,讓我瞬間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和幸福。 自從遇見你,我的生活開始變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買酒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老爸最近小中風,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才回家。我們做兒女的在海外,只能用簡訊慰問。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Thumbnail
小宋跟父母親住,他常跟媽媽聊天,卻少跟爸爸說話,不是因為跟爸爸相處不好,而是因為爸爸重聽,每次跟他講話需要扯嗓門,聲音一吼就容易火氣大、脾氣大,而爸爸也因為聽不清楚,越來越沈默。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Thumbnail
不要勉強想跟長輩成為朋友或無所不談!那需要彼此都要能夠先把對方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而我想,我與母親在我十歲那年一夜長大後,我就與她平起平坐了吧!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買酒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老爸最近小中風,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才回家。我們做兒女的在海外,只能用簡訊慰問。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Thumbnail
小宋跟父母親住,他常跟媽媽聊天,卻少跟爸爸說話,不是因為跟爸爸相處不好,而是因為爸爸重聽,每次跟他講話需要扯嗓門,聲音一吼就容易火氣大、脾氣大,而爸爸也因為聽不清楚,越來越沈默。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Thumbnail
不要勉強想跟長輩成為朋友或無所不談!那需要彼此都要能夠先把對方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而我想,我與母親在我十歲那年一夜長大後,我就與她平起平坐了吧!